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ppt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 本章重点: 1、需要的概念、特点、需要层次理论; 2、动机的概念、特点和动机的理论; 3、意志的概念、意志行动的过程。 本章难点: 1、需要层次理论; 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动机的理论。 3、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内部不平衡状态。它是个体活动的源泉。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分析并理解概念】 本质:内部不平衡状态。 (1)生理上的不平衡 (2)心理上的不平衡,【补充】 1、表征形式: (1)缺失感或不足感; (2)求足感。(注:这是需要可以转化为动机,并成为
2、个体活动或行为动力源泉的的原因。) 2、表现形式:内隐 但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个体会产生一定的紧张状态。 3、需要的产生条件 (1)个体感受到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 来自内部的要求;来自外部的要求。 【注】当个体感受到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并引起内部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时,要求就转化成需要。,(2)指向一定的客体、事件 宽泛的客体; 具体的事件或对象 4、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事件或对象。 (2)紧张性 导致紧张产生的原因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 (3)驱动性 需要是推动个体去从事各种活动的源泉。,(4)起伏性 需要时而呈活跃动态,时而转入潜伏的静态。 (5)重复性
3、个体的需要特别是一般性的需要(比如对食物、性等)总是不断地重复。 (6)社会历史性 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7)年龄特征性 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 个体的主导需要是不同的。,5、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区别 (1)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动物的需要没有社会性。 (2)人的需要的内容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与动物不同。 (3)人的需要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动物受本能控制。 6、需要的作用 (1)需要是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从而使人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 (3)需要对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影响很大。,(二)需要的种类 1、以起源为标准分为:自然需要
4、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亦称:生物学需要) 主要内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性、排泄、配偶、嗣后等等。 产生原因: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引起。 积极意义:机体维持生命;繁衍后代。 【知识点】 a.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但内容和满足手段有所不同; b.人的自然需要大多数受社会规范调节。, 社会需要 内容: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 产生原因:机体外部的社会要求引起。 意义:维系人类社会生活秩序;推动社会进步。 【知识点】 社会需要和自然需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2、以指向的对象为标准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 指向社会的各种物质产品,并以占
5、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精神需要 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知识点】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因果关系。,二、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理解】1、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动力; 2、动机要求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促使个体得到或达到他们的目标。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补充】动机(motivatio
6、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用来说明活动本身是什么或怎样进行的。,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产生的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衣、性欲等。 (2)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如兴趣、交往等。,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趋向,它是以认识和
7、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社会性动机。 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性 爱好:指向某种活动的兴趣。,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注:定势就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关于需要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比较著名的是默里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马斯洛的影响最大、最深远、最容易被人们接受。 一、默里的需要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默里 2、发表时间:1938年。 3、主要内容: 把需要分为第一需要(生理需要) 第二需要(心因性需要) 两类,第一需要包括12种,如对水、食物、排泄、性、
8、避免伤害等需要; 第二需要包括28种,其中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需要,诸如条理、构造、守恒、 获得等等需要以及影响学生的操作水平的一些需要,如优于他人、成就、避免失败 等需要;另一类则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包括使人们分裂的那些需要;如统治、 排外、防卫、侵犯、自治等需要,以及使人们结合起来的需要,如归属、尊重培育、 援助等需要。 4、评价: (1)积极意义:为研究需要的结构提供思维的视角。 (2)不足之处:没有解释需要发展的过程; 很难予以经验广义的检验。,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时简称:马氏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19081970)【补充知识】(1)心理
9、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2)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3)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4)心理学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 苏蒂奇 2、发表时间: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马斯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3、主要内容:(1)人的需要由五个不同的等级构成,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并成为激励和引导个体行为的力量。(2)五种需要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之分 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低级需要,也叫缺失需要。包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第七 需要 动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