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作用》ppt课件.ppt
《《地质作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作用》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七 地质作用,【构建知识体系】,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岩石圈物质循环,一、岩石圈,1.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大陆地壳厚度平均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可达70km,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平均为6km。,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呈局部熔融状态。,80KM,(2011年大纲卷)读下图,完成1-2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
2、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高考试题分析,(2013年上海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下图完成34题。,3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4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B C D,考点二 板块构造理论,一、理论要点,1.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断层、造山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
3、比较活跃的地带。,二、运用,1.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2.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3.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4.世界地震、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附近。,设计图例,在下图中画出六大板块分界线,画一画,试题分析,(2014海南卷)某年3月P地(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12题。,2.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
4、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1.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014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35题。,4.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 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5.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
5、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3.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考点三 内力作用与地貌,3.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分为褶皱和断层。,二地质构造的判断,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侵
6、蚀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一般成谷,侵蚀成山(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 向斜找水,背斜找油。 2. 背斜处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3. 隧道要避开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4. 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2014年山东卷)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
7、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2题。,1. 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 中的 A B C D2. 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 B、 C、 D、,试题分析,(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34题。,3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4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2014年江苏)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
8、符的是,该地区的褶皱山系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M处的岩层东南高、西北低。,试题分析:【小题1】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而褶曲方向(由中心向两翼的方向)由于地层弯曲变形,各地层的海拔高度往往有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侧翼上,地层由M到山顶方向,地层向下倾斜,故答案选B。【小题2】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而褶曲方向(由中心向两翼的方向)由于地层弯曲变形,各地层的海拔高度往往有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XY方向应
9、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海拔高度相同,故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XY线与褶皱山系延伸方向一致,岩层是水平的。,6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2014海南地理)如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水量大,落差大,坝址好,8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
10、,考点四 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一、风化作用与地貌,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一般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条件。,二、流水作用与地貌,1.侵蚀作用,作用过程:流水冲刷河床,使河床伸长、加深、 加宽; 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形成地貌: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CaCO3+CO2+H2O=Ca(HCO3)2
11、,2.沉积作用,作用过程: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 带的物质逐渐沉积起来 。,形成地貌:出山口形成山麓洪(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 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分布于出山口,呈扇形,沉积物粒径大、比重大,河网密度小。,分布于河口,呈三角形,沉积物粒径小、比重小,河网密度大。,有何不同?,三、风力作用与地貌,1.侵蚀作用,作用过程: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形成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戈壁、裸岩荒漠 。,风蚀蘑菇,白龙堆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地貌,2.沉积作用,作用过程:风在搬运途中,风速减小,风沙堆积 。,形成地貌: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作用 地质 作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