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ppt课件.ppt
《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课 池内沸腾与流动沸腾,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系,沸腾的类型,一般根据沸腾的机理,沸腾分为:1)核态沸腾:蒸汽以汽泡形式在固体表面形成;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一薄层液膜传出 液相气化不以汽泡形式发生,而是在气液相界面上直接蒸发;3)膜态沸腾:加热面为一层汽膜所覆盖,热量由蒸汽传出,而气体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根据沸腾的几何状况,沸腾分为:1)池沸腾:沸腾发生于浸没在液体中的加热固体表面,除了对流,液体整体是静止的;2)流动沸腾:沸腾时,液体在流道中流动,尤其在管内。通常核态沸腾与膜态沸腾在池沸腾与流动沸腾中均有发生,而对流沸腾则通常只发生在流动沸腾中。,池沸腾,Nukiyama池沸腾实验及沸腾曲
2、线如图513:电加热浸没于水中的铂丝。由丝中的电流与丝两端的跨电压可以计算热流密度。另外,由丝的电阻可以推知丝的温度。教材中图514给出了Nukiyama的实验曲线,即著名的沸腾曲线。它是热流(或者q),q更常用,与温差Tsat的关系曲线。,沸腾曲线的各区域为:AB:自然对流的单相液体,该区域无沸腾发生;BC:核态沸腾;FDE:膜态沸腾;B:核态沸腾起始点;C:烧毁点,这时的热流等于临界热流密度;F:最小膜态沸腾的开始点。,由沸腾曲线可知:实验中控制热流时,存在一条迟滞曲线。Nukiyama猜测完整的曲线应该是包含虚线部分的一种。这种完整的曲线是通过控制温度,而不是控制热流得到的。而控制温度则
3、是通过用热流体加热传热面的方法实现(图515)。这时,热流可通过测量热流体温降来计算得到。该曲线如教材中图516所示。注意:这种情况是没有迟滞的。而沸腾曲线C与F间的部分称作过渡沸腾区。,池沸腾的传热,由于核态沸腾发生的核化点与核化点的数目跟加热表面的物理状况、加工情况、液体与表面的润湿状况以及液体从孔穴中赶走气体的情况很有关系,因此很难对核态沸腾传热系数有一个通用的理论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仅考虑热流随温差的变化,我们有 其中,a =33.33。,一般来说,换热系数h(W/m2K)在核态沸腾时较高(通常是10kW/m2K数量级)。对水来说,h较高一些,而对有机液体,h则稍低。可以说,核态沸
4、腾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换热方式。所以实际工程中都希望造成核态沸腾传热来加热或蒸发工质。,有两种实用的计算核态沸腾换热的途径:(a) 试图考虑表面效应;(b) 不考虑所有表面效应,并给出特定热流密度下的典型换热系数。Rohsenow(1952)的方法是:考虑某些表面效应。他指出,在单相对流换热中,其中,努谢尔特数 雷诺数 普朗特数,对于沸腾来说,采用这种形式的关系,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1. 速度u如何定义?2. 长度尺度L如何定义?对于前者,u取液相相对于壁面的速度,它用以提供产生蒸汽,于是,对于后者,定性尺寸选为,于是有,这样,Rohsenow用Re与Pr数关联Nu数,得到或,Mostinsk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第二次 流动 沸腾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