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价值ppt课件.pptx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价值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价值ppt课件.ppt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价值,(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认识的发展文化知识教育课(智育说) 德育课(德育说)德智兼容说 思想政治教育说 公民教育说,伴随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该课程的综合化、 人文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对该课程性质的错误 认识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对该课程功能的认识,2,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讲:顾训宝,“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突出了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地位(为我们理解性质提供了新思路),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199
2、6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2001年,但是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并列表述,容易导致人们对课程性质的争议。对课程形态和类型的定义过于狭隘,仅仅定位于“必修课程”,3,200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4,“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
4、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5,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讲:顾训宝,(二)思想政治课的性质1.思想政治课的制度性质 思想政治课的社会主义性质2.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 政治教育课 思想教育课 品德教育课 心理教育课 文化知识教育课,6,3.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很显然,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是该学科的内容、特点方面,还是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智育
5、课?,德智统一课?,德育课?,7,(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我国古代虽没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的提法,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却已存在。儒家提出“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的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明人伦”、“舍生取义”;董仲舒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性”,“从义而远利”。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起历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西方国家的教育情况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德育范畴也很明显。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封建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把对学生的思
6、想品德教育称为“德育投资”。,8,(2)从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任何一门课程的性质规定着其内容,其内容体现着该课程的性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两大方面:知识教育和做人教育。知识教育:初中阶段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常识、法律常识等教育;高中阶段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常识教育。做人教育:心理品质、民主法制、劳动观念、三观、时事。无论知识教育还是做人教育,都是德育范畴内的教育,体现着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9,(3)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具有理论教育性。三是
7、具有德育的主导性。四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都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10,(4)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途径很多,如读书会、团队活动等,但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原因在于:一是思想政治学科有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二是只有通过其课堂教学,才能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三是专职政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实施德育。可见,与其他学科和其他途径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根本途径”,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1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讲:顾训宝,(三)思
8、想政治课的基本特征(1)方向性、思想性、科学性的内在统一(2)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德育教育的内在统一(3)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动作用、社会教育的内在统一(4)整体性教学与局部性教学、普遍性教学与特殊性教学、连续性教学与阶段性教学的内在统一,12,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效能。,二、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一)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1.导向性功能,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追求真、善、勇、美,辨别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的,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目标,13,目标导向,目标导向:思政老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
9、向教师预设的目标引导。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引导中学生学会做人、遵守社会公德;第二层次引导中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三层次引导中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14,价值导向,价值:客观事物对主体人或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它就有价值。价值导向:通过思政学科的教学,把教育内容向有用性的、意义性的方向引导。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中有价值导向的内容有:第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特理论体系;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第三,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先进文明成果。,15,行为导向,行为导向:通过教学对中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某种倾向性引导,使其行
10、为达到真、善、勇、美。行为导向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人格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两种。人格导向:指通过树立榜样,以榜样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中学生。如感到中国人物。行为方式引导:引导中学生效仿一系列已整合好的行为,并使中学生按此行为去行动。,16,2.规范性功能,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个性化功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个性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3.个性化功能,对个性塑造的积极启发、对个性完善的合理建构、对个性发展的正确疏导。,17,能力、兴趣、气质、性格,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就是要使中学生在政治方向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做到:
11、政治理想远大、政治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政治品质优良。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就是使中学生更新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意识,树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意识。即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等。对道德行为的规范:就是使中学生由“他律”转变“自律”,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爱党爱国、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和具备良好生活习惯 的人。,18,(二)思想政治课的社会服务功能,1.社会政治服务功能 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需要,为培养一批符合一定价值标准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人才奠定基础。,2.社会经济服务功能 通过全面提
12、高劳动者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社会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表现为对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特别是本国本民族的各种形态和层次的道德文化、法律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哲理文化的选择、整理、吸收、融合与更新。,19,思想政治课要强调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统治阶级主导文化的维系功能,以及对传统文化中不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部分的变革功能。,20,三、思想政治课的任务,1.完成基本理论传授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2.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
13、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完成各种能力培养任务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4.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与身边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5. 完成政治教育的任务 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教育,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6.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 对中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一
14、)建国前至1985年的课程建设(二)1985年至2001年的课程改革(三)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国在中学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设立政治课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共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光绪年间,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推动下成立的新式学堂就已设有“修身”一科。,四、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探索历程,23,(一)建国前至1985年的课程建设,1.建国头七年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期间3.“文革”十年(1966-1976)4.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期(1977-1985年),24,1.建国头七年,建国头七年: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课程设置对改造旧学校、创立新型中学思想政治课
15、程体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并教育学生懂得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高无产阶级觉悟,分清敌我,反对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肃清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思想情感,熟悉国家根本大法,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收到了很大的实际效果。,25,先后开设:青少年修养、中国革命常识、共同纲领、社会发展史、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等课程从初一到高三都开设时事政策课和组织学生参加政治运动1954年起开始逐年减少政治课(到1956年,高三宪法课,其他年级全部停开政治课),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削弱。,2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6、的十年(1957-1966)期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政治课得以恢复和加强到了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盲目地照搬苏联经验,取消了中学政治课程,只在高三保留了每周一节的宪法课。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削弱了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忽视了政治课程的经济服务功能和社会科学价值。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严重的失误,中学政治课和其他工作一样,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时期的前期和后期深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以政治运动代替政治课,严重地破坏了中学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削弱了其积极的功能。,27,195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原定各年级政治课的内容改为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政治课
17、变成了运动课、形势任务课)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政治课1959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第一个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是政治课以政治运动为中心改为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转折点。(开设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与建设常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等课程),28,3.“文革”十年(1966-1976),这一时期中学教育遭到毁灭性破坏,政治课也未能幸免。19661971年,学校被迫实行“停课闹革命”,政治课基本停开。19721976年,各年级虽然都开设政治课,且课时多,但内容以阶级斗争为纲,形式以“语录
18、”、马列和毛主席著作选读、政治文件、报刊文选,以及政治运动和大批判为主。中学政治课程设置政治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忽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教育,违背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础教育规律。,29,4.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期(1977-1985年),这时期的政治课程设置建设是与当时思想领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任务相适应的,因而它比较注重“完整地、准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但有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的倾向。,30,1978年秋,全国使用统编教材,开设社会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等四门课。(“左”的痕迹仍然存在),1981年新编教材,开设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史、法
19、律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能着眼于社会政治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政治服务功能;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经验:,教训:,轻视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指导;对课程的性质和功能缺乏科学认识,片面强调政治服务功能;政治实用主义倾向严重,课程设置为政治风云所左右;轻视中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和水平,用政治灌输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用共产主义完人标准来要求和塑造中学生。,31,(二)1985年至2001年的课程改革,第一阶段(1985-1991):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这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历程中的
20、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国家教委于1986年制定并颁发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规定初一到高三各年级依次设置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改革任务主要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32,第二阶段(1992-1993):1992年3月国家教委在总结改革实验大纲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全日制中学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思想政治课”。,与改革实验大纲相比,大纲(试行)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强调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强调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基本事实的引入。这表
21、明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33,第三阶段(1994-2001):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历程中又一个纲领性文件。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继颁发,并于1998年8月组织编写了新教材。,1985年至2001年的课程改革首次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规范教学行为,但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34,35,评 价:此次改革首次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规范教学行为,表达教学内容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方面都有突破,加强了学问性知识和社会生活
22、的结合,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功能。但是课程标准仍然把思想政治课定位于国家必修课程,导致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无法及时反映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缺少学生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至于创新教育功能、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严重不足。,(三)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
23、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改革力度很大,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36,小结:我国德育课程发展的阶段特点,第一阶段:1949-1985 以政治运动为中心,第二阶段:1985-200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阶段:2001-今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学生本位,37,38,五、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素”指事物的基本而长期稳定的成分;“质”指人的品质。 素质,指人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也指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价值ppt课件 思想 政治课 性质 任务 价值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