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ppt课件.ppt
《第三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 立体交叉的选型与设计及特点,3.1 立体交叉的分类,3.1.1 按相交道路跨越方式划分,(1)上跨式 主线高出地表面,施工比较方便,造价较低,因下挖较小,与地下管线于扰小,排水容易处理。其主要缺点是占地较大,路线桥影响视线和周围景观,引道较长或纵坡较大,不利于非机动车交通行驶。,(2)下穿式,主线低于地表面,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立交构造物对视线和周围景观影响小,对非机动车交通影响不大。其主要缺点是施工时地下管线于扰较大,排水困难,施工工期较长,造价较高,养护管理费用大。,3.1.2 按交通功能划分,3.1.3 按其它方式划分,3.2 立体交叉的形式及特点,前面已经提到,互通式立交的形式问
2、题实质就是各种左右转弯匝道的选择和组合问题。不同的左右转弯匝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互通式立交。设计一座立交实质上就是在当地的主、客观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左转弯匝道进行组合。,(一) 三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又,1喇叭形立体交叉,喇叭形立交可分为A式和B式,经环圈式左转匝道驶人主线为A式,驶出时为B式。,优点:(1)除环圈式匝道外,其它匝道都能为转弯车辆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行;(2)只需一座跨线构造物,投资较省;(3)没有冲突点和交织,通行能力大,行车安全;(4)结构简单,造形美观,行车方向容易辨别。,缺点:(1)环圈式匝道上行车速度低,线形较差,若采用较高的计算行车速度时,占地较大;(2)左转
3、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2子叶式立体交叉,子叶式立体交叉是用两个环圈式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的全互通式立交,如图,子叶式立体交叉,优点:(1)只需一座跨线构造物,造价较低;(2)匝道对称布置呈叶状,造型美观。,缺点:(1)环圈式左转匝道线形较差,运行条件不如喇叭形好;(2)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3)正线上存在交织运行。,子叶式立体交叉的适用性与喇叭形上交相近,多用于苜蓿叶式立交的前期工程。布设时以使正线下穿为宜。,3Y形立体交叉,Y形立体交叉是用定向匝道或半定向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相应地可分为定向Y形和半定向Y形两种。,1)定向Y形立体交叉,优点:(1)对转弯车辆能提供直接
4、、无阻的定向运行,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2)转弯行驶路径短捷,运行流畅,方向明确;(3)正线外侧不需占用过多土地。,缺点:(1)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有足够距离,以满足匝道纵断面布置的要求;(2)当正线单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左侧车道为超车道或快车道,使得左转弯车辆由左侧车道快速分离或由左侧车道快速汇入困难,而且不安全;(3)需要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大,造价较高。,定向Y形立体交叉适用于各方向交通量都很大的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特别是正线双向为分离式断面,且相距一定宽度时较为适宜。另外,当正线外侧有障碍物时最为适宜。,2)半定向Y形立体交叉,双向行车道之间不必拉开或难以拉开的情况,优点:(
5、1)对左转弯车辆能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行,通行能力较大;(2)各方向运行流畅,方向明确,不会发生错路运行;(3)正线外侧占用土地较少;(4)左转弯车辆由正线右侧分离或汇人运行安全方便,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不必分开。,缺点:(1)匝道修建和运行长度较定向Y形长;(2)需要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大,造价较高。,(二)三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优点:(1)能保证主要行车方向畅通;(2)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形式简单,造价较低;(3)正线外侧占地较少。,缺点:(1)正线某一直行方向与左转匝道相交处为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位置布设不当时,会产生视认性差的问题,影响行车安全。,2. 匝道平交型立体交叉,优点:(
6、1 )正线直行车辆快速畅通,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短;(2)每个行车方向都为单一的出、入口,车辆出入正线方便;(3)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造价较低;(4)正线两侧占地短小,使立交用地面积减少。,缺点:(1)匝道相立交叉处为平面交叉,可通过的交通量不大;(2)平面交叉口处的视认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三) 三肢交织型立体交叉,优点:(1)转弯行驶方向明确,交通组织方便;(2)除了b)图外侧直行车辆略有绕行外,能保证正线交通快速畅通;(3)结构紧凑,占地较少。,缺点:(1)存在交织运行,限制了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2)左转绕行距离较长;(3)跨线构造物较多。,武汉市北互通收费广场,红岩峙互
7、通,3.3 四肢互通式立交,由前节分析,四肢立交有四个左转弯,的述10种左转弯匝道的任一种皆可选用,四肢立交理论上有10000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形式并不都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因为:考虑到造价的经济,应尽量缩短匝道长度,减少立交桥梁的数量和层次;考虑到造型的美观,应尽量采用对称的形式;考虑到设计和施工的方便,各左、右转弯匝道线形和桥梁布设应尽量争取一致。,3.3.1 四肢立体交叉的形式,(一)四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叉,1苜蓿叶式立体交叉,1)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优点:(1)交通运行连续而自然;(2)无冲突点,无须设信号控制;(3)可由部分苜蓿叶式分期修建而成;(4)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造价较低
8、。,缺点:(1)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占地较大;(2)环圈式左转匝道线形差,行车速度低;(3)上、下线左转匝道山入口之间存在交织运行,限制了通行能力;(4)正线上为双重出口,其中左转匝道出口在跨线构造物之后,使标志复杂。,2)带集散车道苜蓿叶式立体交叉,集散车道,优点:(1)使交织路段从高速公路上分离至车速较低的集散车道上,减少了对正线交通的影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2)使高速公路上双重的出入口变为单一的出口或入口,简化了交通标志;(3)比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通过的交通量更大;(4)各左、右转弯车辆运行自然流畅。,缺点:(1)在环圈式匝道半径相同情况下,与普通苜蓿叶式相比占地更多;(2)跨
9、线构造物因跨度增大而造价更高些。,2X形(四星式)立体交叉,又称半定向式立交,是四肢全互通式立交的最高级形式之一,优点:(1)各转弯方向车辆运行都有专用匝道,自由流畅,转向明确;(2)单一的出口或入口,便于车辆运行和简化标志;(3)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4)适应车速高,通行能力大。,缺点:(1)层多桥长,造价高;(2)占地面积大,在城区很难实现。,3定向式式体交叉,优点:(1)匝道转弯半径大,行车方向明确,路径短捷;(2)能为转弯车辆提供高速的定向运行,通行能力大;(3)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缺点:(1)存在左侧分离和左侧汇人的困难;(2)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拉开足够距离,直
10、行车辆略有绕行;(3)跨线构造物数量多,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此类立体交叉适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相互的高级立体交叉情况。由于存在左出和左进的问题,只有在交通量大、车速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4涡轮式立体交叉,优点:(1)匝道平曲线半径较大,纵坡和缓,适应车速较高;(2)车辆进出正线安全顺畅;(3)无交织,无冲突,通行能力较大。,缺点:(1)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营运费用较大;(2)需建二层式跨线构造物五座,造价较高;(3)占地面积大。,5. 组合式立体交叉,一个环圈式匝道型,两个环圈式匝道型,三个环圈式匝道型,无环圈式匝道型,(二)四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四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次要道路上或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立交 选型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