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光合作用一轮复习ppt课件(修改).ppt
《第一轮光合作用一轮复习ppt课件(修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轮光合作用一轮复习ppt课件(修改).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呼吸作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对大多数生物,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_。,太阳能,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色素的原理?2、分离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则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2、方法与步骤:,2、方法与步骤:,1)色素的提取:,2、方法与步骤:,2)色素的分离,易错警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捕获光能的色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占1/4),(占3
2、/4),滤纸上色带的排列顺序如何?宽窄如何?说明什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关于色素,种类,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特性:,不溶于水,只溶解于有机溶剂,1.光照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2.适宜的温度3.矿质元素植物缺乏N、Mg、Fe、Mn、Cu、Zn的元素是,就不能形成叶叶绿素,出现缺绿病。N、Mg都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不可缺少。Fe、Me、Cu、Zn等可能是叶绿素形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过程中起间接作用。,(二)叶绿素合成的条件,知识拓展色素与叶片的颜色,叶龄,0,含量,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曲线图:,叶绿素(镁元素),类胡萝卜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提
3、取液,叶绿素主要吸收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蓝紫光,蓝紫光、红光,(三)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外膜,内膜,基粒,基质,类囊体,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类囊体的薄膜上,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基粒:由类囊体(单层膜)堆叠而成,分布着光合色素,光反应的场所。,外膜:,内膜:,基质:暗反应的 场所。,(一)叶绿体的结构,基质,类囊体腔,类囊体膜(光合膜):,(二)叶绿体的功能,装片中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恩格尔曼实验方法的巧妙之处:(1)实验
4、材料选得妙: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水绵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2)排除干扰的方法妙: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额外变量,恩格尔曼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进行。(3)观测指标设计得妙: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4)实验对照设计得妙: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资料一:,结论: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分布了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
5、合作用的酶。,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产生O2。,资料二:在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光合作用的场所只能是叶绿体吗?,蓝藻、光合细菌等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绿色植物通过_,利用_,把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并释放出_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101102),光能,叶绿体,O2,有机物,CO2和H2O,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如何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结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74.75kg,-0.057kg,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
6、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光能,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德国梅耶,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让一张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除去叶绿素,酒精,水,(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滴加碘酒后,或者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萨克斯的实验,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什么?,结论: 产物淀粉 条件光照,1939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
7、水。,美国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糖类,(1)为生物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 (2)为生物生存提供了能量来源(3)维持了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稳定 ( 4 ) 对生物的进化有直接意义。,三、光合作用的意义,走近高考,(1999高考题)在植物实验室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红光灯 B、绿光灯C、白炽灯 D、蓝光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光能,C5,2C3,ADP+Pi,ATP,H2O,O2,H,多种酶参加催化,酶,(CH2O)+H2O,CO2,吸收,光解
8、,能,固定,还原,酶,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基质,类囊体腔,类囊体膜(光合膜):,(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条件:,过程:,场所:,光反应总结:,光、色素、酶,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NADPH的形成:ATP的形成:,用于暗反应,(活跃化学能),用于暗反应,多种酶参加催化,1个CO2,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暗反应,(C5),2(C3),暗反应总结:,CO2的固定:,C3的还原:,ATP,NADPH 、,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叶绿体的基质中,多种酶、,NAD
9、PH 、ATP,NADPH 、,ATP,光能转换成电能再变 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和ADP和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光反应是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反应是物质和能量的完成阶段,两个过程相辅相成。,CO2的固定:,2C3 (CH2O),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实质,(二)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强度: 是光合作用反应强弱的指标。一般用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
10、量来表示。 即: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1)NaHCO3溶液的作用: 烧杯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2)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代表光合速率。,(3)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探究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照强度,(2)CO2浓度,(3)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光合作用是在 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 ;B点表示: ;BC段表示: ;,酶的活性,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轮 光合作用 一轮 复习 ppt 课件 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