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风成与黄土地貌ppt课件.ppt
《第6章风成与黄土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风成与黄土地貌ppt课件.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风成地貌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其中的沙漠地带。这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流水作用微弱,风是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 黄土侵蚀沟谷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的产物。沟间地地貌,虽然也有流水的作用,但是风力作用却非常重要。是风把干旱荒漠地区以及大陆冰川区冰水平原上的细颗粒物质吹送到半干旱草原区堆积才形成黄土地貌的。,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都有密切联系。它们都是第四纪地质时期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产物。,第一节 风 沙 流,含沙的气流称为风沙流。它是一种气固两相流。风沙流的形成是空气和沙质地表两种不同密度的物理介质相互作用的
2、结果。沙粒只是在一定的风力条件下才开始运动。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叫起动风速,超过起动风速的风叫沙风。对于粗糙地表,由于摩擦阻力大,吹动沙粒要求起动风速也大。湿润能增加沙子的粘滞性,因而起动风速较大。,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依据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的不同,有以下三种形式:悬移悬浮于空气中运动;跃移跳跃式运动;蠕移沿地面滚动或滑动。通常粒径小于0.05mm的细小颗粒(粉尘)呈悬移状态运动,可达数千公里;大于0.05mm的沙粒,以跃移和蠕移为主。风沙运动与水流中的泥沙运动不同,它以跃移运动为主要形式。,由于水和空气的密度不同(水比空气大800多倍), 沙粒在水中不易跃起,但在空气中可以跃起很高。跃
3、起的沙粒动能很大,下落地面时不但本身会反弹跳起,而且还会冲击附近的沙粒溅起,一同跃移。这种运动具连锁式特征。高速跃移的沙粒通过冲击方式,可以推动比它大或重很多倍的表层粗沙粒蠕移运动。风沙流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搬运的沙量绝大部分在离地表 30cm 的高度内通过,其中又特别集中在近地面 010cm 的气流层中。,风沙流,风向,风沙流,风向,风沙流,风向,一、风蚀作用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挟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磨蚀,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或凹进的部分,风
4、沙可以钻进去旋磨,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统称为风蚀作用。,第二节 风蚀地貌,二、风蚀地貌形态 (一)石窝石窝是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作用形成的许多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密集分布的凹坑,中间隔以狭窄的石条,状如窗格或蜂窝,被称作石格窗。,风蚀地貌石窝,甘肃,风蚀地貌石窝,风蚀地貌石窝和石格窗,石窝和石格窗,新疆西北的博尔塔拉州,新疆西北的博尔塔拉州,石窝和石格窗,新疆西北的博尔塔拉州,石窝和石格窗,新疆西北的博尔塔拉州,石窝和石格窗,(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风蚀蘑菇 水平层理、节理或裂隙发育的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形成的上部大,基部小,状似蘑菇的形
5、态,叫风蚀蘑菇。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作用下,易形成一些孤立的柱状形体,称为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柱,风蚀柱,风蚀柱,(三)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干旱荒漠地区,有时因暴雨洪流冲刷,形成许多冲沟,再经风蚀改造,加深和扩大形成风蚀谷。它可以是狭长的壕沟,也可以是宽广的谷地。 一些由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和暂时水流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一些孤立的小丘,称为风蚀残丘。它们多呈桌子状,也有尖塔状。,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残丘,风蚀城堡,风蚀城堡魔鬼城,新疆乌尔禾,
6、(四)风蚀雅丹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是“有陡壁的小丘”。地貌学上用“雅丹”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风蚀雅丹与前面的地貌不同,它不是发育在基岩上,而是发育在古河流、湖泊中沉积的土状堆积物中(砂、粉砂、砂质黏土等)。,风 蚀 雅 丹,风 蚀 雅 丹,风 蚀 雅 丹,风蚀雅丹,风蚀雅丹,风蚀雅丹,风蚀雅丹,(五)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洼地,叫风蚀洼地。 单独由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多为小而浅的碟形洼地。 大的风蚀洼地都是在流水侵蚀的基础上,再经风蚀改造而成。 较深的风蚀洼地,有的可潴水成为干燥区的湖泊。,风蚀洼地,风 蚀 洼 地,风蚀洼
7、地,风蚀洼地积水成湖,风蚀洼地积水成湖,内蒙西部的丹巴吉林沙漠,风蚀洼地积水成湖,埃及,风蚀洼地积水成湖,风 蚀 洼 地,月牙泉,风 蚀 洼 地,风蚀洼地,宁夏银川的沙湖,风蚀洼地,宁夏银川的沙湖,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第三节 风积地貌,一、风积作用 风沙流在运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物(如植物、地表起伏等)时,以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变化(如坚硬地面和松软地面变化)时,会发生沙粒的停积。这就是为什么在沙砾戈壁上很少有沙堆形成,而在疏松的沙土平原上易于形成沙堆的原因。,二、风积地貌形态 沙丘是沙漠里风积地貌的基本形态。按它与风之间的关系可分
8、为: (1)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链等 (2)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新月形沙垄、沙垄和复合型沙垄等 (3)多风向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 (4)沙堆,新月形沙丘是一种最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平面上形如新月,两侧有向前伸出的角(翼)。横剖面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520),背风坡凹而陡(2834,相当于沙粒的最大休止角)。高度不大,一般15m,很少超过15m。,(一)横向沙丘,(单一风向),落沙坡,风向,落沙坡,迎风坡,背风坡,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形态,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敦煌鸣沙山,敦煌鸣沙山,滑沙,落沙坡,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雏形,盾形沙丘,新月形沙
9、丘的最初形态是较小的盾形沙丘。这种沙丘一经形成,便成为风沙流运动的障碍。气流通过沙丘时,在背面形成具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小,使搬运的沙粒通过丘顶后,在沙丘背风坡沉积下来。 随着沙子的不断堆积,背风坡的,坡度越来越陡,当达到沙粒的最大休止角(34)时,就会发生坠落,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随着沙丘的持续增高,涡旋规模和强度也随之增大,使小落沙坡进一步扩大,背面凹形更加明显。同时,风搬运的沙粒将绕过沙丘向两侧堆积,形成了两个顺风向向前伸出的角。新月形沙丘就形成了。,在沙子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密集的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高度一般1030m,长达几百米至几公里
10、。,风向单一地区,沙丘链在形态上保持原来单个新月型沙丘的特点。,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在两个相反风向交替作用的地区,沙丘链在形态上比较平直,剖面形态往往具复式特点。顶部有一摆动带,两侧坡度视两风向的风作用时间和强度而有变化。,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源充分的地区,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就会在不断增高的同时,在其迎风坡上逐渐发育许多次一级的小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形成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新月形沙丘,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二)纵向沙丘纵向沙丘沙
11、垄顺主要风向延伸。大沙漠中分布的沙垄表面可叠置许多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垄长一般1020km,最长可达4050km;垄高一般5080m;垄宽一般0.51km;垄间地宽12km。剖面形态较对称,两侧斜坡平缓,垄顶呈半圆形。,沙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纵向沙丘的成因有多种: 两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由灌丛沙丘转化为纵向沙丘。, 新月形沙丘在两个锐角相交的风的作用下,由沙丘的一翼向前延伸而成(呈鱼钩状)。,新月形沙垄,新月形沙垄,非洲纳米比亚,新月形沙垄, 可能与纵向卷轴涡流(平行于气流方向)作用有关。,沙垄, 可能与山口风作用有关。,(三)多风向作用下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是在多风向,且风力相差不大的
12、情况下发育起来的沙丘,有时其形态酷似海星,也称星形沙丘。它具多个棱面,每个棱面代表一个风向。,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星形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金字塔沙丘,(四)沙堆 沙堆是一种特殊的沙丘形态。它是风沙通过草灌丛植物时,风速受到减弱,发生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形成的。 根据主要植物,可将沙堆称为红柳沙堆、白茨沙堆等等。 沙堆最初的形态为蝌蚪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沙子将填满整个草灌丛。若沙源丰富,沙子不断堆积,沙丘增高,也可逐渐发育成其它类型的沙丘。,沙篙,灌丛沙堆,红柳,灌丛沙堆,胡杨沙堆,灌丛沙堆1,灌丛沙堆,羽毛状沙丘,鱼鳞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风成与黄土地貌ppt课件 黄土地貌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