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液液传质分离过程ppt课件.ppt
《第4章 液液传质分离过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液液传质分离过程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液液传质分离过程,主要内容及要求,1、液液萃取的计算2、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和 双水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应用,4.1液液萃取,液液传质分离是利用溶质在两液相中不同的分配特性,通过相间传质达到分离的目的。萃取是液液传质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操作单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湿法冶金、精细化工等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反胶团萃取技术等则是新型萃取分离技术的代表。,4.1.1 萃取剂的选择和萃取体系的分类,一、萃取剂的选择 一个合用的萃取剂应与原溶液形成不互溶的两液相,萃取剂还应具备以下性质:两液相容易分开,不形成乳化液;萃取剂与任何进料组分之间不形成共沸物;萃取剂对关键组分的
2、选择性尽可能地高;萃取剂在萃余相中的溶解度应尽可能地低。萃取剂要易于回收,萃取剂的搜寻方法: (1) 搜寻数据库。 (2) 主要筛选方法: a) 选择同系物为萃取剂,b)罗宾斯表,c)氢键, d)极性作用, e) 特定萃取剂的认定。,4.1.1 萃取剂的选择和萃取体系的分类,案例,苯中分离链烃。苯在罗宾斯表中属于第11组,而所选的链烃庚烷属于第12组。由罗宾斯表可见,第8组(伯胺、氨、无取代基的氨基化合物)与芳烃形成的物系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与链烃形成的物系产生正偏差。 尽管胺或氨基化合物在分离该混合物上很可能是有效的,没有迹象表明是否一定分层。罗宾斯表也指出,第4组(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多环
3、链烃)、第7组(仲胺)和第9组(醚、氧化物、亚砜)均与链烃形成正偏差物系,与芳烃形成理想物系。这类溶剂同样可认为是可行的溶剂。但没有表明形成的液相数目。,(1)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2) 中性络合体系(3) 酸性络合萃取体系(4)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5) 胺类萃取体系,二、萃取体系的分类,4.1.2 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逆流萃取塔,定义 E为进料中组分i被萃取的分数,集团法:,定义U为进料中组分i进入萃余相中的分数,各式可用质量单位或摩尔单位。由于在绝热萃取塔中温度变化一般都不大,因此一般不需要焓平衡方程,只有当原料与溶剂有较大温差或混和热很大时才需考虑。,对比:,对比:,对比:,例4-1,4.
4、1.3 分馏萃取,通常采用塔中部进料的分馏萃取流程。,适用于那些分配系数差别较小或虽差别较大但分离效果要求很高的体系。,4.1.4 微分逆流萃取模型,一活塞流模型活塞流模型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微分逆流萃取模型。它假定塔内同一截面上任一点每一相的流速相等,两相在塔内作活塞流动;两相的传质只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在垂直方向上,每一相内没有物质传递。,用苯作萃取剂在喷淋塔内萃取水溶液中的醋酸。已知塔高H=1.4 m ,塔截面积A=4.510-3(m2),萃取相进出口的醋酸浓度分别为y1=0.00397,y0=0.0115,萃余相进出口醋酸浓度分别为x0=0.688,x1=0.683 (均为kmol/m3)
5、。苯的流率E=5.6710-6 m3/s,萃取平衡关系为 :y=0.0247x。试求:(1)萃取相总传质单元数;(2) 萃取相体积传质系数Koa。,例题:,解: 设萃取塔中传质速率为N。 则 N = E (y0y1) = 5.6710-6 (0.01150.00397)=4.26910-8 kmol/s塔顶和塔底的萃取相平衡浓度为:y0*=0.02470.688=0.01699 kmol/m3y1*=0.02470.683=0.01687 kmol/m3塔顶、塔底的传质推动力为:y0*y0 = 0.01699 0.0115= 0.00549 kmol/m3y1*y1 = .01687 0.00
6、397= 0.01290 kmol/m3,对数平均浓度差为:因此得: 则 此塔萃取相的总传质单元数为0.869,其萃取相的体积传质系数Koa等于7.81610-4 1/s。,4.1.4 微分逆流萃取模型,二轴向扩散模型轴向扩散模型做了如下假设:每相的返混可用一恒定的轴向扩散系数E来描述;各相的表观速度在横截面上处处相同,在轴向上是恒定的;仅仅是溶质在两相间传质,各相体积总传质系数为一常数;溶质的分配系数为一常数;,在实验室对某稀溶液物系进行萃取实验,活塞流工况下测得(HTU)ox= 0.9144 m。现放大设计一个工业塔,已知 : (NTU)ox= 4 、 Pex=19、 Pey=50 、 E
7、=0.5 。求塔高是多少 ?解:对于活塞流,塔高H 活塞流=(HTU)ox(NTU)ox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4-39):该方程为非线形方程,用迭代方法求解H = 5.26 m效率 =(HTU)ox(NTU)ox / H = 40.9144 / 5.26 100 % = 69.5 %,例题:,4.2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提取出待分离的高沸点或热敏性物质的新型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起源:1879年,J.B.Hannay等发现无机物在高压乙醇或乙醚中溶解度异常增加的现象,用高压的乙醇可溶解金属卤化物,压力越高,溶解能力越强。而当压力降
8、低到一定程度以后,溶解的无机物又从乙醇或乙醚中析出。,通常物质有三种状态,如果提高温度和压力,会出现液体与气体界面消失的现象,该点称为临界点。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分别超过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 PC )的流体,处于临界点状态的物质可实现从液态到气态的连续状态。 例如: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临界(T=374.3,P=22.05MPa)以上时,就会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水,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与气体和液体的物性比较,技术优势: 超临界流体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能实现从固体中提取有效成分。 可通过温度、压力的调节改变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液液传质分离过程ppt课件 传质 分离 过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