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
《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 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导言,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edagogue-pedagogy-education-educologypedagogue-Padagogik-Erziehungswissenschaft教育学-教育科学教育
2、学的三层含义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英语为pedagogy,法语为pedagogy,德语为pe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思是照看、管理和教养儿童的方法。 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2. 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学”是从日文转译而来的,时间大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1901王国维教育学刊登在
3、教育世界译自日本应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1902京师大学堂设师范馆并开始讲授教育学。1909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和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教育史作为师范学校教科书发行。1929杨贤江新教育大纲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3. 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育科学门类的总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二是指各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三是指作为一门课程教材的教育学用书。,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教育现
4、象;教育规律;教育事实;,(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节 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二、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一、教育学的萌芽,(一)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以习俗的认识为主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二)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5、方法 (“产婆术”),柏拉图(前427前347),阿卡德米学园 国家管理教育 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吕克昂学园 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划分教育阶段 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昆体良(35-96),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雄辩家的培养 西方最早的教授法家 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中国:,学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庸大学四书集注,学记,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长善救失、藏息相
6、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和原则等等。,学记经典语录,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论语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经典语录,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经典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8、治而后天下平。,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二、教育学的创立,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体系。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组织机构出现专门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ppt课件 教育学 及其 产生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