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工艺美术史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系 李本全 597351895,秦汉的工艺美术,第五章,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第三节 铜器工艺第四节 金银工艺第五节 陶瓷工艺第六节 染织工艺第七节 漆器工艺第八节 石雕和玉雕工艺第九节 其他工艺第十节 结语,授课提纲,第一节 概论,(秦:公元前年前年)(西汉:公元前年公元年)(新莽:公元9年公元25年)(东汉:公元年公元年),秦统一了六国以后,吸收了其他各国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纺织、铜器、漆器、陶瓷等均较发达。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
2、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第一节 概论,(秦:公元前年前年)(西汉:公元前年公元年)(新莽:公元9年25年)(东汉:公元年年),一、时代与工艺美术,秦统一了六国以后,吸收了其他各国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纺织、铜器、漆器、陶瓷等均较发达。,二、生产格局,这个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时都
3、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一、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造就了一个空前强盛的东方帝国。秦统一六国后,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源流,但其主要意识形态是法家的思想,它站在人性“恶”的立场,但是它也认为人类仍可以为善。这种信条与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澈克(Herich von Treistschke)的理论极为接近,可见其前瞻性,也正是它的法制观念具有现代特色,令西方的读者感到折服,他们的法制观念从不会被传统习惯、古代特权、流行的道德观念、亲人家疏或者恻隐之
4、心所左右,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而且执法必严,他们鼓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创造了一种真正的平等感。秦除了依法治国外,还吸收了许多措施,例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此外,为了防止北方民族的侵犯,秦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而且还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统观秦代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这种集权统治制度反映在其工艺美术上就是统一性和巨大性。,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史,但是由于秦朝统治者的统治时间很短,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工艺品不多,同时由于秦朝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统治,使人民处于“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的境地,致使陈胜、吴广发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最终使汉朝
5、得以建立。(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4、汉代艺术的风格特色(1)汉代艺术的基本美学风貌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汉代的艺术作品统统没有细节的描绘,没有装饰,没有个性的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具有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的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装饰细节的夸张姿势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
6、它的本质。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速度感就是“马踏飞燕”、“荆轲刺秦王”。,当然,汉代的艺术也有许多静止状态的形象,在静态之中仍然令人感受到内在的运动力量的速度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直接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也正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节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重视描绘,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古拙”风貌。我们看到的是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合常理,长短不符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的突出,但这一切根本没有减弱汉代艺术的运动、力量和气势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7、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古拙之美构成了汉代艺术风貌。,第三节 铜器工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就开始淡出工艺美术的中心。到了秦汉虽然还有创新并仍然大量铸造,但青铜艺术的颓势已是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瓷的发展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落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汉代青铜器较有特色的是铜灯与铜镜。,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二、青铜容器,兴盛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武帝到章帝,公元前140年至88年)官府铸造最
8、盛,少府能力强,装饰纹样:平面化 素面、弦纹、宽带纹,时代越晚,比例越高技术:立体,圆雕:动物型铺首、盖钮、器足 平面,鎏金、漆绘、镶嵌、错金银设计原则:适用素面、鎏金、漆绘、错金银等平面化装饰日用器物形体合宜,器体轻薄,“馆陶家”青铜四联鼎,三、铜灯、铜炉、与铜镜,在战国时期已有铜灯出现,及至汉代,铜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铜灯式样繁多:有豆形灯、雁足灯、行灯、吊灯、卮(zhi)灯、多枝灯、虹管灯。每种之中有用多种形式。,汉代铜灯的考究不仅表现在种类繁多之上,还反映在其装饰的丰富,鎏金、错金银以至于宝石镶嵌都是华美灯具的常用装饰手法。汉铜灯主要有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和吊灯。,汉灯中
9、设计最为精妙的莫过于虹管灯。其灯体设有吸烟管道,能将烟气导入灯身。而灯身常贮水,以使得烟气溶入水中,从而解决古灯烟气污染的问题。,长信宫灯(虹管灯),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n墓中出土。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而组装成的。宫女体中是空的,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
10、右手提着灯罩,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的管道。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孤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灯盘中心的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宫灯的造型构造设计合理,许多构件可以拆卸。器身共刻有铭文九处 65 字 , 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 、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 字样 ,故名“ 长信宫灯”。此灯作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 品、礼品 ,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 。长久以来 ,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这不仅在于其稀有
11、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堪称“中华第一灯”。,青铜羊灯,错银饰青铜牛灯,熏炉功能:香料草本植物或树脂,“烧取其烟以为香”装饰:鎏金、错金银等造型:豆形、鼎形、鸟形、釭炉、行炉(带手柄),错金云纹青铜博山炉,鎏金银竹节柄青铜博山炉,两汉仍是铜镜艺术的高峰期。在青铜容器普遍走向简朴的时代,镜纹却异常丰富华美,铸造也往往精良。,6 铜镜,汉代铜镜的生产由专官进行管理。许多精致的铜镜都是少府尚方的产品。但到了东汉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发展起来,私工铸镜的水准也得到迅速提升。,汉代铜镜的设计特点是: 体薄、平边、圆钮,装饰表现了程式化的特征。但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特色。,1、
12、前期,主要是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铜镜多用平雕法,镜边较平,镜边简略,或用弧纹作边饰。铜镜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螭形镜,昭明镜,“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因其纹饰上有类似于的图形,外国学者也称之为镜。,规矩镜,关于,实际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而六博则是古代宴乐时的一种文娱活动。,关于四神,四神为: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西汉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圆钮,柿蒂纹钮座。柿蒂纹间各有一兽头,外围双线方栏。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裳元吉,有纪钢。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
13、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祥。”,“见日之光”透光镜,3、后期即东汉时期。此时的镜面微凸,可以照出人面的全部,更符合科学原理。,汉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加工工艺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最为成熟。掐丝工艺,是将捶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焊缀金珠工艺是将金片切碎后加热熔聚成粒,使其凝结在金银丝一端备用。掐丝工艺和金银珠工艺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许多器物即是掐丝工艺的精品,又是金银珠工艺的杰作。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小金花泡,形状如纽扣,直径仅1厘米左右,用薄金片锤出半球形,周围有用金丝捻成的两重边饰,顶面也有金丝捻成的花瓣和焊缀得极为细小的金珠,工艺极其精湛
14、。而羊角纹金饰片也是汉代金银加工工艺的代表作,由于在满城中山王墓和广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过同类物品,一般认为此类羊角纹金饰片的使用规格极高。,第四节 金银工艺,第四节 金银工艺,汉代金凤饰 汉代金器,陶瓷的种类:灰陶、釉陶、彩绘陶、原始青瓷、砖瓦、陶塑等装饰手法:印纹、划纹、堆贴、彩绘、雕镂等,第五节 陶瓷工艺,秦汉时期,陶瓷生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秦代至汉初六七十年,陶器地方特色逐步衰弱,官府控制的制陶作坊,侧重于建筑用陶的烧造;第二阶段,西汉武帝至汉末,陶器地方色彩明显减弱,统一性初步确立,成功烧制出低温铅釉陶;第三阶段,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
15、釉瓷和黑釉瓷。(汉代陶塑、汉陶俑),2022/11/24,车兵俑,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车兵俑即战车上的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2022/11/24,立射俑,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2022/11/24,跪射俑,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
16、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低温铅釉陶 釉较厚,绿色为多,也有黄、褐;铅为助溶剂;明器。,浮雕狩猎纹绿釉陶壶,灰陶说唱俑 东汉,1963 年出土于四川郫县宋家林东汉砖室墓。通高66.5 厘米。灰陶,捏塑,因年代过久,原有彩绘已不清。但依然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
17、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原始瓷器和秦汉瓷器 原始瓷器 釉:东汉中期以前,多施在器物上部,后多通体。 器物:虽大量仿青铜礼器,但日用容器较多。 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釉瓷和黑釉瓷。,2022/11/24,二、画像石、画像砖、瓦当 汉代官府制陶业除了为贵族阶层提供日常使用器皿以外,还是烧制建筑材料,供宫殿、官府衙门修造之用。 三国志记载,汉武帝时“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民间的砖瓦生产也十分发达,多用于民居和墓室的建造。,2、画像砖,由于汉代的
18、强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大兴土木和厚葬之风。宫室和居民以及墓室建设中都需要大量的砖瓦,使的砖瓦的制作十分发达。画像砖和瓦是汉代陶瓷中最具装饰性和艺术特色的两个品种。汉代画像砖是古代砖石艺术的一棵奇葩,其朴实的艺术格调和充满生活情调的描绘主题常为后人所称颂。画像砖砖体上印有或刻有浅浮雕的图像,其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空心砖:又称圹砖,流行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在河南南阳地区出土最多。是一种大型的长方形陶砖,由于中空,因此易烧、体轻并可防潮。制作方法是:用模印出上下两面及前后两侧四片泥坯上的阴线花纹,然后加以粘合,两头加封泥片,并各开一孔,以便烧制纹饰:一般用几何纹样作边饰,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第五 秦汉 工艺美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