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ppt课件.ppt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篇 解,脉,脉诊,可代表各种诊法;要,要领、大要之意;精微,精湛微妙。 本篇讨论了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法,其中以脉诊为主,故篇名冠以“脉要”,其论理至精至微,故名“脉要精微论”。,学习要求,1.掌握“诊法常以平旦”的意义。2.掌握五脏“失守”、“失强”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3.掌握四时脉象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4.熟悉脉诊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5.熟悉望精明、辨五色诊病的原理、要点及其临床意义。,一、诊法运用原则,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1,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
2、,而视精明3,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1.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互文。平旦是人气由阴出阳的交接时刻,此时人刚刚醒寤,尚未进食、劳作,阴阳二气未扰动、未散乱,皆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2.精明:指眼睛,目光。精,睛之古字。,原文,1.诊法常以“平旦” 平旦之时,病人初醒,未进饮食,气血平静,此时切诊,最能反映脉气的真正动态。其实质是诊病必须排除进食、运动等干扰气血流动的因素,从而能够清楚地察知病气之脉象。 2.多种诊法“参伍” 切脉,察神,望色,以及审察脏腑的强弱和形体的盛衰,多法并用,彼此相参互证,才能全面把握病情,正确判断病势及预后的吉凶。这一主张实为后
3、世医家“四诊合参”思想之滥觞。,一、诊法运用原则,理论阐释,二、诊法概要 (一)切脉,夫脉者,血之府也1,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2。,1.脉者,血之府:府,物聚之处。言经脉是血与气的汇聚和流通之处。李中梓云:“营行脉中,故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气为之司也。逆顺篇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则知此举一血而气在其中,即下文气治、气病,义益见矣。”,原文,2.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据甲乙经、脉经、千金诸书,可校为:“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绵
4、绵,其去如弦绝,死。”,脉 象 主 病,(二)望色察精明,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1;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2之泽,不欲如蓝3;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4。五色精微象见矣5,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1.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通帛,即白色丝织物;朱,朱砂。帛裹朱,说明红色润而不露。赭,代赭石,其色赤而晦黯不泽。“欲”、“不欲”说明面色以明润含蓄为顺,枯槁暴露为逆。2.苍璧:一种青色的玉器,多为外圆而内有方孔之状。此以苍璧喻碧绿而明润之色。,3.蓝:蓝草,可用来制作染料靛
5、青,其色深蓝而黯滞。4.地苍:张介宾:“地之苍黑,枯暗如尘。”5.五色精微象见矣:见,同“现”。指五脏之真脏色暴露于外,而毫无藏蓄,为真气外泄之逆象。真脏色,谓五脏之气皆化为色相而外露。,原文,赤,如白裹朱,白,黄,青,黑,如鹅羽,如苍璧之泽,如罗裹雄黄,如重漆色,如赭,如盐,如蓝,如黄土,如地苍,面色明润含蓄,标志精气未衰,预后好,面色枯槁晦黯,标志精气衰减,预后差,五 色,五欲(善),五不欲(恶),特点,特点,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五藏者,中之守也1。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2,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3。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素问 精微 第十七 节选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