第四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ppt课件.ppt
《第四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2022/11/24,2,第一节 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第二节 共混物形态的表征与研究,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第四节 共混物形态结构的显微学特征,1,2,3,4,第四章 聚合物共混物物的形态结构,2022/11/24,3,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三、影响分散相粒子形貌的因素,2022/11/24,4,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共混物的形态,包括两相之中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等。影响
2、共混物形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相组分的配比、两相组分的黏度以及共混设备及工艺条件(时间、温度、外力)等因素。,2022/11/24,5,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1共混组分的配比在“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共混物中,连续相主要影响共混材料的模量、弹性;而分散相则主要对冲击性能(在增韧体系中)、光学性能、传热以及抗渗透(在相关体系中)性能产生影响。,2022/11/24,6,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1共混组分的配比共混组分之间的配比是影响共混物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的重要因素。 熔融共混制备
3、的PVCPP共混物中,共混体系的形态随两种组分的体积比变化的示意图。,2022/11/24,7,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1共混组分的配比当PVCPP体积比为80/20时,共混物形态是组分含量较多的PVC为连续相,组分含量较少的PP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在体积比为6040时,该共混物形态为两相连续的“海-海”结构。在PVC PP体积比为4060或2080时,PP变为连续相, PVC为分散相。,2022/11/24,8,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1共混组分的配比 熔融共混制备的PVCPP共混物中,共混体系的形态随
4、两种组分的体积比变化的示意图。,2022/11/24,9,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1共混组分的配比当丁苯胶PS体积比为9010和6040时,共混物形态都是组分含量较多的丁苯胶为连续相,组分含量较少的PS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在体积比为5050时,该共混物形态为两相连续的“海-海结构”。在丁苯胶,PS体积比为4060时,PS变为连续相,丁苯胶变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两相体系。,2022/11/24,10,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2. 熔体黏度“软包硬”规律:黏度低的一相( “软相”)总是倾向于生成连续相,而
5、黏度高的一相( “硬相”)则总是倾向于生成分散相。“软包硬”规律并非绝对。共混物的形态还要受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2022/11/24,11,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3. 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与配比对于共混物形态具有综合影响。,2022/11/24,12,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3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在A-1区域,A组分含量大于74,A组分为连续相;,2022/11/24,13,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3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B-1区,当A组分含量小于26时,这一
6、组分一般来说是分散相。在组分含量介于2674时,哪一组分为连续相,哪一组分为分散相,将取决于配比与熔体黏度的综合影响。,2022/11/24,14,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3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在A-2区域,当组分A的黏度小于组分B时,尽管B组分的含量接近甚至超过A组分,A组分仍然可以成为连续相。在B-2区域,亦有类似的情况。,A-2,B-2,2022/11/24,15,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3. 黏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相转变区(如图阴影部分)。在A组分与B组分熔体黏度接近于相等的区域内,容易得到 “海-海”结构的共混
7、物。A组分与B组分熔体黏度相等的这一点,称为“等黏点”。,2022/11/24,16,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三、影响分散相粒子形貌的因素,2022/11/24,17,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1. 黏度比、界面张力、剪切应力的综合影响根据平衡粒径理论聚合物的共混过程是一个“分散”与“集聚”的动态过程。 大颗粒小粒子 大颗粒小粒子分散相粒子破碎强迫进行外力(剪切应力)分散相粒子集聚自发进行能量最小化聚合物的共混过程中,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结果是使分散相粒子达到一个最终的“平衡粒径R*”。,2022/11/
8、24,18,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1. 黏度比、界面张力、剪切应力的综合影响根据平衡粒径理论 R* m R* R*Edk与分散相黏度、弹性有关P,2022/11/24,19,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1. 黏度比、界面张力、剪切应力的综合影响根据液滴模型(牛顿流体体系) We D 。 大粒子易变形。 m We D 。 We D D ,2022/11/24,20,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1. 黏度比、界面张力、剪切应力的综合影响根据液滴模型(牛顿流体体系) Ca(We) 是影响液滴破裂的重要参数。对于特定的
9、体系和一定条件下,Ca可以有特定的临界值(Cacrit) Ca Cacrit , 液滴不稳定,进而发生破裂。 Ca 与 有关。,2022/11/24,21,第三节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二、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1. 黏度比、界面张力、剪切应力的综合影响根据液滴模型(牛顿流体体系)对液滴破裂的影响与流动场的形式有密切关系,拉伸流动对液滴的破裂的作用比剪切流动更加有效。单一剪切流动,Cacrit有极小值,在极小值附近,液滴的破裂最易发生。在相同条件下,液滴容易破裂,液滴的粒径就会相应地较小。 3的体系,拉伸流动的Cacrit值远低于剪切流动。 两相的黏度比 在0.251之间时,液滴的破裂最易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聚合物 共混物 形态 结构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