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课件.ppt
《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饲料添加剂学,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黎观红Tel: 13979165229 E-mail: L,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1、维生素概念与分类2、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 3、维生素添加剂的一般作用 4、脂溶性维生素5、水溶性维生素6、商品维生素的使用,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基本内容:,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特点:,(1)需要量少,通常以g、mg计;,(2)是有机物,与微量元素不同;,(3)不是能源物质,也不是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不是作为机体的结构
2、物质,维生素主要以辅酶和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促进营养素的合成与降解,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以维持机体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二)维生素分类,目前已确定有14种维生素在动物营养中有重要作用,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同一种维生素有多种名称,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三)脂溶性与水溶性维生素比较,来源:脂溶性维生素常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维生素原能够在动物体内转变成维生素;水溶性维生
3、素没有维生素原之说,存在于植物组织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本身。,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代谢:,脂溶性维生素在消化道随脂肪一同被吸收。脂肪的存在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肠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动物肝脏和多脂组织内大量贮存,但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症状。,脂溶性维生素除了维生素K可由消化道微生物合成足够的量外,所有的动物都必须由日粮提供。,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三)脂溶性与水溶性维生素比较,水溶性维生素中除了VB12(氰钴胺素)外,水溶性维生素在动物体内贮存有限,过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从体内迅速排出(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
4、素营养:基础与概念,(三)脂溶性与水溶性维生素比较,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一般可与它们的功能相联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多数情况下,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四)动物所需维生素的来源,动物体内维生素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饲料获得的,称为外源维生素;,一种是动物本身器官或动物体内微生物合成的,叫内源维生素。,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1、动物生产水平、饲养方式的改变;,2、维生素的稳定性;,3、饲粮因素的影响;,4、动物特殊需
5、要。,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由于育种技术的推进,各品种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体内各物质代谢率不断加快,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不断增加;,1、动物生产水平、饲养方式的改变;,动物脱离了阳光、土壤和青绿饲料等自然条件;,饲养方式的工厂化、集约化。动物的生存环境存在各种应激因素,如拥挤、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动物在应激时,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加快,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2、维生素的稳定性,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压力、氧化还原反应(氧气);,几乎所有的商品性维生素添加剂都
6、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和包装;,制成稳定的化合物或利用稳定物质包被、加入抗氧化剂、稳定剂、载体、稀释剂、吸附剂等辅助成分,所以有效成分含量不是100。,纯制剂、经包被处理的制剂 、稀释制剂,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3、饲粮因素的影响,目前畜牧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会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导致各类维生素合成减少;,聚醚类抗球虫药、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氨丙琳拮抗维生素B1,制作配方时要注意 ;,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破坏VA和胡萝卜素;,亚麻仁中的抗营养因子拮抗VB6;,日粮中的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等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破坏。,第三章 营养性添
7、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动物饲料中需添加维生素的原因,4、动物特殊需要,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某些维生素有增进动物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毒、抗肿瘤,抗应激能力以及提高畜产品品质等作用。,当动物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比平时高,如分娩、疾病等。,夏季高温等因素导致采食量下降,而高温时需要维生素更高,要求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成倍增长。,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三、维生素添加剂的一般作用,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1、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饲料报酬;,肉猪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后,增重率可提高1015;肉鸡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饲料报酬可提高10一15。,2、提高种畜的繁殖性能;,种畜缺
8、乏维生素A后,受胎率下降,易发生难产、流产和怪胎等;,缺乏维生素E,家畜生殖机能减退,公畜精子数量减少,睾丸退化,母畜不孕或流产;,种母鸡缺乏维生素E,种蛋孵化期间易造成胚胎死亡;种蛋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可提高孵化率。,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三、维生素添加剂的一般作用,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3、增强抵抗应激能力;,在畜禽生理紧张、运输、冷或热应激、饲养密度过高等状况下,饲料中适当补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利于减轻各种应激对畜禽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发生螺旋体病、沙门氏杆菌病和感冒时,适当添加维生素C可改善畜禽体况,提高抗应激能力。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此时添加维生素C有较好的
9、抗应激效果;,维生素对维持家禽正常的免疫功能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日粮中补充高于需要量36倍的维生素E,可提高畜禽体液免疫力和激发吞噬作用而提高抗病能力。,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三、维生素添加剂的一般作用,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4、改善畜禽产品质量,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蛋鸡易产软壳蛋、薄壳蛋,降低蛋品的商品价值;,增加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可防止冷冻或新鲜肉脂肪的氧化,提高贮藏品质。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在40mgkg或更高时,对于畜禽胴体肉、脂味道有稳定作用。(维生素E天然抗氧化剂),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维生素A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和生
10、物活性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醇。,视黄醇(VA1)、3脱氢视黄醇(VA2),生理活性仅为的VA1的40。,1、维生素A的理化特性,加入抗氧化剂和明胶制成微粒后,为灰黄色至淡褐色颗粒;易吸潮,遇热和酸性气体或见光或吸潮后易分解,使含量下降。,VA和胡萝卜素,易氧化破化,尤其是在湿热和与 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条件下,易氧化失效。,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故称维生素A前体或维生素A原。,(一)维生素A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隐黄质;胡萝卜素的活性最高。,深红色至深紫色六角形结晶或结晶粉末,饲料添加主要用-胡萝卜
11、素,也可列为着色剂。 对光和氧敏感,被氧化后,生物活性降低,并形成无色的氧化物。,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2、维生素A的计量单位,1IU=0.300g结晶维生素A(视黄醇)1IU=0.358g维生素A乙酸酯1IU= 0.550g维生素A棕榈酸酯,有国际单位(IU)和美国药典单位(USP),维生素A添加剂的活性成分含量: XX万国际单位/克,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3、生理功能,(1)视觉功能,维生素A是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视紫红质存在于人和动物视网膜内的杆状细胞中
12、,是由视蛋白与视黄醛(维生素A醛)结合而成的一种感光物质。因此,如果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过低时,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红质,从而导致功能性夜盲症。,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3、生理功能,(2)维持一切上皮组织(皮肤和黏膜)健康,维生素A促进结缔组织中黏多糖的合成,从而促进黏膜和皮肤的发育与再生、维护生物膜结构的完整;,缺乏时,黏多糖的合成受阻,引起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眼角膜及其周围软组织等上皮细胞都可发生过度角质化,使上皮组织易被细菌感染而产生一系列的继发感染,引起腹泻、结石、炎症、干眼病。,干眼病-眼睑被白色乳酪状渗出物封
13、住,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3)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促进生长等,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3、生理功能,维生素A参与性激素形成,缺乏时引起繁殖成绩下降,受胎率下降、流产、难产,胎儿畸形,母禽产蛋率下降,公畜睾丸退化,甚至丧失繁育能力;,仔猪畸形,维生素A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能促进动物生长,缺乏时生长受阻,体重下降。,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3、生理功能,(4)促进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乏时骨畸形,运动失调、蹒跚、痉挛、麻痹等,(5)增强免疫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14、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4、维生素A的添加剂形式(商品形式),(1)维生素A乙酸酯,由-紫罗兰酮为原料化学合成,加入抗氧化剂和明胶制成微粒,此颗粒为灰黄色至淡褐色,易吸潮。产品规格有30、40、50万IU/g。,维生素A的纯化合物是视黄醇,它极易被破坏。因而,制作维生素A添加剂的第一道工序是先把它酯化。酯化维生素A的有机酸,常用的有醋酸、丙酸和棕榈酸。维生素A即使酯化后,也比较容易破坏(紫外线、氧、稀有金属盐),故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包被、微胶囊、微粒粉剂、抗氧化剂)。,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
15、A添加剂,4、维生素A的添加剂形式(商品形式),(2)维生素A棕榈酸酯,外观为黄色油状或结晶固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丙酮和油脂中。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以上两种酯化产品都要求存放于密闭容器中,置于避光、防潮的环境中,温度最好在20度以下。,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4、维生素A的添加剂形式(商品形式),(4)-胡萝卜素,(3)维生素A油,大多从鱼肝中提取,一般是加入抗氧化剂后制成微囊作添加剂,也称鱼肝油。其中含维生素A850IU/g和维生素D65IU/g。,饲料中多用10%的-胡萝卜素预混剂,外观为红色至
16、棕红色,流动性好的粉末。,各种动物对-胡萝卜素的吸收率和吸收后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不同,鸡最高,反刍次之,猪最低。,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5、需要及供给,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一)维生素A添加剂,家禽对维生素A的缺乏非常敏感,一般各个阶段都需要添加,产蛋阶段需要量比生长阶段高1.5-2倍。,胡萝卜素在饲料和青绿饲料中含量多,猪能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胡萝卜素,在小肠壁黏膜细胞或机体其他部位转化成维生素A,但转化效率仅为鸡的1/3,在缺乏青绿多汁饲料时必须在猪饲料中添加。,为减轻应激和改善肉质的添加量为预防缺乏症的2-5倍。,罗氏(瑞士),巴斯夫(德国),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
17、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1、维生素D的理化特性,维生素D又称钙(或骨)化醇,系类固醇的衍生物。自然界中维生素D以多种形式存在(D2、D3、D4、D5、D6、D7等),其中以VD2、VD3对畜禽有营养意义。,动物体: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后转化为VD3,植物体和酵母: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变成VD2,动植物体内存在VD原,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转 变成VD。,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1)维生素D2,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1、维生素D的理化特性,又叫麦角钙(骨)化固醇、钙化固醇,外观呈白色至黄色的结
18、晶粉末,无臭味;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中。遇光、氧和酸迅速破坏,故应保存于避光容器内,以氮气填充。,(2)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固醇,与维生素D2的结构相似。从稀释的丙酮中可结晶成精制白色针状物,无臭味;易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维生素D3比维生素D2稳定。,维生素D2,维生素D3,VD制成预混料后,每月损失48。,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2、维生素D的计量单位,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维生素D的计量单位为国际单位或国际鸡单位(ICU)1 IU维生素D=1 ICU维生素D=1美国药典单位(USP)1 IU维生素D=0.025g结晶维生素
19、D3活性,泌乳动物(如猪、牛)维生素D2与D3效价相当,但禽的维生素D3的效价比D2高30-40倍。因而对于家禽来说只能服用维生素D3!,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3、生理功能,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1)促进肠道钙和磷的的吸收,参与骨骼、蛋壳形成的钙磷代谢过程,促进骨的钙化,VD缺乏,Ca、P吸收减少,血Ca、P浓度降低,向骨骼沉积的能力也降低,幼龄动物出现佝偻病,成年动物骨软病,母鸡产软壳蛋,蛋壳变薄,产蛋率和种蛋孵化率下降,母畜孕期D过度缺乏会造成新生幼畜先天性骨畸形 。,V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3、生理功能,四、脂溶性维生素
20、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2)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中Co、Fe、Mg、Zn以及其它元素的吸收。,(3)与肠黏膜细胞的分化有关。,维生素D缺乏的大鼠和雏鸡的肠黏膜绒毛长度仅为采食正常饲粮的70%-80%。1,25-二羟胆钙化醇能促进腐胺的合成,后者与细胞分化和增殖有关。,(4)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功能。,抗菌肽表达、维生素D是免疫细胞“司令员”,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4、维生素D的添加剂形式(商品形式),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1)维生素D2或D3干粉制剂,外观呈奶油色粉末,含量为50或20万IU/g。,(2)维生素D3微粒,饲料工业中使用的主要添
21、加剂,用胆固醇为原料合成。D3是以130万IU/g以上的维生素D3为原料,配以一定量的BHT或乙氧基喹啉,采用淀粉或明胶等为敷料,经喷雾干燥法制成微粒。商品规格有50、40和30万IU/G。,商品维生素D制剂同维生素A处理基本相同。,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4、维生素D的添加剂形式(商品形式),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4)维生素A/D微粒,是以维生素A乙酸酯原油与含量为130万IUg以上的维生素D3为原料,配以一定量的BHT及乙氧喹啉抗氧化剂,采用明胶和淀粉等辅料,经喷雾法制成的微粒。每单位重量中维生素A乙酸酯与维生素D3之比为5:1。,常用的商品性
22、维生素D添加剂形式。,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5、需要及供给,(1)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和比例;(2)日粮中磷的来源,植酸磷增加D的需要量;(3)接受阳光照射的程度;(4)其他因素如日粮中含有霉菌毒素时大大增加维生素的需要量。,畜禽对D的需要量受许多因素影响:,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5、需要及供给,太阳光照是获得D最廉价的方式之一。,牧草在收获季节通过太阳光照,D2含量大大增加,人和动物的皮肤分泌物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照射后转变成D3,可被皮肤吸收。牛放牧每天
23、由皮肤获得3000-10000IU D3,猪每天可合成1000-4000IU D3。禽类体表覆盖羽毛,通过阳光照射获得D的能力差。由于紫外线容易穿透白猪的皮肤,在同样条件下,一般白猪在皮肤内形成D要比黑猪多将近1倍,所以白猪对日粮D的缺乏的耐受力通常要比嘿猪强2倍。长期封闭饲养,无青干草及种母畜需提高VD添加量,一般需要量1000-2000IU/kg。,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二)维生素D添加剂,5、需要及供给,VD食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早期表现为骨骼的钙化加速,后期则使大量Ca和P从骨中转移出来,或钙的重吸收增加,血钙过多,沉积于动脉管壁、关节、肾
24、小管、心脏等组织和器官处,并使骨骼松脆,易变形及断裂,造成骨损伤。如果雏鸡每千克日粮含有D3 400万IU,猪连续30天每天食入25万IU,就会出现关节、心脏、肾脏、肺等内脏和其他软组织以及主动脉异常的钙盐沉积。,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三)维生素E添加剂,1、维生素E的理化特性,维生素E亦称生育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种,它们是一组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结构上的差别只在于甲基的数量和位置。其中有四种(、)较为重要,而以生育酚分布最广,效价最高,最具代表性。,淡黄色油状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脂溶性溶剂,不易被酸,碱及热所破坏,但易被氧化。具有重要
25、的抗氧化特性,常用作抗氧化剂。,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三)维生素E添加剂,2、维生素E的活性单位,1 IU = 1mg DL-生育酚乙酸酯1mg DL-生育酚 = 1.1 IU维生素E1mg D-生育酚 = 1.49 IU维生素E1mg D-生育酚乙酸酯 = 1.36 IU维生素E,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三)维生素E添加剂,3、生理功能,(1)作为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主要作用是抑制有毒的脂类过氧化物的生成,使不饱和脂肪酸稳定,防止细胞内和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破坏,从而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课件 第三 营养 添加剂 维生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