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食用鱼的养殖ppt课件.ppt
《第七章食用鱼的养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食用鱼的养殖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食用鱼的饲养,池塘精养综合技术措施:八字精养法,水:养鱼的环境条件,水深、水活、水质 好;种:鱼种,要品种齐全、体健、数量足、规格合适;饵:饲料的营养完全、适口、量足、肥料充足;密:放养密度高而合理;,混:实行不同规格、不同年龄的多种鱼类混养;轮:轮捕轮放,能使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密度,鱼产品能均衡上市;防:及时做好防病等工作;管:整个饲养过程中要精心管理。,第一节 池塘环境,一 池塘及池水环境条件1 位置: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2 水源与水质:以无污染的河水或湖水为养鱼水源,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高产鱼池的水质要求:溶氧保持在2.5
2、5mg/L以上,有16h在5mg/L以上;pH为78.5;总硬度58德国度;有效氮12mg/L;有效氮与有效磷之比:100200:1;氨低于0.1mg/L;硫化氢不允许存在。,3 水色:褐色或绿色水;肥、活、嫩、爽。4 面积:10亩最合适面积小(23亩)也能高产,但水环境不稳定,堤埂多,相对缩小了养鱼面积。水体大,水质较稳定,不容易突变,但面积过大(2040亩)投饲不均匀,不利于轮捕轮放,防病等操作和管理。,5 水深:水越深,蓄水量越大,水质稳定,水温不易激变,可增加放养量,对鱼类生长有利,可提高鱼产量。实践证明,水深与鱼产量成正相关,2.5m最合适。夏季精养鱼池的补偿深度仅为80cm,3m以
3、下处的溶氧在1mg/L以下,池水过深对养鱼也是不利的。6 土质:壤土最好,沙质壤土和粘土次之,沙土最差,要保留适度的淤泥(1015cm),6 土质:壤土最好,沙壤土和粘土次之,沙土最差,要保留适度的淤泥(1015cm),7 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最好,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长:宽为5:3;外形美观,拉网操作方便,注水时也易形成全池池水的流转;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7 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新开挖鱼池应有较宽的堤面,为草基鱼塘打好基础。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新开挖鱼池应有较宽的堤面,为草基鱼塘打好基础。,二 池塘改造
4、,目前我国对稳产高产鱼池的要求如下:1 面积适中,以10亩左右为好;2 池水较深,一般在2.53m;3 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水方便;,4 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池底平坦,不漏水,洪水不淹,便于操作,有一定的面积种植饲料作物。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鱼池应加以改造,改造时应按以上标准:做到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3 广东地区的放养习惯鲢放50克,养成7501250克;鳙放养500克经60天可达1500克;鲮放养1325克养成125250克;草鱼放250克,出塘时10001500克。,三 池塘的清整,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条件,防病的重要工作,方法同鱼苗、鱼种池。,第二节 鱼种,鱼种是
5、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是高产的前提。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合适、种类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一 鱼种规格,1 不同种类鱼种规格确定的原则:根据鱼的生长性能和生长速度;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饲养方法;各地人们的消费习惯。,2 江浙地区的放养习惯青、草鱼为5001000克的2龄或3龄鱼种出塘时可达56kg;鲢鳙一般放养1龄鱼种出塘时可达500750克;鲤、团头鲂、鲫放养1龄鱼种,3 广东地区的放养习惯鲢放50克,养成7501250克;鳙放养500克经60天可达1500克;鲮放养1325克养成125250克;草鱼放250克,出塘时10001500克。,二 养鱼周期,是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
6、鱼所需要的时间,1 合理的养鱼周期,合理的养鱼周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获得优质、经济价值高的食用鱼;应根据饲养对象最佳生长期,食用价值,群众消费习惯,成活率等方面来制定较合理的养周期;,养鱼周期过长过短的缺点:过长饲料消耗过多,主要是基础代谢的消耗增加,这是完全无用的消耗;死亡率增大,管理费用增加;资金和池塘周转率低;周期过短,鱼类的食用价值低,鱼种消耗大。,2 我国池塘养鱼周期,鲢、鳙、鲤、鲫为二年草鱼、团头鲂为二年或三年青鱼一般为三年或四年生产实践中养鱼周期也在不断 改革和变化,三 鱼种来源和鱼池安排,1 鱼种池专池培育;2 食用鱼池套养鱼种在成鱼池放养大、中、小三档规格或大小二档规格大规
7、格鱼种养成食用规格上市;中小规格鱼种应相长成大中规格鱼种,供来年放养。,2 食用鱼池套养鱼种 套养夏花鱼种,可因种类、密度不同而长成不同规格的鱼种供来年放养。3 利用其他水面培育,如稻田、围栏等4 鱼池安排,鱼种池:成鱼池=1.5:8.5左右。,四 鱼种放养时间,提早放养鱼种是争取高产的措施之一,长江以南地区为春节前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应在解冻之后;水温稳定在56时放养,优点:水温低,鱼的活动能力弱,容易捕捞;在捕捞、放养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减少饲养期间的发病和死亡率,可早开食,延长生长期;但要在晴天进行。,第三节 混养、密养,一 混养,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
8、施。,1 混养的原则,混养的鱼类能在同一水体中和平共处,不相互残害和天食;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相似;栖息的水层和食性有差异,并能互利。,混养可包括三个方面:各种鱼类的混养,同一池可达510种;同种不同年龄的混养,有时同一龄级还包括多种规格;不同种不同龄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每种鱼又有不同龄级和规格,2 混养优点,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投喂商品饲料时主要为草、青、鲤取食,部分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小规格鱼种吞食。鲢、鳙摄食粉状饲料,使全部商品饲料能得到有效的直接利用;,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吃食性鱼类的粪便,可为滤食性鱼提供大量的有机碎屑和培养浮游生物,起到饵料再利用的作用;可充分利用池
9、塘各个水层,即在不增大局部分布密度的情况下,可增加整个水体的放养密度,可提高鱼产量。,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吃食性鱼类的粪便和残饵是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还能提供大量有机碎屑,为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防止池水过肥,对草、青鱼的生长有利;,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改善池塘卫生条件;鱼类的摄食活动,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池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增加底层的溶氧,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类循环。,3)可获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4)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这是混养的必然结果;5)可全年不断向市场提供鲜活鱼,这以繁荣
10、市场,满足消费者不同要求,增加生产者收入都有较大意义。,3 确定主养鱼类和配养鱼类,主养鱼类:主要的养殖鱼类,是投饲、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产量高低对单位面积产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一般以12种鱼类为主养鱼,在放养量上占较大比例。,配养鱼类:在池塘中产量和数量处于次要地位的养殖鱼类,它们可充分利用主要养殖鱼类的残饵和天然饵料很好地生长。可配78种。鲢、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配养鱼类,应占全池总产量的3040%。,4 合理混养必须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饲料来源、气候和池塘条件来决定混养类型,主养鱼和配养鱼。肥料充足:可以鲢、鳙、鲮、非鲫等为主养鱼;,草类资源丰富:草鱼或草鱼、鲢、团头鲂;螺
11、、贝较多:青鱼、鲤;商品饲料充裕:根据消费习惯和经济效益,以各种吃食性鱼为主养鱼;,5 混养类型,1)以草鱼、鲢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混养类型。特点:草食性鱼类比重很大,能充分利用来源较广的草类和肥料,生产成本较低,而产量和收益较高。中产模式毛产500kg,净产400kg。高产模式毛产1090kg,净产900kg。,高产模式说明:一年要轮捕34次;以种草为主、辅以配合饲料或商品饲料,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优质鱼占55%;套养鱼种可解决翌年放养的部分大规格鱼种;需要设置增氧机。,2)以1龄大规格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类型是太湖流域,尤其是上海地区较常见的一种混养类型。特点是:养殖产量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食用 养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