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课件.ppt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樊茂清,电话:13691483218,Email: ,教材,2,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美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作业以及课堂表现 (平时成绩) 40%,3,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60%,第1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本章概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家使用的主要工具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涉及的内容是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
2、、就业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从一国经济来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2.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3.是什么导致了失业?4.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5.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6.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显区别。一般来说,以下问题是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1.经济增长,单位:万亿人民币,中国GDP 的增长,1996-2000中国分产业的GDP的增长,中国2000年GDP 的地区分布,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
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实际GDP增长率)衡量的经济活动中周期性的、但没有规律的向上或向下的变动。经济周期不是一种有规律的、可预期的,或反复出现的现象,它的时间有随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预测的。一个经济周期由顺序通过四个阶段组成:收缩、谷底、扩张、顶点。,收缩(contraction)是经济活动下降的阶段,扩张(expansion)为经济活动的上升阶段。谷底(trough)是收缩变为扩张
4、的转折点。顶点(peak)是扩张变为收缩的转折点。如果收缩非常严重就发生了经济衰退(recession)。较严重的谷底也称为萧条(slump or depression)。,(1)经济周期与失业: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失业率上升;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失业率下降;在经济周期的顶点,失业率最低;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失业率最高。 (2)股票市场价格与经济周期:总的来说,股票价格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但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价格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 (3)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一 般 情 况 下,通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吻合,通胀的波动往往更剧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具有周期性 (图2)。
5、这一增长模式也带进了20世纪90年代。在90年代中国所有的行业部门都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90年代初中国经济正处于循环的谷底,1990年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只有3.8%,是改革20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随着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和抑制超出预期的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经济紧缩政策而放慢的。这一时期的另一特征是经济改革也被放慢了。,我国经济的周期变化,3.失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隐性的,4.通货膨胀,中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在过
6、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既出现过通货膨胀,也出现过通货紧缩.,2010年7月份,CPI环比上涨0.4%。分类别看,影响最大的是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其次为娱乐教育,环比上涨0.8%。,一国收入的衡量,20,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两大主题: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国富与国穷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货膨胀与失业政府预算赤字货币的升值与贬值,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1996年不变美元,单位:百万美元),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1996年不变美元,单位:百万美元),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影响社会的福利( well-being).例子: 失业与社会问题,失业率每增加1%将导致 :920 多人自杀6
7、50 多起杀人事件4000 多人进入政府精神病机构3300 多人入狱37, 000 多人死亡国内暴力事件及无家可归者增加,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影响你自身的福利.失业与收入增长,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影响你自身的福利.利率与抵押贷款支付,比如说一项为期30年的15万美元的贷款:,$9,888,$824,5.21%,$11,520,$960,6.63%,6/20/03,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影响政治和当代重大事件.选举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年份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选举结果19767.7%5.8%Carter (D)19807.1%13.5%Reagan (R
8、)19847.5%4.3%Reagan (R)19885.5%4.1%Bush I (R)19927.5%3.0%Clinton (D)19965.4%3.3%Clinton (D)20004.0%3.4%Bush II (R),经济学家如何思考?经济模型,是对复杂现实的简化版本无关的细节被略去用于: 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解释经济行为设计经济政策以提高经济绩效,一个模型的例子: 比萨饼的供给与需求,解释决定比萨饼的价格与销售量的因素。假定市场是竞争性的: 每一个买方和卖方都微不足道,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变量:Q d = 比萨饼需求量Q s = 比萨饼供给量P = 比萨饼的价格Y = 总收入Ps
9、 = 原材料的价格 (一种投入品),比萨饼的需求,表明比萨饼的需求量取决于比萨饼的价格与总收入.,补充: 函数表达式,一般函数表达式 只能表明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补充: 函数表达式,一般函数表达式 只能表明变量之间是相关的:,一个具体的函数表达式表明变量之间精确的数量关系。例如:,比萨饼市场: 需求,Q 比萨饼 数量,P 比萨饼价格,需求曲线表明,其他条件不变, 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比萨饼市场: 供给,比萨饼市场: 均衡,收入增加的影响:,收入增加导致消费者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比萨饼供给下降,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数量下降.,内生变
10、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的数值 由模型内部决定.外生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s )的数值由模型外决定:模型把外生变量的数值或行为做为给定的,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是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的.在汽车的供求模型当中,模型的多样性,没有一个模型能够说明所有的问题. 例如, 如果我们想知道总收入的下降如何影响汽车的价格, 我们可以用汽车的供求模型来说明. 但是如果我们想知道总收入为什么下降, 我们需要其他的模型来说明.,模型的多样性,因此你需要学习不同的模型以研究不同的问题 (如,失业 、通货膨胀、长期增长). 对于每一个新模型, 我们必须注
11、意: 它的基本假定; 哪些是内生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的问题; 它不能解释的问题。,价格:伸缩性与黏性,市场出清: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价格能够迅速变动(价格自由伸缩)以使供求保持平衡。在短期,许多价格是黏性的-当供求失衡的时候,它们只是缓慢调整。 举例:劳动合同使名义工资固定 一年或更长杂志出版商只是每三年或四年改变一次自己刊物的零售价格。,价格:伸缩性与黏性,对经济行为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价格是自由伸缩还是黏性的:如果价格是黏性的,那么需求并不总是等于供给,这有助于解释失业(过度劳动供给)经常出现的厂商生产过剩(产品积压)长期: 价格是自由伸缩的,市场出清,经济行为非常有别
12、于短期。,微观经济学思考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家庭和企业的市场决策假设条件:资源短缺,自利,理性最优化目标:家庭: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必须以微观经济为基础。家庭支出决定总体消费和储蓄企业投资决定总体投资,微观经济学思考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宏观经济模型性中,对个体最优化行为的考虑是隐含的,同一化的。合成谬误:认为对部分有利的事,对整体也有利。农产品增加货币增加储蓄增加,本书安排,导论 (第1、2章)古典理论 (第3-6章) 讨论长期中的经济,以价格自由伸缩为假定增长理论 (第7-8章)讨论在超长期中,生活水平(人均收入)及其变
13、化 经济周期理论 (第9-13章)讨论经济在短期如何运行,以价格黏性为假定,本书安排,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4-15章)政府应该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吗? 政府债务是不是一个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16-19章)从微观视角探讨消费者、厂商行为及其他问题,以寻找微观经济学的坚实基础。,内容提要,经济学家使用不同的模型来解释不同问题.价格有伸缩性的模型描述长期经济,而价格黏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短期经济.宏观经济事件及其运行产生于许多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宏观经济学运用了许多微观经济学的工具.,讨论,在最近的新闻中有什么宏观经济问题?,内容提要,宏观经济是对整体经济的研究,包括 收入
14、的增长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失业率宏观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经济并设计政策以使经济更好地运行,补充材料: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开始的。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涉足了总产量、就业、利息、工资等宏观经济问题,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供给决定需求,因此生产什么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这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 概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