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碳一化工ppt课件.ppt
《第7章 碳一化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碳一化工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碳一化工,周安宁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2/11/23,1,2022/11/23,2,能源发展方式的优化与组配,2022/11/23,3,7.1 碳一化工的定义,C1化学的定义“C1化学”一词最早来源于Monsanto公司,系指由甲醇合成乙酸工艺(即从合成气制得甲醇,通过铑_碘络合物催化剂体系反应生成乙酸).(夏求真. 醋酸及其衍生物M 陈冠荣. 化工百科全书 第2卷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广义上讲,凡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甲烷,CO,CO2,HCN,甲醇和工业废气等参与的反应化学,都可定义为C1化学。20世纪80 年代,日本催化学会C1化学委员会将C1化工技术定义为
2、2部分组成:即制造CO,H2或者CO/H2(合成气)的技术和利用CO及合成气制造化学品、燃料的技术。,2022/11/23,4,战略目标和任务化工原料的多样化一是将1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合成为2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继而产生一系列衍生化工产品,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成功合成为2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有乙炔、乙烯、乙醇、乙二醇、醋酸、草酸、醋酐、甲酸甲酯、二甲醚和碳酸二甲酯等。二是将现有含碳化合物增加一个碳原子,即通过羰基合成和氢甲酰化等反应来实现。如烯烃氢甲酰化制多1个碳原子的醛,氯化苄羰基化制苯乙酸,三聚丙烯羰基化制C10叔碳酸等。 能源的“非石油化”-煤、生物质-气、液化一是解决未来石油化工原料技术链、产
3、业链的接替;二是提供清洁燃料的技术及产业链。,2022/11/23,5,C1化学品的主要领域液体燃料:如合成气合成油、甲醇代汽油、二甲醚代柴油或石油液化气,碳酸二甲酯、低碳混合醇等作为油品添加剂 石油替代烯烃,烯烃、芳烃、含氧化合物:针对石油资源减少和枯竭后,维持现有石油化工产品链 。C1化工产品开发关键催化剂的开发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获得较高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使生产过程具有经济性。上游主要原料煤炭、天然气、重油(渣油)和石脑油等。,2022/11/23,6,能源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合成液体燃料、制氢和燃料电池三大方面制氢甲醇可以通过催化裂解、重整和催化部分氧化等方法制氢;甲烷的
4、催化裂解制氢;煤气化制氢;生物质热解或气化制氢。合成液体燃料:F-T 合成工艺和MTG(methanol to gasoline , 简称MTG) 工艺。F-T 合成是指CO 非均相催化氢化生成不同链长的烃和含氧有机物的反应, 二氧化碳和水是主要反应副产物。,2022/11/23,7,合成气作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及产品,2022/11/23,8,7.2 碳一化工产品合成路线,2022/11/23,9,Two facts are obvious from table 1: a ) the ratio of CO:H2 needed is different b) various amounts of
5、 are produced. The molecular loss become even worse when CO2 is formed beside of water. Both the ratio of CO:H2 and the formation of water affect the economic of CO/H2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以甲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及其化学品,2022/11/23,10,2022/11/23,11,2022/11/23,12,2022/11/23,13,2022/11/23,14,以甲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及产品,2022
6、/11/23,15,2022/11/23,16,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及产品,2022/11/23,17,2022/11/23,18,全世界每年有近1.1亿吨二氧化碳被化学固定:尿素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最大宗产品,每年消耗的二氧化碳超过7000万吨;无机碳酸盐,每年达3000万吨;加氢还原合成一氧化碳也已经达到600万吨。每年还有万多吨二氧化碳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水杨酸及碳酸丙烯酯等。替代光气合成高附加值的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异氰酸酯、甲基内烯酸甲酯等)。,2022/11/23,19,2022/11/23,20,2022/11/23,21,新工艺方法研究; 高效催化剂研究; 反应器开发
7、与设计 新用途与新产品,7.3 碳一化工技术发展重点及趋势,2022/11/23,22,新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等离子体与催化联合转化技术等离子体技术(plasma technology)应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部分电离等离子体完成一定工业生产目标的手段(放电管中的电离气体是不同于气体、液体、固体的物质第四态)。超临界反应技术:超临界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的特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粘度小、扩散系数大、密度大,具有良好的溶解特性和传质特性,且在临界点附近对温度和
8、压力特别敏感。一般情况不发生化学反应,使用安全、价廉、对环境不产生化学污染。-F-T合成技术反应分离一体化技术、微型反应技术等,2022/11/23,23,7.4 F-T合成技术,定义F-TS(Fischer Tropsch Sythesis)合成是指O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非均相氢化生成不同链长的烃类(125)混合物和含氧化物的反应。该反应于1923年由Fisscher和Tropsch首次发现后经Fischer等人完善,并于1936年在鲁尔化学公司实现工业化,-合成因此而得名。合成原料:CO/H2 (合成气)合成气制备:煤、天然气、生物质等为原料经气化获得CTL、GTL、BTL。特点:产物以直链
9、烷烃、烯烃为主,无硫、氮等杂质。,2022/11/23,24,2022/11/23,25,合成产品的分布与组成组分非常复杂:甲烷到石蜡烃烃类的碳数分布服从AndersonSchulzFlory (ASF) distribution规律 Mn 碳原子数为n的烃的质量分数; 为链增长几率产物分布制约了产品的选择性,使得目的产品收率低,汽油产品的收率不超过40%(t%),而有些产品如石蜡收率高达80 % -二次加工直链的烷烯烃,尤其是-烯烃含量较高,而异构烷烃与芳烃含量较少-汽油的辛烷值较低,2022/11/23,26,典型的合成产品的组成与分布比较,经典-合成的特点,2022/11/23,C1化工
10、,27,合成反应的热力学特征 FT合成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27212930kJ/m3(CO+H2)(如果考虑到原料气中的惰性气体存在以及转化不完全等因素,实际放热量约为1674kJ/m3(CO+H2) 1500左右(绝热条件下,反应器温度);催化剂对温度很敏感;钴、镍催化剂:170210;铁铜剂:220-250;熔铁催化剂要求280-340;当温度超过上述温度范围-甲烷和碳沉积的生成,目的产物的产率降低、催化剂寿命缩短 ;最突出特点:合成产品碳数分布宽、目的产品选择性差、温度敏感性大、强放热等。打破Schulz-Flory分布 有效移出反应热,2022/11/23,C1化学与化工,28,经典
11、-合成的特点,化学反应过程主反应化学计量式,2022/11/23,29,F-T合成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副反应化学计量式,2022/11/23,30,F -T合成反应理论产率 合成气(CO+H2)组成不同和实际反应消耗的H2/CO比例的变化,其产率也随之改变,基于主反应计量式可以得出每1Nm3合成气的烃类产率的通用计量式为:,2022/11/23,31,* 1Nm3,是指在0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气体体积m3是指实际工作状态下气体体积,FT合成反应的理论产率为:208.3g/Nm3(CO+H2),F-T合成反应热力学,2022/11/23,32,a-烃类以、kJ/g烃计,醇类以 kJ/g(
12、CH2)n计; b-烷烃和醇为(MPa)-2n,烯烃为(MPa)1-2n;c-以原料气中H2和CO的化学计量比为基准,F-T合成的反应热、平衡常数和合成气平衡转化率(1.0MPa),除甲醇很难生成外,其余烃类与醇类,热力学上都容易生成,尤其是气态烃(如甲烷),可达到较高的单程转化率。提高温度,上述各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下降,对醇类更为明显。,2022/11/23,33,第一、二类反应以甲烷和乙烷为主要产物,且原料气转化率较高,只有当原料气中H2含量比较低时,才有少量的其它烃类生成。 对于第三类反应,丙烯为主要产物,原料气转化率可接近100%, 第四类反应,当富H2原料气以乙醇为主要产物,否则乙醛
13、为主要产物,上述两类反应都有相当量的乙酸生成。,F-T合成反应平衡计算中有关化合物的分类,F-T合成催化剂,Fischer and Tropsch (1926 ) 发现 铁和钴催化剂 both the metals remaining until today the only one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镍(Ni)和钌( Ru)典型F-T合成催化剂 for producing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FT synthesis催化剂的一般要求:They are active for hydrogenation
14、 reactions. They are capable for metal carbonyl formation. The F-T reaction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ressure) are not far from those where thermodynamics would allow the metals to be converted into metal carbonyls.,2022/11/23,34,Fe 大量生成烯烃及含氧化合物 Ru、Co 主要生成 长链饱和烃; Ru、Rh 等金属价格昂贵;Ni 主要生成过度加氢产物甲烷-缺点:加压反
15、应时易形成羰基化合物流失;甲烷化趋势严重等。Fe 和Co 是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元素- Sasol 工业化的催化剂是沉淀铁和熔铁,而Shell 公司则采用了钴催化剂,2022/11/23,35,F-T合成催化剂,FT iron catalysts need alkali promotion to attain hig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e.g. 0.5 wt.% K2O). 碱金属促进剂Addition of Cu for reduction promotion, addition of SiO2, Al2O3 for structural promotion a
16、nd maybe some manganese can be applied for selectivity control (e.g. high olefinicity). (还原促进剂,结构调节与分子选 择性调控)The working catalyst is only obtained when after reduction with hydrogen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synthesis several iron carbide phases and elemental carbon are formed, whereas iron oxides ar
17、e still present in addition to some metallic iron.(单质铁,氧化铁共存),2022/11/23,C1化工,36,With iron catalysts two directions of selectivity have been pursued. 铁催化剂的研发方向:One direction has aimed at a low molecular weight olefinic hydrocarbon mixture to be produced in an entrained phase or fluid bed process (Sa
18、sol Synthol process).The second direction of iron catalyst development has aimed at highest catalyst activity to be used at low reaction temperature where most of the hydrocarbon product is in the liquid phase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 Typically, such catalysts are obtained through precipitation fr
19、om nitrate solutions.,2022/11/23,37,Cobalt catalysts(钴催化剂)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first FT plant of Ruhrchemie in 1935.钴催化剂通常用硝酸钴经碳酸钠或碳酸钾沉淀制得;使用前在200 用氢气还原;加入过渡金属元素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为助剂,氧化硅、氧化铝等作为载体。优点:铁催化剂相比,钴催化剂更稳定、使用寿命长;缺点:要获得合适的选择性,必须在低温下操作,因而反应速率减慢,时空收率比铁催化剂低;同时由于在低温下操作,产品中烯烃含量较低。,2022/11/23,38,钴基催化剂
20、最为常用的制备方法是浸渍法;浸渍法的优点:活性组分用量少、催化剂机械强度高及操作简单;浸渍法分类:湿浸法-主要通过载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交换等较强作用形成负载型催化剂, 金属含量不宜高;等体积浸渍法(初润法、干浸法)-主要通过载体孔的毛细现象吸留浸液. 由于钴催化剂的金属含量较高( 10 %) , 且金属与载体间作用较弱, 因此, 钴基催化剂通常由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的活性相是金属相, 碳化钴物相的形成常伴随着催化剂的失活现象-分散性与选择性,活性的关系方向:提高分散度-改变溶剂;新方法,如反相微乳法等,2022/11/23,39,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铁催化剂经常采用共沉淀法或熔融法,其
21、它方法如凝胶法、化学沉积法及非晶态合金法主要用于制备模型催化剂作理论研究。影响因素:顺序;组分;合成条件;焙烧后催化剂为Fe2O3 相,经H2 还原后, 转变成-Fe , 接触合成气转化为金属、碳化物的混合相, 经CO、合成气活化的催化剂主要显示碳化铁相;催化剂结构模型由没有活性的Fe3O4 内核和有活性的外延碳化铁相组成.,2022/11/23,40,催化剂的制备方法,a multitubular reactor(列管式反应器)催化剂装填在列管内,管外为沸腾水,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管壁传给管外沸腾水副产蒸汽。自1953年以来Sasol公司一直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液体燃料。 以SiO2为载体
22、的铁催化剂,主要产物为汽油、柴油和蜡,选择性达78%以上,特别是蜡生成量较大。缺点:结构复杂;焊接要求高;催化剂寿命短;产品的选择性也随催化剂的使用时间不同而不断变化;气体压缩功耗大。,2022/11/23,41,F-T合成反应器,2022/11/23,42,循环流化床,固定流化床,浆态流化床,(滑阀),fixed fluidised bed (FFB),circulating fluidised beds (CFBs),Slurry phase bubbling bed reactor,2022/11/23,43,2022/11/23,C1化学与化工,44,Sasol 公司SSPD工艺和SA
23、S工艺 SSPD工艺(Sasol Slurry Phase Distillate)原料:天然气; 反应器:浆态床;催化剂:铁催化剂产品:柴油、煤油和石脑油开发时间:1990工艺模型试验,1993年工业试验工艺特点:,2022/11/23,45,F-T合成工艺,Sasol 公司SSPD工艺和SAS工艺SAS工艺(Sasol Advanced Synthol)原料:天然气 ;反应器:固定床;催化剂:熔铁催化剂产品:汽油、轻质烯烃开发时间:1990工艺模型试验,1993年工业试验特点: 造价低, 只有原来的循环流化床的一半; 较高的热效率;催化剂床层压降低, 减少了气体压缩费用; 床层等温;操作和维
24、修费用大大节省;高的油选择性, CO 转化率高于原来的循环流化床;易于大型化。SA S 反应器内部装有气体分散器, 一组冷却盘管以及从气体产品物炉流中分离铁基催化剂的系统。合成气从底部进入, 经催化剂床层, 从上方流出。合成反应条件为340和215M Pa,2022/11/23,46,Shell 公司的SMDS(Shell middle distillate synthesis)工艺原料:天然气; 反应器:列管固定床;催化剂:茂金属钴催化剂产品:柴油、煤油和石脑油、腊等开发时间:1990工艺模型试验,1993年工业试验工艺特点:合成石蜡烃和石蜡烃的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构成,2022/11/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章 碳一化工ppt课件 化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