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ppt
《第6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补体系统,第六章 补体系统,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第三节 补体激活后的生物学效应,一、补体与补体系统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正常脊椎动物和人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溶血作用。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是指参与补体激活的固有成分、调控补体激活的各种灭活因子和抑制因子以及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合称为补体系统。,第一节 概述,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一)组成 根据各成分在补体活化中的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类: 1.固有成分:经典激活途径:C1q、C1r、C1s、C4、C2; M
2、BL 激活途径:MBL、丝氨酸蛋白酶; 旁路激活途径:B因子、D因子; 共同末端通路:C3、C5、C6、C7、C8和C9 2.调节蛋白: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结合蛋白、S蛋 白、促衰变因子、膜辅助蛋白、同种限制因子 、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等 3.补体受体(CR):CR1-CR5、C3aR、C2aR、C4aR等,(二)命名 1.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用“ C ”表示,按其发现的顺序分别称为C1,C2,C9。 2.替代途径的补体成分以因子命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因子等。 3.补体调节蛋白根据其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等。 4.补体受体,则以其结合对
3、象来命名、如C1qR、C5aR。 5.当补体成分被激活时,则在数字或代号上方加一横线,如C。 6.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如iC3b; 7.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加英语小写字母 “ a、b ”表示,如C3a,C3b等,通常a为小片段,b为大片段。,三、补体的性质 1.补体蛋白多为糖蛋白,占血清蛋白总量的10%左右。 2.补体一般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清中。 3.补体各成分有不同的肽链结构,相对分子量和在血清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4.补体成分对热不稳定,许多理化因素都能破坏补体。 5.补体成分在动物体内含量稳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引起改变。 6.补体作用无特异性。 7.
4、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8.补体代谢快,血浆中的补体大约每天更新一半。,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补体系统的激活指补体各成分在受到激活物质的作用后,在转化酶(convertase)的作用下从无活性酶原转化为具有酶活性状态的过程。 在激活过程中,补体成分按一定顺序发生连锁反应,并在激活过程中不断组成具有不同酶活性的新的中间复合物,将相应的补体成分裂解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呈现不同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导致靶细胞溶解。补体激活途径主要有: 经典途径 MBL途径 共同的末端通路 替代途径,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由抗原抗体复合物(IC)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由于最先被人们所认识,故称为
5、经典途径,又称第一途径,或C1激活途径。 激活物-免疫复合物 经典激活过程可分为 (1)识别阶段 (2)活化阶段 (3)攻膜阶段,(一)识别阶段 即C1识别IC活化形成C1酯酶的阶段。即抗原和抗体结合后,抗体绞链区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Fc片段上的补体结合部位,补体C1与该部位结合并被激活的过程,称为补体激活的启动或识别。 1、C1的基本结构 C1是多聚体分子复合物 1个C1q 六聚体,有6个Ig结合点 2个C1r 组成C1sC1rC1rC1s 2个C1s 具有弹性的线性四聚体,2、C1s的活化 正常情况下C1r和C1s与C1q相连,当两个以上的C1q头部被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分子的Fc
6、段结合后,C1q 6个亚单位的构象即发生改变,并导致C1r被裂解,所形成的小片段即为激活的C1r,它可裂解C1s成为两个片段,其中小分子片段成为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C1s,它可依次裂解C4与C2。,C1的激活条件: C1结合到IgM的CH3区域或IgG某些亚类的CH2区域时才能发生C1活化。 一个分子C1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G分子Fc段结合才能活化,而与一个IgM结合即可活化。 仅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游离或可溶性抗体不能结合补体,(二)活化阶段 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C3转化酶,C3转化酶进一步酶解C3而形成C5转化酶的过程。 1、C3转化酶的形成 在Mg2+存在下,活化
7、的Cls分别使C4裂解为C4a和C4b两个片段,C2裂解为C2a和C2b两个片段,C4b和C2b结合形成C4b2b复合物,即C3转化酶(C4b2b),具有结合并裂解C3的能力。 2、C5转化酶的形成 C3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C3a和C3b两个片段,少数C3b分子粘附于有C3受体的细胞膜表面,引起免疫粘附反应,并与C4b2b以共价健结合,产生C4b2b3b复合物,即C5转化酶(C4b2b3b)。,(二)活化阶段 活化的C1依次酶解C4、 C2形成C3转化酶,C3转化酶 进一步酶解C3而形成C5转化 酶的过程。1、C3转化酶的形成 在Mg2+ 存在下,活化的Cls分别使C4 裂解为C4a和
8、C4b两个片段,C2裂解为C2a和C2b两个片段,C4b和C2b结合形成C4b2b复合物,即C3转化酶。2、C5转化酶的形成 C3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C3a和C3b两个片段,少数C3b分子粘附于有C3受体的细胞膜表面,引起免疫粘附反应,并与C4b2b以共价健结合,产生C4b2b3b复合物,即C5转化酶。,二、补体激活的MBL途径 MBL途径: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产物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等结合至细菌启动补体激活的途径。 (一)MBL的产生:正常血清中MBL水平较低,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早期,体内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产生TNF-a、IL-1和IL-6,从而导致机体发生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 补体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