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单层厂房结构ppt课件.ppt
《第7章单层厂房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单层厂房结构ppt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7.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7.3 屋盖结构 7.4 框架柱设计特点7.5 轻型门式刚架结构 7.6 吊车梁设计特点7.7 墙架体系,1. 熟悉单层厂房结构形式及布置,钢屋盖结构构造和设计计算。2. 了解轻型门式刚架的构造和设计。3. 了解吊车梁的构造与设计。4. 掌握框架柱的设计。,本章目录,基本要求,第7.1节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1. 厂房结构的组成2. 厂房结构的设计步骤3. 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1.了解厂房结构的组成2.了解厂房的设计步骤及柱网伸缩缝的布置,本节目录,基本要求,7.1.1 厂房结构的组成,图7.1.1 厂房结构的组成,其构件按作用可分
2、为:,横向框架 由柱和屋架组成,是厂房的主要承重体系。 屋盖结构 承担屋盖荷载,包括横向框架的横梁、托架、中间屋架、天窗架、檩条等。 支撑体系 包括屋盖部分的支撑和柱间支撑等,作用有二:承担纵向水平荷载;把主要承重体系连成空间的整体结构,保证厂房结构必需的刚度和稳定。 吊车梁和制动梁(或制动衔架)主要承受吊车竖向及水平荷载。 墙架 承受墙体的自重和风荷载。,次要的构件:梯子、走道、门窗等。在某些厂房中,还有工作平台。,7.1.2 厂房结构的设计步骤,(1)规划厂房的建筑和结构 (2)静力计算 (3)构件及连接设计 (4)绘制施工图,7.1.3 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7.1.3.1 柱网布置,
3、进行柱网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满足结构的要求 尽可能将柱布置在同一的横向轴线上。,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 确定方案时应进行综合比较。,符合柱距规定要求 对厂房横向,当跨度L18m时,其跨度宜采用3m的倍数;当厂房跨度L18m时,其跨度宜采用6m的倍数。对厂房纵向,以前基本柱距一般采用6m或12m,现在采用压型钢板作屋面和墙面材料的厂房日益广泛,常以18m甚至24m作为基本柱距。多跨厂房的中列柱,常因工艺要求需要“拔柱”。其柱距为基本柱距的倍数,最大可达48m。,7.1.3.2 温度伸缩缝,设置温度伸缩缝是为了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变形和和温度应力。 在纵向,常采用温度伸
4、缩缝将厂房分成伸缩时互不影响的温度区段。按规范规定,当温度区段长度不超过表7.1时,可不计算温度应力。,为节约钢材也可采用单柱温度伸缩缝,即在纵向构件(如托架、吊车梁等)支座处设置滑动支座,但构造复杂。 当厂房宽度较大时,也应该按规范规定布置纵向温度伸缩缝。,温度伸缩缝最普通的做法是设置双柱。即在缝的两旁布置两个无任何纵向构件联系的横向框架,使温度伸缩缝的中线和定位轴线重合;在设备布置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插入距”的方式。,第7.2节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1.横向框架主要尺寸和计算简图2.横向框架的荷载和内力3.框架柱的类型4.纵向框架的柱间支撑,1.了解厂房框架柱的类型及柱间支撑2.掌握横向
5、框架的计算,本节目录,基本要求,7.2.1 横向框架主要尺寸和计算简图,7.2.1.1 主要尺寸,框架的主要尺寸见图7.2.1。框架的跨度,一般取为上部柱中心线间的横向距离,可由下式定出:,D 车外缘和柱内边缘之间的必要空隙:当吊车起重量不大于500kN时,不宜小于80mm;当吊车起重量大于或等于750kN时,不宜小于100mm;当在吊车和柱之间需要设置安全走道时,则D不得小于400mm;,S由吊车梁轴线至上段柱轴线的距离,应满足下式要求B吊车桥架悬伸长度,可由行车样本查得;,b1上段柱宽度。,S的取值:对于中型厂房一般采用0.75m或1m,重型厂房则为1.25m甚至达2.0m。,框架由柱脚底
6、面到横梁下弦底部的距离:,式中:h3地面至柱脚底面的距离。中型车间约为0.8-1.0,重型车间为1.01.2;h2地面至吊车轨顶的高度,由工艺要求定;,式中: A为吊车轨道顶面至起重小车顶面之间的距离; 100mm是为制造、安装误差留出的空隙; (150200)mm则是考虑屋架的挠度和下弦水平支撑角钢的下伸等所留的空隙。 吊车梁的高度可按(1/51/12)选用,L为吊车梁的跨度,吊车轨道高度可根据吊车起重量决定。,h1吊车轨顶至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7.2.1.2 计算简图,通常简化为平面框架计算。 框架计算单元应使纵向每列柱至少有一根柱参加框架工作,同时将受力最不利的柱划入计算单元中。 对于
7、各列柱距均相等的厂房,只计算一个框架。对有拔柱的计算单元,一般以最大柱距作为划分计算单元的标准,其界限可以采用柱距的中心线,也可以采用柱的轴线,如采用后者,则对计算单元的边柱只应计入柱的一半刚度,作用于该柱的荷载也只计入一半。,对于由格构式横梁和阶形柱(下部柱为格构柱)所组成的横向框架,需要将惯性矩(对高度有变化的桁架式横梁按平均高度计算)乘以折减系数0.9简化成实腹式横梁和实腹式柱。对柱顶刚接的横向框架,当满足下式的条件时,可近似认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框架的计算跨度L(或L1、L2)取为两上柱轴线之间的距离。,横向框架的计算高度H:柱顶刚接时,可取为柱脚底面至框架下弦轴线的距离(横梁假定为
8、无限刚性),或柱脚底面至横梁端部形心的距离(横梁为有限刚性);柱顶铰接时,应取为柱脚底面至横梁主要支承节点间距离。对阶形柱应以肩梁上表面作分界线将H划分为上部柱高度H1和下部柱高度H2。,7.2.2 横向框架的荷载和内力,7.2.2.1 荷载,作用在横向框架上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屋盖系统、柱、吊车梁系统、墙架、墙板及设备管道等的自重。可参考有关资料、表格、公式进行估计。 可变荷载:风、雪荷载、积灰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吊车荷载等。可由荷载规范和吊车规格查得。 施工荷载:考虑在施工中采取临时性措施。,7.2.2.2 内力组合分析,框架内力分析可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
9、也可利用计算图表或计算机程序。 对于单跨刚架,分别以荷载标准值分析以下工况: 永久荷载; 屋面活荷载; 左(或右)风荷载; 吊车左(或右) 刹车力; 吊车小车靠近左(或右)时的重力。然后,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受弯构件最多只需四种内力组合:: : : :,压弯构件最多只需四种内力组合:: : : :,柱与屋架刚接时,应对横梁的端弯矩和相应的剪力进行组合。最不利组合可分为四组: 使屋架下弦杆产生最大压力; 使屋架上弦杆产生最大压力,同时也使下弦杆产生最大拉力; 使腹杆产生最大拉力 使腹杆产生最大压力 组合时考虑施工情况,只考虑屋面恒载所产生的支座端弯矩和
10、水平力的不利作用,不考虑它的有利作用。,7.2.3 框架柱的类型,框架柱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等截面柱、阶形柱和分离式柱三大类。 等截面柱有实腹式和格构式两种,通常采用实腹式。等截面柱将吊车梁支于牛腿上,构造简单,但吊车竖向荷载偏心大,只适用于吊车起重量Q150kN,或无吊车且厂房高度较小的轻型厂房中。 阶形柱用钢量比等截面柱节省。也分为实腹式和格构式两种。 框架柱形式见图7.2.6 。,分离式柱:由支承屋盖结构的屋盖肢和支承吊车梁或吊车桁架的吊车肢所组成,两柱肢之间用水平板相连接。 屋盖肢承受屋面荷载、风荷载及吊车水平荷载,按压弯构件设计;吊车肢在框架平面内的稳定性依靠连在屋盖肢上的水平连系板保证
11、。吊车肢仅承受吊车的竖向荷载,当吊车梁采用突缘支座时,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当采用平板支座时,仍按压弯构件设计。 分离式柱构造简单,制作和安装比较方便,但用钢量比阶形柱多,且刚度较差,只宜用于吊车轨顶标高低于10m、且吊车起重量Q750kN,或者相邻两跨吊车的轨顶标高相差很悬殊,而低跨吊车起重量Q500kN。,7.2.4 纵向框架的柱间支撑,7.2.4.1 柱间支撑的作用和布置,柱间支撑的作用为: 组成坚强的纵向构架,保证厂房的纵向刚度; 承受厂房端部山墙的风荷载、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及温度应力等,在地震区尚应承受厂房纵向的地震力,并传至基础。 可作为框架柱在框架平面外的支点,减少柱在框架平面外的计
12、算长度。,柱间支撑由两部分组成:在吊车梁以上的部分称为上层支撑。吊车梁以下部分称为下层支撑,下层柱间支撑与柱、吊车梁在纵向组成刚性很大的悬臂桁架。为了使纵向构件在温度发生变化时能较自由地伸缩,下层支撑应该设在温度区段中部。只有当吊车位置高而车间总长度又很短(如混铁炉车间)时,下层支撑设在两端才是合理的。 当温度区段小于90m时,在它的中央设置一道下层支撑图7.2.7 (a) ;如果温度区段长度超过90m,则在它的1/3点处各设一道支撑图7.2.7 (b) 。,上层柱间支撑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在屋架端部高度范围内属于屋盖垂直支撑。第二层在屋架下弦至吊车梁上翼缘范围内。 为了传递风力,上层支撑需要布
13、置在温度区段端部。此外,在有下层支撑处也应设置上层支撑。上层柱间支撑宜在柱的两侧设置,只有在无人孔而柱截面高度不大的情况下才可沿柱中心设置一道。下层柱间支撑应在柱的两个肢的平面内成对设置;与外墙墙架有联系的边列柱可仅设在内侧,但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厂房外侧也同样设置支撑。,7.2.4.2 柱间支撑的形式和组成,柱间支撑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十字交叉式、八字式、门架式等,如图7.2.8 。,上层柱间支撑承受端墙传来的风力;下层柱间支撑除承受端墙传来的风力以外,还承受吊车的纵向水平荷载。在同一温度区段的同一柱列设有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柱间支撑时,则全部纵向水平荷载(包括风力)由该柱列所有支撑,十字交叉支撑使用最
14、为普遍,其斜杆倾角宜为45。左右。上层支撑在柱间距大时可改用斜撑杆;下层支撑高而不宽者可以用两个十字形,高而刚度要求严格者可以占用两个开间。 当柱间距较大或十字撑妨碍生产空间时,可采用门架式支撑。,共同承受。当在柱的两个肢的平面内成对设置时,在吊车肢的平面内设置的下层支撑,除承受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外,还承受与屋盖肢下层支撑按轴线距离分配传来的风力;靠墙的外肢平面内设置的下层支撑,只承受端墙传来的风力与吊车肢下层支撑按轴线距离分配受力。 交叉杆、上层斜撑杆、门形下层支撑的主要杆件一般按柔性杆(拉杆)设计,交叉杆趋向于受压的杆件不参与工作,其他的非交叉杆以及水平横杆按压杆设计。某些重型车间,对下层柱
15、间支撑的刚度要求较高,往往交叉杆的两杆均按压杆设计。,第7.3节 屋盖结构,1.屋盖结构的形式2.屋盖支撑3.简支屋架设计4.刚接屋架(框架横梁)设计特点,1.了解屋盖的形式和支撑2.掌握简支屋架的设计,本节目录,基本要求,7.3.1 屋盖的结构形式,7.3.1.1 屋盖结构体系,(1)无檩屋盖 无檩屋盖一般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等重型屋面,将屋面板直接放在屋架或天窗架上。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的跨度通常采用6m,有条件时也可采用12m。当柱距大于所采用的屋面板跨度时,可采用托架(或托梁)来支承中间屋架。 采用无檩屋盖的厂房,屋面刚度大,耐久性也高。由于大型屋面板与屋架上弦杆的焊接常常得
16、不到保证,只能有限地考虑它的空间作用,屋盖支撑不能取消。,(2)有檩屋盖 有檩屋盖常用于轻型屋面材料的情况。如压型钢板、压型铝合金板、石棉瓦、瓦楞铁皮等。 对石棉瓦和瓦楞铁皮屋面,屋架间距通常为6m;当柱距大于或等于12m时,则用托架支承中间屋架。对于压型钢板和压型铝合金板屋面、屋架间距常大于或等于12m,当屋架间距为1218m时,宜将檩条直接支承于钢屋架上;当屋架间距大于18m时,以纵横方向的次桁架(或梁)来支承檩条较为合适。,7.3.1.2 屋架的形式,屋架外形常用的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弦和人字形等。 屋架的外形首先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其次应考虑用料经济施工方便、与其他构件的连接以及结构的
17、刚度等问题。此外,还取决于屋面材料要求的排水坡度。 在制造简单的条件下,桁架外形应尽可能与其弯矩图接近,这样能使弦杆受力均匀,腹杆受力较小。腹杆的布置应使内力分布趋于合理,尽量用长杆受拉、短杆受压,腹杆的数目宜少,总长度要短,斜腹杆的倾角一般在30。60。之间,腹杆布置时应注意使荷载都作用在桁架的节点上(石棉瓦等轻屋面的屋架除外),避免由于节间荷载而使弦杆承受局部弯矩,节点构造要求简单合理,便于制造。,三角形桁架 用于陡坡屋面(i13)的有檩屋盖体系 特点:通常与柱子只能铰接,房屋的整体横向刚度较低;对简支屋架来说,外形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相差悬殊,致使这种屋架弦杆受力不均,支座处内力较大,跨
18、中内力较小,弦杆的截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支座处上、下弦杆交角过小内力较大,使支座节点构造复杂。,三角形屋架的腹杆布置常用的几种形式:,梯形屋架 用于屋面坡度较为平缓的无檩屋盖体系 特点:它与简支受弯构件的弯矩图形比较接近,弦杆受力较为均匀。梯形屋架与柱的连接可以做成铰接也可以做成刚接。刚性连接可提高建筑物的横向刚度。 梯形屋架的腹杆体系可采用单斜式、人字式和再分式。一般情况下,与柱刚接的屋架宜采用下承式;与柱铰接时则采用上承式下承式均可。,人字形屋架,上、下弦可以平行;也可以有不同坡度,或者下弦有一水平段。如图7.3.3所示。坡度常为1/201/10,屋架中部高度一般为2.02.5m,跨度大于
19、36m时可取较大高度,但不宜超过3m。端部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81/12。,平行弦桁架在构造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弦杆及腹杆分别等长、节点形式相同、能保证桁架的杆件重复率最大,且可使节点构造形式统一,便于制作工业化。 平行弦桁架还可用于单坡屋架、吊车制动桁架、栈桥和支撑构件等。腹杆布置通常采用人字式,用作支撑桁架时腹杆常采用交叉式。,7.3.1.3 托架、天窗架的形式,支承中间屋架的桁架称为托架。 托架一般采用平行弦桁架,腹杆采用带竖杆的人字形体系。直接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柱上的托架常用下承式,支于钢柱上的托架常用上承式。 托架高度应根据所支承的屋架端部高度、刚度要求、经济要求以及有利于节点构造的原
20、则来决定。一般取跨度的1/51/10,托架的节间长度一般为2m或3m。 当托架跨度大于18m时,可做成双壁式,此时,上下弦杆采用平放的H型钢,以满足平面外刚度要求。托架与柱的连接通常做成铰接,屋架与托架的连接宜采用铰支的平接。,厂房中天窗的形式可分为纵向天窗、横向天窗和井式天窗等。 纵向天窗的天窗架形式一般有竖杆式、三角拱式和三支点式。见图7.3.5 。,7.3.2 屋盖支撑,为使屋架结构有足够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必须在屋架间设置支撑系统。,(1)支撑的作用 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作用; 避免压杆侧向失稳,防止拉杆产生过大的振动; 承担和传递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悬挂吊车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保
21、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与方便,(2)支撑的布置,屋盖支撑系统可分为:横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和系杆。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设置在屋架上弦和天窗架上弦,一般在房屋两端或纵向温度区段两端。有时在山墙承重,或设有纵向天窗但此天窗又未到温度区段尽端而退一个柱间断开时,为了与天窗支撑配合,可将屋架的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第二个柱间,但在第一个柱间要设置刚性系杆以支持端屋架和传递端墙风力。两道横向水平支撑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0m,当温度区段长度较大时,尚应在中部增设支撑,以符合此要求。 当屋架间距12m时,上弦水平支撑还应予以加强,以保证屋盖的刚度。,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当屋架间距12m时,尚应在屋架下弦设
22、置横向水平支撑,但当屋架跨度比较小(L18m)又无吊车或其他振动设备时,可不设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当屋架间距12m时,由于在屋架下弦设置支撑不便,可不必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但上弦支撑应适当加强,并应用隅撑或系杆对屋梁下弦侧向加以支承。 屋架间距18m时,如果仍采用上述方案则檩条跨度过大,此时宜设置纵向次桁架,使主桁架(屋架)与次桁架组成纵横桁架体系,次桁架间再设置檩条或设置横梁及檩条,同时,次桁架还对屋架下弦平面外提供支承。,纵向水平支撑 当房屋较高、跨度较大、空间刚度要求较高时,设有支承中间屋架的托架为保证托架的侧向稳定时,或设有重级或大吨位的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壁行吊车或有锻锤等较大振动
23、设备时,均应在屋架端节间平面内设置纵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和横向水平支撑形成封闭体系将大大提高房屋的纵向刚度。 屋架间距12m时,纵向水平支撑通常布置在屋架下弦平面,但三角形屋架及端斜杆为下降式支座设在上弦处的梯形屋架和人字形屋架,也可以布置在上弦平面内。 屋架间距12m时,纵向水平支撑宜布置在屋架的上弦平面内。,垂直支撑(图7.3.9) 无论有檩屋盖或无檩屋盖,通常均应设置垂宜支撑。屋架的垂宜支撑应与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同一柱间。 对三角形屋架的垂直支撑,当屋架跨度18m时,可仅在跨度中央设置一道;当跨度18m时,宜设置两道(在跨度1/3左右处各一道)。 对梯形屋架、人字形屋架或其他
24、端部有一定高度的多边形屋架,必须在屋架端部设置垂宜支撑,此外尚应按下列条件设置中部的垂宜支撑:当屋架跨度30m时,可仅在屋架跨中布置一道垂直支撑,当跨度30m时,则应在跨度l/3左右的竖杆平面内各设一道垂直支撑;当有天窗时,宜设置在天窗侧腿的下面。若屋架端部有托架时,就用托架等代替,不另设端部垂直支撑。,对多竖杆和三支点式天窗架,当其宽度12m时,尚应在中央竖杆平面内增设一道。,作用:为了支持未连支撑的平面屋架和天窗架,保证其稳定和传递水平力。 布置原则:屋架上弦平面内,对无檩体系,在屋脊处和屋架端部处;对有檩体系,在纵向天窗下的屋脊处。 屋架下弦平面内,当屋架间距为6m时,应在屋架端部处、下
25、弦杆有弯拆处、与柱刚接的屋架下弦端节间受压但未设纵向水平支撑的节点处、跨度18m的芬克式屋架的主斜杆与下弦相交的节点处等部位设置。,系杆,设计:设计时分为刚性系杆(既能受拉又能受压)和柔性系杆(只能受拉) 。屋架主要支承节点处的系杆,屋架上弦脊节点处的系杆均宜用刚性系杆,当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二个柱间时,第一个柱间的所有系杆均为刚性系杆,其他情况的系杆可用柔性系杆。,当屋架间距12m时,将水平支撑全部布置在上弦平面内并利用檩条作为支撑体系的压杆和系杆,而作为下弦侧向支承的系杆可用支于檩条的隅撑代替。,(3)支撑杆件的计算 支撑中的交叉斜杆以及柔性系杆按拉杆设计;非交叉斜杆、弦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层 厂房 结构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