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汽车的NVH性能ppt课件.ppt
《第八章 汽车的NVH性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汽车的NVH性能ppt课件.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汽车的NVH性能,同济大学 汽车学院朱西产 教授,汽车NVH及要解决的问题,NVH性能之所以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原因之一是随着汽车普遍进入广大家庭,用户对汽车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代步工具或运输工具,而且对其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之二是用户对NVH性能敏感度很高,随时都感受到振动噪声。,汽车振动噪声性能,又称为NVH(Noise、Vibration & Harshness)性能。NVH性能指乘员感受到的噪声、振动及相关的动态不舒适性。,噪声(Noise)主要指乘客听到的车内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轮胎噪声、风噪声、传动系齿轮啮合噪声、车内面板振动辐射噪声等;另外,还有车
2、外噪声,亦即汽车行驶中对交通环境的辐射噪声。振动(Vibration)主要指乘客感觉到的方向盘、地板和座椅等的抖动,通常由发动机和不平路面的激励引起。动态不舒适性(Harshness)通常指乘客感受到的汽车非平稳运动、颠簸、冲击和刺耳的异常噪声等。,NVH问题分类,NVH开发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车身相关: (1)车身结构NVH开发(模态及传函VTF、NTF) (2)高频声学包开发(隔吸声件、内饰件) (3)结构阻尼件布置设计 (4)风噪问题(立柱隔断)动力相关: (5)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设计 (6)发动机本体振动和噪声控制(发动机NVH) (7)进气噪声 (8)排气噪声底盘相关: (9)底盘N
3、VH开发 (10)轮胎噪声控制其他: (11)关键子系统或部件NVH性能开发 (变速箱、传动轴、转向管柱等) (12)电子电器噪声(风扇等) (13)整车异响等 (14)门关闭声品质,底盘NVH分析,底盘参数(弹簧、减振器、衬套等)基本上由车辆动力学性能来确定,而不是由NVH性能确定。底盘NVH分析的主要目的有:(1)分析路面激励的各条传递路径的贡献度,从而明确底盘与车身的哪个 连接点哪个方向的振动、噪声传递函数(即VTF和NTF)需要控制。 这实际上就是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2)在首先满足车辆动力学的前提下,改善由路面激励引起的NVH性能
4、。 比如平顺性的分析,用有限元模型比用多体模型更有效,因为有限元 模型可以反映车身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底盘NVH分析模型(实际上接近于整车模型)的建立步骤:(1)分别计算副车架、悬挂、整备车身、动力总成等的自然模态。(2) 将各子系统的模态输入到Virtual.lab,并仔细分析和定义底盘 和车身的连接关系。(3)各子系统的模态也可以是试验测量的,这时所建的整车模型称为 混合模型。,底盘NVH模型的建立 - 子系统的模态分析,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前悬架,前稳定杆,后稳定杆,后悬架,底盘NVH模型的建立(续),转向管柱,动力总成,整备车身,底盘NVH模型(整车模型),底盘NVH分析,80km/
5、h匀速行驶工况座椅地板Z方向振动加速度,各传递路径贡献量色谱图,选取的传递路径,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平顺性,本章将具体研究以下内容: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和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参数的影响;汽车平顺性的测试等。,本章重点研究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振动问题。,汽车的平顺性,什么是汽车平顺性? 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程度和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为什么要研究汽车的平顺性? 振动影响人的舒适性、工作效能、身体健康,影响货物的完整性以及零部件的性能和寿命。平顺性研究的目的是有效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6、振动系统弹性元件阻尼元件车身、车轮质量,输入路面不平度车速发动机、传动系和车轮等旋转部件的非平衡干扰,输出车身传至人体的加速度悬架弹簧的动挠度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荷,评价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的概率行驶安全性,本章将围绕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指标、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振动系统的输入)、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振动系统的输出特性等内容而展开。,汽车的平顺性,本章将不考虑,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本节将学习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人体坐姿受振模型、平顺性的评价方法等。,汽车的平顺性,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垂直方向412.5Hz水平方向0.52Hz人体最敏
7、感,传至人体的振动加速度,人体对水平方向的振动比垂直方向更敏感,心理,生理,思考:公交车和长途客车在设计时对平顺性的要求有何不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持续时间,强度,作用方向,频率,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ISO263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指南,1997年公布了ISO2631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我国对相应国际标准进行了修订,公布了GB/T4970 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国际、国内与平顺性评价方法相关的标准,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人体坐姿受振模型,共3个输入点、12个方向的振动,
8、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频率加权函数和轴加权系数,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即人对座椅传给人体的振动最敏感,思考:由轴加权系数的不同取值可否确定人体对哪个点输入的振动最敏感?,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ISO2631-1:1997(E)标准还规定当评价振动对健康的影响时,只考虑 这三个轴向振动,且 两个水平轴向的轴加权系数取 k=1.4。,靠背水平轴向 可以由椅面水平轴向 代替,此时轴加权系数取 k=1.4。,我国标准规定,评价汽车平顺性时就考虑椅面 三个轴向振动。,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人体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敏感程度不同, 最敏感的
9、频率范围是412.5Hz。在48Hz频率范围,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812.5Hz频率范围,对人的脊椎系统影响很大。, 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0.52Hz。大约在3Hz以下,人体对水平振动比对垂直振动更敏感,且汽车车身部分系统在此频率范围内产生共振,故应对水平振动给予充分重视。,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各轴向的频率加权函数(渐近线),频率加权函数,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1.基本评价法,(1)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1)滤波网络法,将测得的 通过相应的频率加权函数 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 。,2)频谱分析法,对 进行频谱分
10、析,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2)三个方向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思考:为什么乘以系数1.4?,(3)总加权振级Law,a0参考加速度均方根值,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4)评价方法,Law和aw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频率加权函数和轴加权系数European轿车上振动测量结果,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频率加权函数和轴加权系数European轿车上振动测量结果,2.辅助评价法,当峰值系数 9时,ISO 2631-1:1997(E)标准规定
11、用加权加速度4次方根值评价。它能更好地估计偶尔遇到过大的脉冲引起的高峰值系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此时采用辅助评价方法 振动剂量值。,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汽车的平顺性,本节将介绍路面空间频率的功率谱密度,路面等级,时间频率的功率谱密度,路面对四轮汽车输入的功率谱密度等。,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一、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1.路面不平度函数,路面相对基准平面的高度 q ,沿道路走向长度 I 的变化 q(I)称为路面不平度函数。 用水准仪或路面计可以得到路面不平度函数。,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2.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1) 的拟合公式,n空间频率(m-1),表示每米
12、长度包括几个波长;, 参考空间频率下的路面功率谱密度,也称路面不平度系数;,n0参考空间频率,n0=0.1m-1;,W频率指数。,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2)路面不平度8级分类标准,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路面不平度分级图,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3)速度功率谱密度和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速度功率谱密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当W=2时,与n无关“白噪声”,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二、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 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当空间频率 n 或带宽 n 一定时,时间频率 f 与带宽f 随车速成正比变化。,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车速,将 代入,单位频带内的“功率”(均方
13、值)即为功率谱密度。空间频率的功率谱密度,路面功率谱密度在频带n内包含的“功率”。,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谱密度的关系,时间频率谱密度Gq(f),空间频率谱密度Gq(n),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n,f,u=1/2,u=1,u=2,1,1,2,Gq(f),n,速度u不同时,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的关系,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u,Gq(n0),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对上式的等式两边取对数后作图,得到位移功率谱密度。,u,Gq(n0),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对上式的等式两边取对数后作图,得到速度功率谱密度。,u,Gq(n0),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
14、统计特性,对上式的等式两边取对数后作图,得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三、路面对四轮汽车输入的功率谱密度,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汽车有四个输入的振动传递时,要掌握四个车轮输入的自谱和四个车轮彼此间的互谱,共16个谱量 2,3,4),其中12个谱量两两共轭。,四个车轮不平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左、右轮迹间的互谱可以表示为,两个轮迹的相关函数为,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侧倾角位移功率谱密度G(n)与垂直位移功率谱密度 的比值与相干函数 的关系为,与G(n)/ 曲线,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当两个轮迹x(I)、y(I)的统计特性相同,即,且相位谱 时,路面
15、对四轮汽车输入的谱矩阵最后可以表示为,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本节将汽车振动系统简化为单质量的振动系统;分析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和频率响应特性;分析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及其响应量特性参数的计算,分析悬架系统固有频率f0和阻尼比对振动响应的影响;介绍悬架系统固有频率f0和阻尼比的选择范围。,汽车的平顺性,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当 ,并忽略轮胎阻尼后,汽车立体模型可简化为平面模型。,车身质量有垂直、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4个车轮质量有4个垂直自由度,整车共7个自由度。,一、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1)总质量保持不变,2
16、)质心位置不变,3)转动惯量保持不变,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简化前后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解得,令 悬挂质量分配系数。,对于大部分汽车, = 0.81.2,即接近1。当 = 1时,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在 =1 的情况下,前、后轴上方车身部分的集中质量m2f 、 m2r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是相互独立的。 双轴汽车模型可以简化为车身、车轮两个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为1016Hz,如果激振频率远离车轮固有频率(即5Hz以下),轮胎的动变形很小,可忽略车轮质量和轮胎的弹性,从而得到车身单质量系统
17、模型。,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二、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0振动系统固有圆频率;阻尼比。,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齐次微分方程的解为,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有阻尼自由振动时,质量m2以有阻尼固有频率,振动,振幅按,衰减。,增大,r下降。当=1时,运动失去振荡特征。 汽车悬架系统阻尼比大约为0.25,r比0只下降了3%左右, 。,1)与有阻尼固有频率r有关,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阻尼比对衰减振动的影响,2)决定振幅的衰减程度,阻尼比对衰减振动的影响,两个相邻的振幅A1与A2之比称为减振系数d,由实测的衰减
18、振动曲线得到d,即可确定系统的阻尼比。,阻尼比越大,振幅衰减得越快,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三、单质量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分析幅值比、相位差随激振频率而变化的规律。,对于一个常系数的线性系统(即系统的m、K、为常数),当输入量 是一个简谐函数时,输出量 也是与输入量同频率的简谐函数,但两者的幅值不同,相位也不同。 输出、输入的幅值比是频率 f 的函数,称为幅频特性。 相位差也是 f 的函数,称为相频特性。 两者统称为频率响应特性。,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复振幅,z0、q0为输出、输入谐量的幅值;,1.频率响应函数的确定,由输出、输入谐量复振幅 z 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汽车的NVH性能ppt课件 第八 汽车 NVH 性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