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管理ppt课件.ppt
《第7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管理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节 传统生产计划和控制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间的差距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第四节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第五节 基于供应链的大批量定制生产与延迟制造,1、传统生产计划和控制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间的差距,1)决策信息来源多源信息2)决策模式决策群体性、分布性3)信息反馈机制递阶、链式反馈与并行、网络反馈4)计划运行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第一节 传统生产计划和控制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间的差距,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一、概述,供应链企业
2、计划的最根本的目的和要求: 供应链的整体,以核心企业为龙头,把各个参与供应链的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最好的产品,最快地满足用户需求,以达到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目的。,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一、概述,供应链企业计划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1)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方法与工具(2)供应链企业计划的优化方法(3)供应链企业的计划类型(4)供应链企业计划层次性,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二、同步化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提出,1、企业最终实现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必然选择2、使计划的修改或执行中的问题能在整个供应链上
3、获得共享与支持,物料和其他资源的管理是在实时的牵引方式下进行3、支持供应链分布、异构环境下的即插即用要求,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二、同步化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提出,供应链企业同步计划可通过改进MRPII或在ERP中加入新的技术、充分利用开放系统的概念和集成工具来实现.一方面要建立起不同的供应链系统之间的有效通信标准一方面要建立起协调机制和冲突管理服务,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二、同步化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提出,合作方式: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和异时异地合作模式:同步模式、异步模式、分布式同步模式、分布式异步模式,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4、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1.柔性约束,(1)制定计划过程复杂化(2)下游企业的柔性对企业的计划产量造成的影响在于:企业必须选择一个在已知的需求波动下最为合理的产量。(3)供应链是首尾相通的,企业在确定生产计划时还必须考虑上游企业的利益。,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2、生产进度(1)供应链上游企业通过了解对方的生产进度情况实现准时供应(2)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是企业进行生产的首要条件之一,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3、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并不等于最
5、优生产负荷;生产负荷量的期望可以通过合同、协议等形式反映出来,即上游企业提供给每一个相关下游企业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允许一定程度上的浮动。,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制定,(一)具有纵向和横向的信息集成过程纵向指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横向指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制定,(二)丰富了能力平衡在计划中的作用(1)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提供依据,也是能力平衡的传统作用;(2)能力平衡是进行外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
6、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制定,(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制定,(三)计划的循环过程突破了企业的限制,在企业独立运行生产计划系统时,一般有三个信息流的闭环,而且都在企业内部:(1)主生产计划-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2)投入出产计划-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
7、投入出产计划(3)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在供应链管理下生产计划的信息流跨越了企业,从而增添了新的内容:(1)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2)主生产计划-外包工程计划-外包工程进度-主生产计划(3)外包工程计划-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生产能力平衡-外包工程计划(4)投入出产计划-供应链企业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投入出产计划(5)投入出产计划-上游企业生产进度分析-投入出产计划(6)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
8、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控制新特点,1、 生产进度控制2、 供应链的生产节奏控制3、 提前期管理4、 库存控制和在制品管理,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检查零部件的投入和出产数量、出产时间和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建立有效的供应提前期的管理模式和交货期的设置系统是供应链提前期管理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三级集成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把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作业计划三级计划与订单控制、生产控制和作业控制三级控制系统集成于一体,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
9、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内部资源(In-Source)外部资源(Out-Source),(一)供应链环境下概念的新拓展,1、 供应链管理对资源(Resource)概念内涵的拓展,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局限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全过程,(一)供应链环境下概念的新拓展,2、供应链管理对能力(Capacity)概念内涵的拓展,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静态的固定值动态提前期供应链管理强调:准时采购、准
10、时生产、准时配送,(一)供应链环境下概念的新拓展,3、 供应链管理对提前(Lead Time)概念内涵的扩展,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管理组织模式,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管理组织模式,行为规则:(1)自勉规则;(2)鼓励规则; (3)激励规则;(4)信托规则; (5)最佳伙伴规则供应链管理协调形式:供应-生产协调 生产-分销协调 库存-销售协调,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
11、法,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想,(三)生产计划的信息组织与决策特征,1、开放性2、动态性3、集成性4、群体性5、分布性,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一)生产计划特点,(1)提出了基于业务外包和资源外用的生产决策策略和算法模型,适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需要。(2)成本分析纳入了生产作业计划决策过程,真正体现以成本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思想。(3)即基于价值增值与用户满意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
12、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二)生产控制模式的特点,1、订货决策与订单分解控制三个决策过程:(1)价格成本比较分析; (2)交货期比较分析; (3)能力比较分析,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二)生产控制模式的特点,1、订货决策与订单分解控制三个决策过程:(1)价格成本比较分析; (2)交货期比较分析; (3)能力比较分析,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二)生产控制模式的特点,2、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协调生产作业控制模式,供应链的订单驱动原理 :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一切
13、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订单而运作,通过订单驱动其他企业活动。,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二)生产控制模式的特点,订单控制过程,主要完成作用和任务:(1)对整个供应链过程(产供销)进行面向订单监督和协调检查(2)规划一个订单工程的计划完成日期和完成工作量度指标(3)对订单工程对象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4)分析订单工程完成情况和计划进行比较分析(5)根据顾客需求变化和订单工程完成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订单运行图,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
14、法,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面向对象、分布式、协调生产作业控制模式有如下的特点:(1)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观点 (2)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保持一致,有利于供应链信息跟踪与维护;(3)资源的配置原则更为明确统一,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4)顾客需求订单转化为生产计划订单采用模糊预测理论和QFD相结合,(5)体现“X”模式的纵横一体化企业集成思想,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三、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方法,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是一种供应链计划与运作管理的新的哲理。它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
15、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三、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方法,CPFR有3个指导性原则:(1)供应链业务伙伴框架结构和运作过程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面向价值链的运作;(2)供应链业务伙伴共同负责开发单一、共享的消费者需求预测系统,这个系统驱动整个价值链计划;(3)供应链业务伙伴均承诺共享预测并在消除供应过程约束上共担风险。,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三、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方法,CPFR(Collaborative Plan
16、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PFR起源于1995年由Wal-Mart及其供应商Warner-Lamber等5家公司联合成立的零售供应链工作组。工作组旨在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期望改善预测准确度,降低成本和减少库存。在项目成功实施后,组成了由30多个单位参加的CPFR理事会,与VICS (Voluntary Inter industry Commerce Standards Association)一起致力于CPFR的研究、标准制定、软件开发和推广工作。,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三、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应 管理 环境 生产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