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无线通信传输理论介绍ppt课件.ppt
《第5章无线通信传输理论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无线通信传输理论介绍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无线通信传输理论,2,第五章 无线通信传输理论,内容提要无线电波传播特征无线电波传播损耗无线信道噪声与衰落 无线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3,信道的概念,信道是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通路,是通信理论中对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信息传输介质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称,是任何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按传输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影响变化的快慢,信道可分为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恒参信道:有线信道变参信道:无线信道,4,构成无线传输系统的五点关键性问题:信源编码以降低对信道传输带宽的要求;信道编码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调制以适用不同传输设备;加密,这不仅是为军政通信的需要,在商业、乃至个人通信方面也是重要的;链路(或信道)容量的
2、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5,链路(或信道)容量C是用来量度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的一个指标。 C为信道容量(bit/s),B为信道带宽(Hz),S/N为信噪比,M表示进制。香浓证明了,只要数字通信的速率小于信道容量C,总存在一种编码方法,能实现无误码的传输,反之,则不可能无误码传输。,6,5.1 无线电波传播特征,7,各种波段波的特性-1,长波的穿射能力最强,电磁波靠地波传播,但其收发信天线的占用场地很大,常用于海上通信。中波比较稳定,主要用于广播。短波在传输过程中,碰到电离层会发生反射现象因而其传输距离很远,故短波常用于远距离通信或广播。但极易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信号会时强时弱。,8,各种波段
3、波的特性-2,超短波的传输特性同光波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要求通信双方之间(两微波站之间)没有阻挡物,信号方能传输到对方。微波传输特性也和光波一样,只能沿直线传播即视距传播,绕射能力弱,且在传播中遇到不均匀的介质时,将产生折射和反射。,9,5.1.1电波传播所涉及到的地球大气层,10,对流层 地球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 ,其平均高度达1012km 。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升高1km,温度约下降6.5,到对流层顶温度大约已降到-56。 在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90以上的水和3/4以上的大气质量。对流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对流层本身的电气特性,可用折射指数来描述。,11,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60km高度
4、的大气层。在20km以下平流层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又称为同温层。 在2050km高度范围内,其温度在逐渐升高,到达50km时达到约0左右的最大值。,12,电离层 602000km高度的大气层。对流作用很小,由于太阳的紫外辐射、X射线以及某种程度的宇宙线的作用下使大气电离,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对无线电波传播产生影响。 传输损耗较小,适用于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磁层 在电离层以上,是地球磁场所支配的空间区域。其正对太阳一侧,磁层可达到10个地球半径 高度,其背对太阳一侧,则有一个长达数十 甚至上百个地球半径的尾巴。,13,5.1.2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模式,电磁波在其横向平面中场值的大小和
5、方向都不变,则称为均匀平面波。为简化起见,下面只讨论均匀平面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情况。在无边界(开放)的无限空间中,电磁波的场结构只有横电磁波TEM。,20151022 广电,14,5.1.3 电波传播的方式及特性,无线电波由发射天线辐射到空间的各区域后,可依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处。,15,5.1.3 电波传播的方式及特征,地面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简称地波。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特点: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16,天波传播是指电波由高空电离层反射回来而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长、中、短波都可以利用天波进行远距离通信。,17,5.1
6、.3 电波传播的方式及特征,散射传播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介质的不均匀性或流星通过大气时的电离余迹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远距离传播的。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远距离通信。,18,5.1.3 电波传播的方式及特征,视距(直射)传播 指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能相互“看见”的距离内,电波直接从发射端传播到接收端(有时包括有地面反射波)的一种传播方式,又称直接波传播。 视距传播的应用可分为三类情况:地面上的视距传播;地面上与空中目标之间的视距传播;空间通信系统之间的视距传播。,19,电波传播特性-1,电磁波传播的共同特性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干涉绕射,20,电波传播特性-2,直线传播电磁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
7、播 在均匀媒质中,电磁波各射线的传播速度相同 ,传播方向不变 .,21,电波传播特性-3,反射与折射 当电波由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交界面上,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并遵守光学的折射和反射定律。,22,电波传播特性-4,电波的干涉 由同一电波源所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场强由不同路径的电波合成,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也称作多径效应。接收点的场强是由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合成的。,23,电波传播特性-5,绕射现象 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的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绕射。当障碍物的大小确定后,波长越长,电波的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绕射能力越弱,2
8、4,5.2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能量的扩散与吸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功率的计算 大气吸收损耗 雨雾引起的散射损耗 大气折射的引起损耗 电离层、对流层闪烁的引起损耗 多经传播引起损耗,25,当电磁波离开天线后,便向四面八方扩散,随着传播距离增加,空间的电磁场就越来越弱假设发射天线置于自由空间(一个没有能够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无限大的真空中),若无方向性天线,辐射功率为PT瓦,则距离辐射源d米处的电场强度有效值为:,5.2.1 能量的扩散与吸收,26,上式表明:电场/磁场强度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当电波经一段路径传播后,能量会受到衰减,这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
9、起的。,5.2.1 能量的扩散与吸收,27,无线传输损耗包括自由空间损耗、大气吸收损耗、降雨引起的损耗以及由于折射、散射与绕射、电离层闪烁与多径等引起的附加损耗最主要的就是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在整个传输损耗中占绝大部分。其他因素引起的损耗,可以在考虑自由空间损耗的基础上加以修正。,5.2.1 能量的扩散与吸收,28,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若无方向性(也称全向天线)天线的辐射功率为PT瓦时,则距辐射源d米处收点B处的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平均功率,见图5-25得:由天线理论知道,一个各向均匀接收的天线,其有效接收面积为一个无方向性天线在B点收到的功率为: 或,(5-11),
10、(5-12),29,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图5-25 计算电波传播损耗示意图,30,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定义为:从式(5-13)可见,自由空间基本传播损耗Lp只与频率f和传播距离有关d,当频率增加一倍或距离扩大一倍时,Lp分别增加6dB。,(5-13),31,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若用发射天线的增益为GT ,接收天线的增益为GR 则式(5-13)应改写为:,(5-14),32,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例5-1:某微波传输信道,发射天线的增益为22dB
11、, 接收天线的增益为18dB,收发距离为 14500 km,载波中心频率为5.904GHz。求:(1)该信道的基本传输损耗为多少? (2)若发射功率为25w,接收机的接收到的功率为多 少?,33,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解:(1)该信道的基本传输损耗为:(2)接收机的接收到的功率为:,34,5.2.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功率的计算无线通信中实际使用的天线均为定向天线,当收发天线增益分别为GR(dB),GT(dB);收发天线馈线系统损耗分别为Lr(dB),Lt dB)时,则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接收机接收功率为:,(5-15),35,5.2.2
12、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功率的计算例5-2:已知发射功率PT=1W,发信频率f=3800MHZ,收发距离为45 km,GT=38 dB,GR=40 dB,馈线系统损耗Lr=1(dB),Lt=3(dB),求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功率。解:将PT=1W换成电平值:,36,5.2.3 自然现象引起的损耗,大气吸收损耗产生大气吸收损耗的气体主要是氧气、水蒸气以及水汽凝结物。原因有两个:一是电波的吸收,即电波的电磁能转变为热能;二是电波因水气及凝结物产生的散射。水蒸气的最大吸收峰在=1.3cm (f=23GHz)处;氧的最大吸收峰在=0. 5 cm (f=60GHz)处。 微波工作频率小
13、于12GHz时,和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相比,可以忽略不计。,37,5.2.3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大气吸收损耗,图5-26 水蒸气和氧吸收衰减,38,5.2.3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雨雾引起的散射损耗降雨引起的电波传播损耗的增加称为雨衰,雨衰是由于雨滴和雾对无线电波能量的吸收和散射产生的。雨雾中的小水滴能散射电磁波能量而造成散射衰耗,如图5-27所示。从图中曲线(e)可见,在浓雾情况下,波长大于4cm (7500MHz)、站距为50km的散射损耗约为3.3dB。一般来说,10GHz以下频段,雨雾的散射衰耗还不太严重,通常两站之间的衰耗也只有几分贝。但是10GHz以上频段,中继站之间距离将主要受降雨衰耗
14、所限制,在20GHz(波长为1.5cm)以上时,中继站站距只好缩减到几千米。因此,在设计微波或者卫星等通信系统时,为考虑降雨引起的影响,应事先留有2dB左右的发射功率余量。,39,5.2.3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雨雾引起的散射损耗,图5-27 雨雾的散射损耗,40,5.2.3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大气折射引起损耗在大气层中,离地球表面越高,空气密度越低,对电波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使电磁波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路径出现弯曲。于是地球站在几何上直线对准的只是在卫星实际位置上方的一个虚的卫星位置。由于大气层的不稳定因素,如温度的变化、云层和雾等导致了大气密度分布的不连续变化和起伏,使传播路径产生了随机的、时变
15、的弯曲,从而引起接收信号的起伏。在低仰角的情况下,由于星地传播路径与地面视距微波的路径近于平行,折射还可能形成相互干扰。,41,5.2.3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电离层、对流层闪烁引起的损耗电离层内存在电子密度的随机不均匀性而引起闪烁,其强度大致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因此,电离层闪烁会对较低频段(1GHz以下)的电波产生明显的散射和折射,从而引起信号的衰落。比如,对于200MHz的工作频率,电离层闪烁使信号损耗有10的时间大于6dB。,42,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地面和环境设施对信号的反射,可形成信号的多径传播。对于天线高度低,增益小的移动终端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信号通过多径信道到达接收端
16、时,由于不同路径的信号延时不一样,接收端多径信号可能同相叠加,合成信号增强,也可能各个多径信号反相抵消,合成信号被减弱,从而形成接收信号的衰落。,43,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实际应用中,总是将收发天线对准,以便收方接收到较强的直射波,但由惠更斯原理,总会有一部电波折射到地面;若发射天线方向性不尖锐,也会有电波折射到地面。这时,接收点除收到直射波外,还收到地面反射的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4,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P,45,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直射波电场强度的瞬时值为 反射波到达R处场强的瞬时值为 其中,46,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接收点场强,47,5.2.
17、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衰落因子Lr:将合成电场强度有效值E与自由空间的直射波电场强度有效值E0之比称为地面反射引起的衰落因子 一般入射角很小,约 180;而1(全反射),于是,20151027 卓越,48,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Lrr的关系曲线,49,5.2.4 多径传播引起损耗,当r / 2 、3 /2 时,反射点P相当于在第一、第三等奇数号费涅尔区的边缘,接收处的合成场强是直射波(它是第一费涅尔区)与同相的反射波相加,合成场强最大。当r1 、2 时,P点在第二、第四等偶数费涅尔区的边缘,接收处的合成场强是直射波与反相反射波相加,合成场强最小。,50,5.2.5 无线传播模型,自由空
18、间传播模型平坦大地的绕射模型粗糙大地上的传播模型 Longley-Rice传播模型,51,5.2.2 无线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应用于频率范围为0300GHz,是最简单的几何光学模型。在某些环境中,假定有用信号只是由于在自由空间传播产生传播损耗,这时在大气中的传播就等效于自由空间传播。它只与频率f和距离d有关平坦大地的绕射模型适合大于视距的传播范围,对有用信号的预测需要考虑地球的曲率。粗糙大地上的传播模型 适合于世界特定地区和特别粗糙大地上的传播。,52,5.2.2 无线传播模型,Longley-Rice传播模型 Longley-Rice模型应用于频率范围为40MHz100 GHz,不同种
19、类的地形中点对点的通信系统。这个模型是统计模型,可用来估算地波和对流层散射的传播衰减,使用地形地貌的路径几何学和对流层的绕射性,预测中值场强和估计信号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按照Longley-Rice模型可做成一个计算机程序,用以计算通过不规则地形,频率在20 MHz到10GHz之间的大尺度中值传输损耗。Longley-Rice模型有两种使用方式,点到点预测方式和区域预测方式。,53,5.3 无线信道噪声与衰落,信道噪声 衰落原因与分类抗衰落技术,54,5.3.1 信道噪声与噪声指标分配,信道噪声 信道中的噪声是客观存在,且基本上难以消除的。信道噪声能够干扰有用信号,降低通信的可靠性,对通信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通信 传输 理论 介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