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工艺美术史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系 李本全 597351895,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第七章,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陶瓷工艺第三节 染织工艺第四节 金属工艺第五节 漆器工艺第六节 家具工艺第七节 其他工艺第七节 结 语,授课提纲,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 杜甫,第一节 概论,隋: 公元581618年 唐: 公元618907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公元581年,大贵族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代。公元589年灭陈,结束260多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重新建立起了统一的封建国家。隋代只是短短存在20多年,但是短短的二十年的发展为唐代经济文化的发
2、展打下了基础。公元618年,隋代的大官僚李渊父子起兵,建立了唐王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的核心是唐,隋为其酝酿,而五代则是其延续。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的社会特点,可以用“统一、上升、自信、开放”八个字来说明。 唐代同国外的交往也非常发达,形成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一系列少数民族政策,不仅使各边远地区逐步得到开发,而且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兄弟关系。唐代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跨越两大洲,持续了500年的“丝绸之路”,到唐代结出了硕果。中国的丝织等工艺品不断外输,西域的名马、香料也源源不断而来。玄奘法师西去印度,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3、,都促使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安史之乱”的战火破坏了唐朝的安定繁荣,经中、晚唐后便形成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10个较小的封建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使中国又陷入分裂之中。,(二)唐代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文学中以“诗”为主流,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有5万首。在美术方面,各个门类独立,人物,山水,花鸟,壁画。吴道子的人物画、王维的山水画(开创了南派山水画雪溪图特别喜欢画雪,此外他也是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辋川图把南北景致融于同一画面,既有白雪又有芭蕉,宛然一幅浪漫主义诗卷。)、杨惠之的雕塑,都具有突出的成就。 在书法方面,颜真卿颜体
4、的敦厚,(有骨有肉)柳公权柳体的疏朗(颜筋柳骨),至今是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典范;张旭,怀素的草书。在敦煌,总共476个洞窟,隋代开凿了95个,唐代开凿了213个。占了五分之三。在那里保存了大量的壁画、雕像和装饰图案,是我国的艺术宝库。,(三)唐代的工艺美术非常发达。不论是在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都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自艺术上、技术上和生产规模上,也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的装饰艺术,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清新活泼,富丽丰满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还可在各种工艺装饰上看到它的影响。,(四)唐代的历史发展。 1、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2、从工艺美术
5、角度来分,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前唐指的是初唐、盛唐时期。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中唐、晚唐是它的后期。,(五)唐代手工业生产分为:官营和私营,这两种性质的作坊,后来逐渐在各地形成不同行业的制作中心。(六)唐代的社会特点 1、 统一、上升、自信、开放,(七)唐代同国外的交往也非常发达,形成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但是通往国外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陆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新疆向西达到印度、波斯,以及地中海东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一是海陆,从广州出海经南洋,西到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的各个国家。在东方,和朝鲜、日本的交往频繁。这些国家的商人有的长期住在中国,
6、当时的长安和广州住有大量的外国人,有的经商,开设商店;有的被国家派遣的留学生和问僧,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我国的不少工艺工匠也曾到国外传艺。总之,由于对外交流的发展,因而在工艺美术生产中,既继承了本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的工艺特色而加以消化,成为唐代性的工艺美术风格。,隋唐五代是陶瓷大发展的时期,这首先表现在生产的繁盛。瓷窑在各地纷纷设立,而以河南和浙江最为密集。由于同行的优胜劣汰,逐渐涌现出越、邢、长沙等一批著名瓷窑。 隋唐五代的陶瓷器型尽管纷繁,但演进的趋势仍可寻觅。大体上,在前期,厚重高大者居多;到后期,则日显轻薄灵巧。而唐代的陶瓷装饰由于其开放的思想影响,更是吸纳了许多国外风格样
7、式使之焕发出华丽的时代气息。,第二节 陶瓷工艺,隋代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然而国家的统一和生产的上升,使陶瓷工艺在六朝的基础上,有着较大的发展。 隋代的陶瓷,除了传统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生产外,白瓷也烧制成功,白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次史上的一项突出成就。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陶土进行精炼,使原料中铁的成分减少,以及烧制火的温度的掌控,而烧制的白度较高的瓷器。,一、隋代陶瓷工艺,1、按用途分,陶瓷的种类: (1)饮食器(碗、盘、杯、尊等) (2)盛贮器(壶、罐、盆、盒等) (3)生活用具(炉、灯、烛台、唾壶、薰等) (4)娱乐器(拍鼓、棋盘等) (5)
8、家具(模型等),2、各种器皿的造型,和六朝时期有明显的变化,隋代陶瓷器型不仅在六朝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还发展出一些崭新的样式。如典型的龙柄双联瓶、白瓷龙柄鸡头壶。器形:鸡首壶、罐、瓶、高足盘、碗等。装饰:比较朴素,除莲瓣纹仍然相当流行外,一部分出现了新出现的纹样,有小朵花、团花、忍冬纹、波浪、联珠纹及草叶相间的印纹。,龙柄双联瓶 隋,此瓶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隋代李静训墓中,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这件白瓷形体秀美,线条洗练,富有时代特征。尤其是一瓶双腹之设计,独具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是古代瓷酒器中的珍品。,白瓷龙柄鸡首壶 隋,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9、此壶造型俏丽修长,通高27.4厘米,口径为7.1厘米,底径为7厘米。上部一侧以挺胸昂首的鸡首为流,一侧以曲颈伏首的长龙为柄;下部壶腹微鼓,弧线内敛。除底部无釉外,其余壶身全部施以白色色釉,胎质洁白,釉色光润,其胎釉中已无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迹象,是隋代白瓷中的精品,展现出隋代艺术品秀丽、典雅之风。,白釉象首龙柄壶 隋,1959年于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高13厘米。此壶盘口有盖,流为象首,把为螭形,象首和螭都似信手捏成,面部经过精心刻划,生动传神,它既是当时的生活用品,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3、 隋代的装饰花纹。 (1)几何纹、弦纹、绳纹、双圈纹、连珠纹等 (2)植物纹:莲瓣纹、忍冬纹
10、、葵瓣纹、团花纹、宝相花、梅花、树叶等 (3)动物纹:龙纹、凤纹、蟠螭纹、象首纹等 (4)人纹 4、隋代的陶瓷在制作技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可以使胎体洁白,同时显得薄而细腻,护胎釉的使用,不仅可以掩盖胎体的细孔和斑点,而且也提高了洁白度。,南青北白: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这是唐代整个瓷器的局面。 (一)青瓷唐代的陶瓷生产高度发展,技艺提高,品种繁多。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时各地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反映出烧瓷的兴盛和各地不同的艺术特色。青瓷是主要品种,著名产地是越窑。“越”指浙江地区,唐代称之为越州,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秦汉、六朝以来,一直是以烧制青瓷为主,因此具有
11、深厚的制瓷基础和传统技术力量,被称为“诸窑之冠”。,二、唐代陶瓷工艺,越窑的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器形:茶具、酒具、餐具、玩具、乐器和生活中常见的瓶、罐和陈设用品。装饰手法: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 (a)刻花和划花是利用熟练流利的线条和在胎上釉下刻画出生动活泼的形象,有龙、狮子、鸾凤、仙鹤、鹦鹉、鸳鸯、双鱼、牡丹、莲花、宝相花、卷草以及人物、山水等纹样。 (b)堆贴就是在壶体上堆贴出浮雕式的各种花纹。,青瓷壶 唐,器表莹润,密布开片,出土在810年的墓葬。这种壶当时亦称注子或执壶,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壶身
12、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造型轻盈雅致。,贴花青瓷凤首龙柄执壶 唐,凤首龙柄青瓷执壶系借鉴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中鸟首壶的造型,又融入中国本土的工艺成分,中西合璧,是一件稀世精品。此壶通体施淡青色玻璃质釉,灰色胎骨,胎质厚重坚硬,有细小开片。盘状口外侈,口部一侧有流,壶盖塑成凤首形,高凤冠,长喙微下勾,正好与壶口流相吻合,细长颈,腹呈橄榄状,高圈足。执柄塑作一蟠龙形,尾抵壶足,身贴壶腹,嘴衔壶口。口沿下有一周联珠环绕,颈部饰联珠、覆莲纹,肩雕忍冬纹。壶腹上部有用小联珠围绕的六幅人物舞蹈图,图中人物身体健壮,昂首挺胸,肩披长巾,袒胸露腹,双臂舒展,舞姿翩翩。人物旁边有葡萄藤蔓、酒壶和小鸟
13、等。壶腹下部饰六组花纹,由忍冬叶、宝相花和藤蔓组成,中心是一颗大宝石,旁边点缀星月纹。再往下是双层仰莲纹,圈足上亦饰联珠和覆珠纹。,(二)白瓷,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邢窑的烧制地点是河北内丘、临城祁村。邢瓷的釉色特点:“类银”、“类雪”,一般是通体挂釉,釉汁温润浑厚,为乳白色。器形与青瓷相似,如带嘴注子、罐等。唐代白瓷一般无纹饰,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白釉莲座烛台 唐,(三)花釉、黑釉、绞胎和釉下彩1、花釉花釉是唐瓷中的新品种,它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再装饰另一种色釉,一般是以蓝白、灰白釉为多,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纹。品种大部分是罐、壶、瓶等。代表作是“花釉腰鼓
14、”(河南出土)。,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七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泼洒出块块蓝白色斑点,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2、黑釉 器形较小,给人以淳朴厚重感。代表作品是“塔式盖罐”。,由盖、罐、底座三部分构成。罐盖模拟七重相轮,自上而下,逐层增大,相当于塔刹,其顶端为一捏塑的垂足坐猴,作眺望状;罐,圆唇,小口,丰肩,鼓腹,下腹斜收,以堆贴的十二瓣模制莲瓣承托;罐座为一方亭式建筑,下面设一八边形台基,其装饰纹样分四组,方亭上方四面各堆贴一尊模制的坐佛,四角分别堆贴一昂首翘尾、展翅欲飞的瑞鸟,方亭四面各辟一腰圆形的壁龛,内贴饰一捏塑兽首,方亭下方四角分别堆贴一捏塑的托塔负重力士
15、。器物造型奇特,装饰丰富。釉色乌黑光亮,局部呈赭色,施釉至底板上沿。灰褐色胎,质粗、坚硬。,3、绞胎瓷 绞胎瓷器是唐代陶瓷中的新创造,它是白、褐两种不同色的釉或胎土原料,互相绞合,使之产生如同木纹、虎皮等纹理,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代表作“绞胎骑马俑”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绞胎瓷塑。,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马通体为褐黄色,除四腿外,布满木纹状花纹,是用毛笔在白色胎体上画好后再施彩釉烧制而成,呈现出绞胎三彩的效果。,4、釉下彩 湖南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以它特有的釉下绿彩、釉下褐彩装饰引人注目。釉下彩瓷器还有在瓷器面上用一首诗做装饰,开创了用诗词和民谚装饰陶瓷的先声。,彩绘婴戏纹执壶,胎体、
16、釉面疵点多,是不能投入市场的废品,但其装饰却很有代表性。顽童的活泼可爱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釉下彩执壶,(四)唐三彩 “三彩”是一个泛指,意思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是一种低温的铅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经过约800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呈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颜色。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错融合,形成绚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作唐三彩。此外还有少量烧成蓝釉和黑釉的作品,更是十分珍贵。 唐三彩烧制于初唐高宗时期,唐玄宗开元时期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逐渐衰退。唐三彩的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称西窑,洛阳称东窑 。 三彩陶器分日
17、用品和随葬品两大类。日用品中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烛台、枕等,每一品种又有多种式样,造型各异。,唐代盛行厚葬之风,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其中以人物俑和动物俑塑造得最为精彩。 唐三彩陶塑有很多成功佳作,其中以人物、马和骆驼塑造得最为出色,这些作品造型逼真、姿势优美、形神兼备,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唐三彩在人物的塑造上概括、简练而传神。对五官的刻画细致入微,重在神态的表现。 唐人爱马,唐三彩中马的造型特点是头小颈长、膘肥体壮,比例合适,神采奕奕。姿态各异,生动自然。 骆驼是中外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陶工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用精湛的技艺表现了骆驼高大的体态和沉悍的性格,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情
18、景。 唐三彩的装饰方法,充分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在装饰手法上,吸收了蜡缬技法,在釉彩间呈现出白色花纹,清新活泼,别具一格。,女俑高43厘米,面庞丰润,娟秀的眼睑中,一双透明的眸子向远处凝望。发为乌蛮髻,发髻上插一梳;身穿黄底蓝花上衣,轻纱般的技巾搭在右肩,下系黄色曳地长裙,裙边露出尖头履;双手拱于胸前,风韵卓绝。,女立俑(唐),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浓眉大眼,眉、眼、胡须具以墨绘。其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展翅欲飞的朱雀,右手叉腰,左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
19、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长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近,应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类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室内,起镇墓作用。它们的级别比武士俑要高,本领也大,更受人尊敬,故尊称为天王俑。,天王俑,唐三彩饮水马,此马是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艺术作品。通体施黄红釉,釉线自然,恰似汗血。鞍毯施以绿釉,色彩明丽简洁。马颈修长,马头低垂,两眼圆睁,目光警觉,肌体劲健,线条流畅。此马原型为汗血宝马,极为名贵。真品创作于盛唐时期,西安市唐墓出土,现已流失海外。,白釉地三彩马,釉色莹润似玉,造型大气端庄,色泽斑驳淋漓,彩绘浸沁
20、自然,神态生动传神,表情栩栩如生。,骆驼载乐舞俑 唐,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是盛唐“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贴花三彩龙柄瓶,器物高大雄壮,这样的造型在唐前期屡见不鲜,而论装饰的华美,在那时的陶瓷中,三彩首屈一指。,唐瓷造型浑圆饱满,端庄而有
21、气魄。唐瓷的装饰则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三彩釉陶,挥洒自如、凝重豪放的花釉,变化奇巧的绞胎以及意趣横生的釉下彩瓷器和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使唐瓷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灿烂夺目的宋瓷奠定了基础。,三、五代陶瓷工艺,五代十国期间,陶瓷生产仍以越窑青瓷为主。这时的越窑青瓷称“秘色瓷”,意思是庶民不能使用,专供宫廷用瓷。釉色青翠莹润,器壁薄,器形规整,口沿细薄,转折处棱角分明,给人轻巧之感。器物有杯、碗、盘、茶托、执壶、罐等。 五代青瓷的釉层透明度好,很讲究纹饰上的加工,大量运用划花、刻花、印花的手法在瓷器上装饰荷花、牡丹、秋葵、龙凤、鹦鹉、人物和风景题材,它承袭了唐代金银器和铜镜、织绣的特点,花纹精美,构
22、图严谨,表现了五代青瓷的高度水平。,第三节 染织工艺,第三节 染织工艺,一、隋代丝织工艺隋代丝织品生产遍及全国,官办作坊成为高级织染品的主要生产部门。隋代的染织多出于染织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织品,生产中心为河北定州,四川蜀锦仍很发达。李商隐的隋官曾这样形容道:“春风举国裁官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一方面反映了隋炀帝的荒淫豪华生活,也说明隋代丝织品产量之大、制作之精。,二、唐代的织染工艺,唐代织染工艺在全国各地都有生产,除了官府的专设机构外,地主豪绅有庄园工厂,城市有民间专业作坊,农村还有家庭副业等。(一)丝织1、绢 绢是平织的,没有花纹,用印染等方法进行装饰。2
23、、绫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物,可以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种制造的方法呈“提花”。3、罗、纱 罗、纱是纠织,是从汉代以来就流行的一种复杂织法,都是单色半透明的织物,以利用染色的方法进行纹样装饰。,4、织成锦 是唐代高级丝织品之一,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织物。5、绮 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二至三枚斜纹提花。除本色外,有染成红、黄、紫、绿等色。6、锦 锦是多色的多重织法,质地厚重。唐锦取得了纬锦的新创造,突破了单纯经线起花织法,而且还发展到经纬线相互配合起花的技术,这样的织法不仅可以织出更加复杂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而且色彩极为华丽,形成唐锦华丽优美的时代风格。,唐代丝织品不仅色彩绚丽
24、典雅,而且花纹突出,丰富多变,质优量高,具有既富丽又清新的艺术风格。在图案纹样方面,唐锦除继承汉魏六朝以来的传统纹样外,还随着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而广泛吸取借鉴西域、天竺(今印度)等地及国内各少数民族的纹饰图样,因而织锦纹样题材广泛,样式新颖。,丝织纹样,1 联珠纹 由于唐代开放思想的影响,唐代丝绸图案出现了许多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是欧洲的异域装饰纹样和人物形象。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联珠纹。 联珠纹由一个个的小圆珠组成,圆珠或排成条带状,或围成一个圆圈,用以包围主题纹样,形成联珠圈。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珠纹在织物上大量出现,发展到隋唐五代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纹样。 唐前期,联珠圈内的主题图案多是
25、西方的,如萨珊王朝的飞马、野猪头图样。中后期,唐人对联珠纹进行了许多改造。如增加联珠圈数和替换联珠图案等,使得联珠纹更富有中国韵味。,丝织品纹样,联珠四骑猎狮纹锦(局部),在棕黄色底上,织白、绿、蓝、黑等多色花纹。珠圈外的辅纹是以小联珠圈为中心的十字对称忍冬。珠圈内,中央为一棵瑞果累累的生命树,上下各有一组对称的猎狮骑士,骑士隆鼻深目,胯骑翼马,回首射狮,马身上有“山”字和“吉”字,马鞍下无镫。色彩高贵沉稳,图案细腻准确,场景复杂,织造精密,雍容华美,气派不凡,是现存唐代传向日本的织锦中最为华美的一件。两骑士的容颜、冠帽、甲胄、翼马、马具、生命树、骑士与狮的动态等,又显示出与波斯艺术的密切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第七 隋唐 五代 工艺美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