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ppt课件.ppt
《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谭建平,德育原理,第三章 德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一、怀疑与反对的意见二、认为道德教育有必要性的观点三、道德价值多元背景下的学校德育,一、怀疑与反对的意见,(一)“道德虚无主义( moral nihilism )” 道德虚无论者认为,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个人根本不需要道德。老子断言:社会失道,才需要所谓的道德,社会需要道德是个人堕落的表现。道德是罪恶的根源和表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十八章)反之,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社会,才有理想的社会;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完人。“绝圣弃智,民处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2、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十九章,德国哲学家尼采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长久的强制,人因恐惧而顺从强制,因顺人而逐渐养成道德良心。道德约束、道德良心乃至道德本身,都是借助非道德的虚构、欺骗、强制和恐惧而产生。因此,一切道德传统都包含破坏人和人生的因素,为了使生活获得自由,就必须消灭道德和一切道德传统。,(二)“道德相对主义( moral relativism )” 与道德虚无主义者不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种口味,各有所好;对社会来说,道德是
3、一种习俗,各不相同。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和群体而言的。,(三)“道德天赋论”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人的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人心固有的思想。如孟子所言:“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一切外部影响(包括教育)至多是与生俱来的“善端”展开的条件,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四)“环境自发影响论” 持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德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后来学习的结果。人自幼像学习母语那样,从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各种道德规范。儿童的学习榜样是一种自然的榜样,他们在与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自然地影响着儿童的
4、口语能力或道德的发展,并没有人刻意地教他们口语或道德,有意的道德教育几乎是多余的。,(五)“取消学校德育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并不反对道德教育,但主张取消学校德育。在他们看来,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不是教人做人的地方。特别是在现代学校生活中,知识授受的任务相当繁重,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道德的教和学上,所以现代学校德育的效果不明显。与其让学校力不从心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不如学校和家庭和社会主管道德教育。,二、认为道德教育有必要性的观点,(一)教育是促进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什么教育是促进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呢?,1 、教育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 一个人,就他是人而言,必
5、会去教育人。教育人这种理性的行动,是肯定自己是人的基本方式之一。放弃教育人的机会,就是放弃做人的机会。所以,当我们看到坏人坏事,明哲保身,不加劝阻时,特别是当我们听任身边的人犯错误而不加提醒劝导的时候,心里隐隐会一种不安,好像失去什么。,2 、教育也是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学记云:“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如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从孔子、孟子、柏拉图、张载,到康德、黑格尔,到杜威,到梁漱溟,古今中外多数思想家,都是过授徒讲学的经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教是最好不过的学习方式。”他转述过一位大学物理教授给一个研究生班讲解量子理论的感受,这位教授给世人描述一了个“
6、教学相长”的现代教例。,通过教育人,可以发现自己的困惑和疑难;通过教育人,也可以给自己解困释疑;通过教育人,还可以清思明理,并有所发现。所以,教育人是一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总之,教育人的活动同时也促进着自己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通常是在教育孩子或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完善的人生境界的。多数成年人有种感受:在成为人父人母人师以后,好像一个子懂了许多道理,思想成熟起来了,行为端庄起来了。面对孩子或学生,成年人必须担当起教育年轻一代的责任;在教育孩子、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成年人才真正长大了,成熟了。那不仅仅是因为成年在孩子或学生面前,必须约束自己,成为他们的学习榜样,还因为教育孩子
7、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教育人的确是自我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和最佳途径。所以有人说,没有养育和教育过孩子的人生,不是完满的人生。,3 、教育人还是自我延续的一种方式 追求永恒、渴望不朽的意志,驱使着人去创造生命,去教育人。人作为生物的存在,通过繁衍后代,在自己的儿女及赋予生命的世代儿女中获得永生;人作为理性的存在,通过立言、立功、立德,使自己的灵魂不朽。教育集立言、立功、立德于一体。一个人通过教育青年,在一代接一代人的精神中得以永生。,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 儿童是在社会影响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这种社会影响中有自发的自觉之别。自发影响在儿童的道德
8、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像环境自发影响论者所说的那样,道德学习和母语口语学习一样,似乎完全不依赖他人有意识的指导、示范和训练。事实上,口语学习需要专门的教育和指导。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幼儿的最初的言语训练,是个体口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在道德发展中有必要接受别人的教育。教育影响因其自觉性,较之于自发的社会影响,对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方向更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康德说: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如果说动物依靠本能实现它注定的命运,人则依靠理性实现其存在的目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因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9、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存在”。涂尔干也指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道德教育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道德教育是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儿童和青少年道德成长最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从数量上看,学校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很可能不及家庭和社会,但是学校德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定向作用。 ( 1 )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固然大,但因其自发性而难以控制,实际效果往往负参半。,( 2 )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固然广,但显得零散,而且经常发生冲突和不一致。,( 3 )儿童的道德经验最初来自家庭生活,早期的生活经历对人一生的品德有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德育 必要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