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ppt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过程参数检测技术,传感器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包含的概念:, 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 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 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量,但主要是电量; 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 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 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抟换成电路参量。
2、转换电路 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传感器的分类,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 位移、速度、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 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等。,4 温度检测,4.1.1 测温原理及方法,一、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温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温度的宏观概念是冷热 程度的表示。 温度的微观概念是大量 分子运动平均强度的表示。,测温原理,利用合适物体某一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已知特性,通过与被测对象的热交换,测量相关物理量从而确定被测对象的温度。测温方式接触式:传热和对流,热接触;
3、破坏被测对象热平衡,存在置入误差,对测温元件要求高。非接触式:热辐射;响应快,对被测对象干扰小,可测高温、运动对象,强电磁干扰、强腐蚀。,温度检测方法的分类,4.1.2 温标,温标:衡量温度的标尺,规定温度读数起点及温度的基本单位。经验温标:利用物质体膨胀与温度的关系制定的。 华氏温标tF:冰点32F,水沸点212F。中间等分180份。摄氏温标tC:冰点0,水沸点100。中间等分100份。,换算关系:,4.1.2.1国际实用温标,热力学温标 符号T90,单位K。 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 (Kelvin)于1848年以热力 学第二定律为基础所引出 的与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1954年确定以水的三相
4、点作为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固定点。,1990国际温标(ITS-90),单位K的大小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同时使用国际摄氏度符号t90,单位摄氏度,4.1.2.2 温标的传递,将国际实用温标传递到普通测温仪表上。 比较法: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校温度计同时放入检定装置,由标准温度计测量温值来确定被校温度计精度。,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串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此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塞贝克效应。,4.2.1 热电偶测温4.2.1.1测温原理一、热电效应,4.2接触式测温,热电势产生的原因,(1)温差电势,两端温差两端的自由电子具
5、有不同的动能动能大的自由电子就会向温度低的一段扩散。失去了电子的这一端就处于正电位,而低温端由于得到电子处于负电位。这样两端就形成了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接触电势,两种导体接触的时候,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电子密度大的导体向电子密度小的导体扩散,在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就形成了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动势。,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总热电势:,T,T0为接点温度,TT0;SAB为塞贝克系数由热电极材料和接点温度决定。,T0一定时:,热电势由温度T决定。,通常温差电势远小于接触电势,可忽略。,总结:,T 端:测量端或热端T0端:参比端或冷端 热电势大小只与热电极材 料及两端温度有关,与热
6、偶丝 的粗细长短无关。热电极材料 确定以后,热电势大小只与温 度有关。,热电效应原理,4.2.1.2 热电偶的应用定则,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分布如何均不产生热电动势。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只要其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意义:回路中引入连接导线和仪表,接入导线和仪表后不会影响回路中的热电势。,3)中间温度定则,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Tc为热电极上某一点的温度,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eAB(T, T0)等于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T、Tc和Tc、T0时的热
7、电势eAB(T, Tc)和eAB(Tc, T0)的代数和,即,中间温度定律的应用,2)根据这个定律,可以连接与热电偶热电特性相近的导体A和B,将热电偶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地方,这就为热电偶回路中应用补偿导线提供了理论依据。,1)为制定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已知温度T0=0时的热电势-温度关系,可求得参考温度不为0时的热电势。,4)参考电极定则,若两种导体A、B分别与第三种导体C组成热电偶的热电势已知,则A、B组成的热电偶也可知。,4.2.1.3 常用工业热电偶,基本要求: 1)测温范围内热电性能稳定。 2)测温范围内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3)热电偶随温度变化率足够大。 4)热电特性接近单值线性或
8、近似线性。 5)电导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小。 6)机械性能好,复制性好、工艺简单、价格低。,常用热电偶与热电势关系曲线,0时,热电偶的热电势均为0,什么热电偶测温上限高?,什么热电偶灵敏度高?,什么热电偶线性差?,热电偶的分度表,不同金属组成的热电偶,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有不同的函数关系,线性较差,一般采用查表法。 分度表: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并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列成表格,编制出热电势与温度的对照表,即(表4-4)。 前提:冷端温度为0。,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一、铂铑合金、铂系列热电偶,贵金属热电偶(B、R、S型)优点:温区宽,测温高,精度高。缺点:热电势小,热电特性非线 性较大,价格贵。
9、,二、廉价金属热电偶,由价廉的合金或纯金属构成(K、N、E、T、J型)。优点:性能稳定,热电势大,热电特性线性好,复现性好,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缺点:不适用过高温度。,三、难融合金热电偶,钨铼合金材料(WRe3-WRe25、WRe5-WRe26)优点:测温上限高,而且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缺点:钨铼热电偶极易氧化,含碳气氛中容易生成稳定的碳化物,以致降低其灵敏度并引起脆断适于在惰性或干燥氢气中使用。,4.2.1.4 工业热电偶结构型式,(1)普通型热电偶,热容量大,热惯性大,温度变化响应慢。,(2)铠装热电偶,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套管组合装配后,拉伸加工而成。 优点:测温端热容量小,动态响应
10、快;机械强度高,挠性好,可安装在结构复杂的装置上。,为何要处理参比端(冷端温度)?,4.2.1.5 热电偶参比端温度的处理,1)查分度表,需满足T0=0,但参比端温度通常不能保持为0,且受热源影响经常不恒定,会引入误差。2)冷端温度过高,热电势偏小。应想办法消除或补偿热电偶冷端损失。,补偿导线法的测量回路1测温接点;2补偿导线;3冷端;4铜导线;5测温仪表,补偿导线与被补偿热电偶有相同的电势-温度关系。,(1)补偿导线法,采用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参比端远离热源。,常用补偿导线,热电偶和补偿导线实物图,2)参比端温度测量计算法,参比端温度不是0。需要对热电偶回路的测量电势值E(T,T0
11、)加以修正。当工作端温度为T时: 1)分度表可查E(T0,0)。 2)根据中间温度定则得到:,3)根据E(T,0)并由分度表求得被测温度。,例1:用铜-康铜热电偶测某一温度T,参比端在室温环境T0中,测得热电动势E(T,T0)=1.999mV,又用室温计测出T0=21,试求被测温度。,3)参比端恒温法,4)补偿电桥法,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相应电势,补偿热电偶由于参比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Rcu与热电偶参比端同温20时电桥平衡。, 零点迁移法,应用领域:如果冷端温度T0不是0,但十分稳定(如恒温车间或有空调的场所)。 实质:在测量结果中人为地加一个恒定值,如电动势EAB(T0,0) ,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 检测 技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