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馏练习原ppt课件.ppt
《第三章精馏练习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精馏练习原ppt课件.ppt(1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离工程练习,第三章 精馏,1,2,3,简答题,4,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第三章 精馏,填空题,练 习,1、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型计算和( )型计算。2、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3、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 )时分布一致。4、精馏塔计算中每个级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确定。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看看答案?,填空题,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主要起( )作用。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
2、度。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 )的组分增加。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看看答案?,填空题,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和( )两种。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进料状态必须是(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非分配组分是指仅在( )出现的组分。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的组分。15、回收率 是釜液W中( )与进料中HK的流率之比,回收率 是馏出液D中( )与进料中LK的流率之比。,看看答案?,填空题,16、清晰分割是指馏出液中除了( )外,没有其他重组分,釜液中除了
3、( )外,没有其他轻组分。17、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 ),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 )的限制。18、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 )蒸出。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 )。,看看答案?,填空题,19、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这类特殊精馏叫( ),所加入的新组分叫作( )。2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看看答案?,填空题,2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22、在萃取精
4、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S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23、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 )出来。24、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出来。25、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1 / 2应等于( )与( )之比。,看看答案?,填空题,26、精馏过程的关键组分是指由设计者( )的那两个组分。27、特殊精馏是既加入( ),又加入( )的精馏过程。28、加盐萃取精馏是综合了( )和( )的优点,把盐加入溶剂而形成的新的萃取精馏方法。,看看答案?,填空题,第三章 精馏,选择题,练 习,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AB越小( ) 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b. 原料中
5、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 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d. 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 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看看答案?,选择题,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 a. 提高进料量;b. 降低回流比; c. 提高塔压; d. 提高回流比。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 ) a.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 b. 恒浓区出现于进
6、料级上下; 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 d. 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看看答案?,选择题,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 a. 最小理论级数;b. 最小回流比; c. 压力; d. 理论级数。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 a. 计算简便;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c. 所需物性数据少;d. 计算结果准确。,看看答案?,选择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 b.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
7、足分离要求; c. 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 d.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看看答案?,选择题,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 a. 正常生产稳定过程; b. 开车时; c. 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d. 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 ) a. 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b. 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 c. 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d. 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看看答案?,选择题,10、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 ) a. W = 0,D = 0,F = 0; b. W = 0
8、,D = 0,F 0; c. W 0,D 0,F 0; d. W = 0,D 0,F 0。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看看答案?,选择题,12、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13、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看看答案?,选择题,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
9、个不正确( )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看看答案?,选择题,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 a. 精馏段上部; b. 进料级; 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 精馏段下部。,看看答案?,选择题,18、“ ” 是加入溶
10、剂在任何脱溶剂浓度(为任何值)时均能增加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提高选择性)的( )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以上三项都不是。19、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b. 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c. 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d. 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看看答案?,选择题,20、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 )方法来调节 a. 加大回流比; b. 加大萃取剂用量; c. 增加进料量; d. 减少进料量。21、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
11、,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若 ,且 ,则该溶液( ) a. 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b. 形成最高恒沸物; c. 不形成恒沸物; d. 理想溶液。22、对于最高沸点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 a. 增加;b. 不变;c. 减小。,看看答案?,选择题,23、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 ) a.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物; b.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物; c.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一个最高共沸物; d.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一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两个最高共沸物。,看看答案?,选择题,24、在下列
12、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 ) 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 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25、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 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 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看看答案?,选择题,26、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 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 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 视具体情况而变。27、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
13、b. 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 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看看答案?,选择题,28、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 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看看答案?,选择题,29、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成变化趋势为( ) 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c.对最高恒沸物
14、,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看看答案?,选择题,30、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 ) a.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b.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c.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d.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31、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气液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 ) 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 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看看答案?,选择题,32、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
15、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 ) a. 汽液比更大些; b. 级效率更低些; c. 级效率更高些; d. 精馏温度更低些。,看看答案?,选择题,第三章 精馏,简答题,练 习,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2、叙述用简捷法求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3、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用量。4、恒沸精馏的原理是什么,叙述恒沸剂选择的原则。5、说明沸点相近和相对挥发度相近是否为同一概念。6、画出一个二元非均相恒沸精馏流程7、叙述用简捷法作萃取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看看答案?,简答题,8、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9、当 A120,X0
16、.5时,画出其萃取工艺流程,并说明目前萃取精馏的发展动向10、对萃取精馏塔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能否采用加大回流比的方法使塔顶产品合格? 如果不设回收段,把萃取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11、甲醇(1),沸点337.7K,丙酮(2)沸点329.4K,溶液具有最低恒沸点,T=328.7K,X1=0.2 的非理想溶液,如用萃取精馏分离时,萃取剂应从酮类选还是从醇类选?请说明原因。,看看答案?,简答题,12、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13、欲将95%(wt %)的乙醇分离成无水乙醇,可采用哪些工艺方法,并说明各自的特点。(至少说明三种方法),看看答案?,简答题
17、,第三章 精馏,计算题,练 习,1、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按清晰分割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看看答案?,序 号 1 2 3 4 5 6 7,组 分 H2 CH4 C2H4 C2H6 C3H6 C3H8 C4,33.8 5.8 33.2 25.7 0.50 0.30 0.70,/ 1.7 0.28 0.18 0.033 0.022 0.004,Ki,Xi,f/mol%,计算题,2、已知脱丙烷精馏塔的原料组成如下表所示。要求馏出液中正丁烷C4的浓度,釜液中丙烷的浓度。求馏出液及釜液的组成。,看看答案?
18、,序号 1 2 3 4 5 6,C1 C2 C3 C4 C5 C6 100.0,26 9 25 17 11 12,计算题,清晰分割,3、某精馏塔进料中含 。要求馏出液中 含量不大于0.011,釜液中 含量不大于0.01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若进料流率为100kmol/h。按清晰分割预算馏出液及塔釜液流量及组成。,看看答案?,计算题,4、用常规精馏分离下列烃类混合物,看看答案?,组分 甲烷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丁烷 ,mol% 0.52 24.9 8.83 8.7 3.05 54.0 100.0,工艺规定塔顶馏出液中丁烷浓度不大于0.002,塔釜残液中丙烷浓度不大于0.0015,试应用清晰
19、分割法估算塔顶塔底产品的量和组成。,计算题,5、某一分离乙烷和丙烯的连续精馏塔,其进料流 量如下:,看看答案?,要求塔顶馏出液中丙烯浓度低于2.5%( mol%),塔釜中乙烷浓度低于5.0%(mol%),试用清晰分割法来计算塔顶、塔釜产物的组成和流量。,计算题,6、丙烯精馏塔分离如下混合物: 假设此混合物以饱和液态加入塔中,要求塔 顶产品精丙烯中丙烯浓度 (mol%),塔底产品丙烷中丙烯浓度 。塔压约1.7 MPa,相对挥发度 、 、 。试估算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组成和 。,看看答案?,计算题,Underwood,7、烃类混合物的组成如下: 在饱和液态下加入常规精馏塔进行分离。要求 在塔顶的收
20、率为99%,在塔底产品中的收率为 99.5%。料液流率为100kmol/h。,看看答案?,计算题,已知各组分对的相对挥发度为: 试估算塔顶塔底产品的量、组成和 。,看看答案?,计算题,8、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和在塔压与平均温度下各组分的如下: 要求塔底乙烯的回收率为93.4%,塔顶甲烷回收率 为98.9%,试确定: 关键组分,非关键组分,分配组分,非分配组分。 按清晰分割预算塔顶釜液的流量和组成。 若为非清晰分割,试叙述计算方法和步骤。,看看答案?,计算题,9、试计算下表所述精馏系统的最小回流比。已知进料中的液相率为0.4。,看看答案?,计算题,10、苯、甲苯、二甲苯三元混合物的精馏。已知泡
21、点进料,关键组分为苯及甲苯,进料、塔顶和塔釜的组成见下表,求最小回流比Rm。,看看答案?,计算题,11、试计算下述条件下精馏塔的最小回流比,进料状态为泡点进料和液相。本计算所用到的数据列表如下(组成单位:摩尔分率),看看答案?,计算题,12、脱丁烷塔分离下列混合液: 工艺规定丁烷为轻关键组分,异戊烷为重关键组分。分离所得的塔顶产物组成已列于上表,各组分相对于重关键的相对挥发度也列于表中。料液为饱和液体。,计算题,看看答案?,试求最小回流比 。并应用清晰分割法进行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和组成的估算。已知轻关键组分丁烷在塔顶产品中的收率为98.1,重关键组分异戊烷在塔底产品中的收率为94.2。进料量F
22、983 。,看看答案?,计算题,13、 用芬斯克方程和p-T-K图计算下面给出精馏塔的最小理论级数及非关键组分的分配。进料中各组分的流率(kmol/h)如图示:,看看答案?,计算题,14、用精馏塔分离三元泡点混合物,进料为100kmol/h,进料组成如下 用芬斯克方程计算馏出液流率为60kmol/h 以及全回流下当精馏塔具有5个理论级时,其塔顶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看看答案?,计算题,采用的分离结果用于组分B和C间分离,用恩 德伍德方程确定最小回流比; 确定回流比为1.2倍的最小回流比时的理论级数 及进料位置。,看看答案?,计算题,15、进料中含正辛烷0.34,正庚烷0.33,正己烷0.33(
23、mol)。今要求馏出液中正庚烷浓度 ,釜液中正己烷浓度 ,试求所需最少理论级数及在全回流条件下馏出液和釜液之组成。已知各组分之相对挥发度为,看看答案?,计算题,16、某分离乙烷和丙烯连续精馏,其进料组成(mol)如下: 要求馏出液中丙烯浓度2.5,残液中乙烷浓度5.0,并假定残液中不出现甲烷,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丙烷及其更重的组分。,计算题,试求:进料量为100kmol/h,馏出液和残液的 组成及流量; 若按饱和液体进料,进料温度为26, 平均操作压力为2.776 MPa,试用简捷法计算理论级数(塔顶采用全凝器); 确定进料位置。,看看答案?,计算题,17、根据下表的物系及条件,用简捷法计算理论级
24、数。已知条件为常压下操作,泡点进料q1,回流比R2。,看看答案?,计算题,18、某乙烯精馏塔的进料组成如表所示。已知原料流量为190.58kmolh,要求馏出液中乙烯摩尔分数不小于0.9990,塔釜掖中乙烯摩尔分数不大于0.0298。试用清晰分割计算馏出液和塔釜掖流量及组成。 原料组成及流量,看看答案?,计算题,19、某乙烯精馏塔,进料、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如下表所列。操作压力为2.13Mpa。塔顶和塔底温度分别为-2.3和-3.5,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泡点进料。计算该塔的最小回流比、平衡级数和进料位置。 进料、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看看答案?,计算题,20、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下表所示的液体混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精馏 练习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