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ppt课件.ppt
《第6章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胡庆 教授,第6章 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2,内容提要,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及其应用微波传播路径微波传输线路噪声及参数计算,3,6.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及其应用,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的应用,4,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微波是电磁波频谱中无线电波的一个分支,它是频率很高且波长很短的一个无线电波段,通常指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或波长在0.01m1m之间的无线电波。在微波波段中,还可以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其中厘米波是目前开发最成熟和应用最广的波段。数字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组成数字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组成框图如图6-1所示。,图6-1 数
2、字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组成框图,5,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微波传输线路微波传输特性接近于几何光学,它的波长比地球上一般的宏观物体如建筑物、车、船的尺寸要小得多。当微波波束照射到这些物体上,将会产生显著的反射,并且部分深入到物体内部(穿透性)。但其绕射能力弱,因此,两微波站之间只能沿直线传播即视距传播,若在传播中遇到不均匀的介质时,还将产生折射、反射和穿透射。“微波接力”是目前广泛使用于视距微波的通信方式。由于地球是圆的,使得地球上两点(两个微波站)间不被阻挡的距离有限,为了可靠通信,一条长的微波中继线路就要在线路中间设若干个中继站,采用接力的方式传输信息,如图6-2所示。,6,6.1.
3、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图6-2 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结构,7,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微波传输系统的频率配置在微波频段的使用方面,必须遵照CCIR的建议和各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各国的微波设备往往首先使用4GHz 频段,目前各国的微波通信设备已使用到 2、4、5、6、7、8、11、15、20GHz等频段。我国数字微波通信已有2、4、6、7、8、11GHz各频段的设备。我国几种数字微波频率配置方案如表6-1所示。“多波道频率配置”是指一条微波传输线路有许多微波站,每个站上又有多波的微波收发信设备。当一个站上有多个波道工作时,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对一个波道而言,宜采用二频制。即两个
4、方向的发信使用一个射频频率,两个方向的收信使用另外一个射频频率。图6-3和图6-4所示给出了二频制频率配置方案。,8,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表6-1 我国几种数字微波频率配置方案,9,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图6-3 二频制频率配置方案,图6-4 多波道二频制频率配置方案,10,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微波传输系统的特点 (1)通信容量大微波频段的频带很宽,多路复用可以容纳更多话路工作。与短波、超短波通信设备相比,在相同的相对通频带(即绝对通频带与载频的比值)条件下,载频越高,绝对通频带越宽。设相对通频带为10,当载频为2MHz时,绝对通频带为200kHz;当载
5、频为2GHz时,绝对通频带为200 MHz。所以一个短波通信一般只能容纳几个话路,而一个微波设备则可以同时有成千上万个话路。(2)传输质量高微波波段受工业、天电和宇宙等外部干扰影响很小,所以其信道参数变化也很小,而且微波波段内波束以直线定向传播,可以采用高增益定向天线,质量较高,通信稳定,并且具备较好的保密性。,11,6.1.1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概述,(3)接力通信由于地球是圆的,使得地球上两点(两个微波站)间不被阻挡的距离有限,为了可靠通信,一条长的微波中继线路就要在线路中间设若干个中继站,采用接力的方式传输信息,如图6-2所示。(4)方便灵活,成本较低微波通信与其他波长较长的无线通信以及电
6、缆通信相比,能较方便地克服地形带来的不便,有放大的灵活性,并且成本较低,可以节省有色金属,施工也较快。由于微波频率高,故其波长短。微波通信一般使用面式天线,当面式天线的口径面积给定时,其增益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故微波通信很容易制成高增益天线。,12,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在微波雷达、微波通信设备中最通用的定向天线是抛物面天线和卡塞格林(双曲面形)天线,它们由辐射器(馈源)和金属反射面组成。另外还有喇叭天线、微带天线和智能天线。这里重点介绍抛物面天线和卡塞格林天线定性工作原理。抛物面天线结构及坐标关系原理图,如图6-6所示。由图可知从焦点F发射的电波经抛物反射后,反射波都平行OF轴
7、的方向沿z向传播,即馈源在焦点F所发出的波在抛物面反射后成为一束平行波,且反射波到达基准面AA的路径相等(即等相面)。由于抛物面天线的这种聚焦作用,可实现把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发射出去。,13,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图6-5 天馈线系统的结构,14,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图6-6 抛物面天线及原理图,15,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卡塞格林天线结构及坐标关系原理图,如图6-7所示。卡塞格林双反射面天线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和辐射器(源)三个部分构成。主反射面是一个抛物面,其焦点F;副反射面是一个双曲面,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顶点之间,双曲面有两个焦点:一个虚焦点
8、C与F重合,辐射器放置在另一个实焦点C上,辐射器通常采用喇叭形状。这种天线经过副反射面和主反射面的连续反射,把辐射器辐射的球面波形变成天线口面向外辐射的平面波束。,16,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图6-7 卡塞格林天线及原理图,图6-8 双曲线几何关系,17,6.1.2 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天馈线,为了进一步说明卡塞格林天线的工作原理,先分析双曲面母线(双曲线)的几何特性。由图6-8可知,其双曲线有两个卡塞格林天线要用的特征: 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至两焦点(C、C)距离之差等于常数,即 。 双曲线上任一点P的法线PN与CP延长线的夹角等于PN与PC的夹角,即=。,18,6.1.3 微波中继
9、传输系统的应用,由于微波具有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性、热效应性、散射性和抗低频干扰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微波作为信息载体,主要应用在雷达、导航、通信、遥感等领域;另一类是利用微波能,主要用在微波加热、微波生物医学及电量非电量的检测等领域。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在电信网中的应用微波中继传输作为通信网的一种传输方式,可以同其他传输方式一起构成整个通信传输网,如图6-9所示为微波、光纤、卫星一体的传输组网方式,一般来说,微波中继传输系统位于通信骨干网的位置。,19,6.1.3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的应用,图6-9 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在全网中的位置,20,6.1.3 微波中继
10、传输系统的应用,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微波传输可应用在两个地方:一是基站收发信台和基站控制器之间,二是基站控制器和移动交换机之间,如图6-10所示。,图6-10 微波中继传输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21,6.2 微波传播路径,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微波线路设计,22,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有反射、绕射和地面散射。地面可以把天线发出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到接收天线(光滑地面或水面反射的能量更大些),与主波(直射波)信号产生干涉,并与主波信号在收信点进行矢量相加,其结果是收信电平与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的收信电平相比,也许
11、增加,也许减小。散射是不规则地形将微波反射到各个方向,相当于乱反射。显然,散射会损耗微波能量。地面上的障碍物,如山头、森林和高大建筑物等可阻挡无线电波射线,使无线电波绕过障碍物向非接收方向传播,进而使接收的无线电波信号能量大大减小。,23,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惠更斯原理及菲涅尔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关于光波或电磁波波动性学说的基本思想为:光和电磁波都是一种振动,振动源周围的媒质是有弹性的,故一点的振动可通过媒质传递给邻近的质点,并依次向外扩展,而成为在媒质中传播的波。(1)惠更斯原理一点源的振动可传递给邻近质点,使其成为二次波源。当点源发出球面波时,2次波源产生的波前也是球面,3次,
12、4次波源也是如此。,24,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在无线通信中,当发射天线的尺寸远小于站间距离的时候,可以把发信天线近似看成一个点源,如图6-11所示。图中T为发射天线,它发出球面波,把波前分解为许多面积元,点源T在接收处R产生的场强便是许多面积元在R处产生的场强之矢量和。尽管T与R之间有障碍物,但不能挡住所有面积元,在R处仍可收到一定的场强。由解析几何可知,平面上一动点至两定点T,R的距离之和为常数时,此动点轨迹为椭圆。在空间,此动点轨迹为旋转椭球面,如图6-12所示。,25,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图6-11 惠更斯原理图,图6-12 菲涅耳椭球,26,6.2.1 地面
13、对微波传播的影响,(2)菲涅耳区菲涅耳区半径定义为椭球面上某点P至TR的垂直距离,用F表示。现用图6-14求得第1菲涅耳区半径F1。图6-14中,P为第1菲涅耳椭球面上任一点,d1,d2分别为P点至发射天线T及接收天线R的水平距离,收、发站距d= d1+d2。根据菲涅耳椭球面及菲涅耳区的定义可得式中,d1,d2,和d的单位为km,而F1大致与天线高度同数量级,故d1 F1,d2 F1。运用二项式展开,有,27,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因 ,故从第3项开始可以略去,有同理,于是, 即类似地,可求出第n菲涅耳区的半径。根据第n菲涅耳区定义有,28,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对照式
14、(6.2)及式(6.3)可以看出,原来的F1 现在换成Fn ,原来的 现在是 ,于是第 n菲涅耳区半径是显然,P点位置不同时, Fn 亦不相同。当P在线路中点时( 时),Fn 最大,用 表示。由式(6.4)可得,6.4,6.5,29,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3)收信点场强与菲涅耳区的关系由图6-13所示的菲涅耳区定义和式(6.3)可知经过各菲涅耳区的动点P1,P2,P3的电波射线T P1R,T P2R,T P3R依次相位差/2 (相差1800) 。这样各相邻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的电波场强相位差为1800,也就是说,第2菲涅耳区在R点产生的场强与第1菲涅耳区反相,第1菲涅耳区在R点产生
15、的场强与第3菲涅耳区相同。再看各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的场强是多少呢?由式(6.4)可知,即第1菲涅耳区面积F21,第2菲涅耳区面积为,30,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第3菲涅耳区面积为:可见各菲涅耳区的面积相等,发射的电磁波通过各菲涅尔区向外传播的能量及场强亦应相等,那么各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场强应该是多少呢?虽然各菲涅耳区面积相等,但它离R处的距离不等,第1菲涅耳区离R处最近,在R处产生的电场场强E1最大,第2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的场强E2较小,第3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的场强E3更小,由各个菲涅耳区在R处产生的场强构成的数列可近似为等差级数。,31,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设公差为
16、E,即E1E2E,E2E3E,考虑E1、E2和E2、E3的相位相反,则R处的总电场场强为,32,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路径中刃形障碍物及余隙用菲涅耳区的概念可解释微波传播路径中障碍物的阻挡损耗。微波传播中有时会遇到如图6-15所示的刃形障碍物。此时由于障碍物不能遮挡全部菲涅耳区,在收信处R可接收到微波。,图6-15 传播路径中的障碍物,33,6.2.1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在图6-15中,障碍物顶部至TR的垂直距离hc称为余隙。障碍物在TR线之下时,hc为正余隙;障碍物的顶部在TR线以上时,hc为负余隙。负余隙时无线电波可能受阻,引起阻挡损耗。例6-1 已知在自由空间传输条件下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ppt课件 微波 通信 传输 信道 特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