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ppt课件.ppt
《第三章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壳形变第三章 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武汉大学 许才军,地壳形变,1、绪论2、地壳形变测量 3、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4、板块构造学说与活动地块学说 5、地壳运动监测与数据处理 6、地壳应力与应变分析 7、连续形变、应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8、地震活动的大地测量研究方法,一、建立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原理(椭球定 位、定向的概念 ,坐标系类型及转换关 系 )(复习)二、参考系统、参考框架和参考基准 三、建立全球最优的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 四、协议地球参考架的维持 五、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及ITRF框架之 间的转换,一、建立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原理,1、椭球定位、定向的概念,大地坐标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大地基
2、准上的用于表达地球表面空间位置及其相对关系的数学参照系,这里所说的大地基准是指能够最佳拟合地球形状的地球椭球的参数及椭球定位和定向。,椭球定位是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可分为两类: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局部定位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而对椭球的中心位置无特殊要求;地心定位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同时要求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一致或最为接近。,复习,椭球定向是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不论是局部定位还是地心定位,都应满足两个平行条件:,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具有确定参数(长半径a和扁率),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
3、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叫做参考椭球。 除了满足地心定位和双平行条件外,在确定椭球参数时能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叫做总地球椭球。,参考椭球,无论参心坐标系还是地心坐标系均可分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两种,它们都与地球体固连在一起,与地球同步运动,因而又称为地固坐标系,以地心为原点的地固坐标系则称地心地固坐标系,主要用于描述地面点的相对位置;另一类是空间固定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称为天文坐标系或天球坐标系或惯性坐标系,主要用于描述卫星和地球的运行位置和状态。,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坐标系的类型,参考椭球定位与
4、定向的实现方法,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进行下面几个工作:,选择或求定椭球的几何参数(长短半径);,确定椭球中心位置(定位);,确定椭球短轴的指向(定向);,建立大地原点。,(地球)参心坐标系,椭球中心O相对于地心的平移参数,三个绕坐标轴的旋转参数(表示参考椭球定向),参考椭球的定位与定向,选定某一适宜的点K作为大地原点,在该点上实施精密的天文测量和高程测量,由此得到该点的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至某一相邻点的天文方位角 和正高,得到K点相应的大地经度 ,大地纬度 ,至某一相邻点的大地方位角 和大地高,大地原点垂线偏差的子午圈分量和卯酉圈分量及该点的大地水准面差距,天文坐标,大地坐标,0,参
5、考椭球定位定向方法,一点定位,一点定位的结果在较大范围内往往难以使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较好的密合。所以在国家或地区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进行到一定的时候或基本完成后,利用许多拉普拉斯点(即测定了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天文方位角的大地点)的测量成果和已有的椭球参数,按照广义弧度测量方程按 =最小(或 =最小)这一条件,通过计算进行新的定位和定向,从而建立新的参心大地坐标系。按这种方法进行参考椭球的定位和定向,由于包含了许多拉普拉斯点,因此通常称为多点定位法。,多点定位的结果使椭球面在大地原点不再同大地水准面相切,但在所使用的天文大地网资料的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密合。,多点定位,大地测量基
6、准,也叫大地测量起算数据,一定的参考椭球和一定的大地原点起算数据,确定了一定的坐标系。通常就是用参考椭球和大地原点上的起算数据的确立作为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建成的标志。,大地原点和大地起算数据,1954年北京坐标系,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一等锁与原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区一等锁,这样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归结为:a属参心大地坐标系;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c. 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
7、沃;d. 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椭球定位;e. 高程基准为 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f. 高程异常以原苏联 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 按我 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我国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缺点: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与现代精确的椭球参数相比,长半轴约大109m;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自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的倾斜,东部地区大地水准面差距最大+68m。使得大比例尺地图反映地面的精度受到影响,也对观测元素的归算提出了严格要求;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我国在处理重力数据时采用赫尔默特1900年1909年正常重力公式,与这
8、个公式相应的赫尔默特扁球不是旋转椭球,它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不一致,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定向不明确。椭球短轴的指向既不是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国际协议(习用)原点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也不是我国地极原点;起始大地子午面也不是国际时间局BIH所定义的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从而给坐标换算带来一些不便和误差。另外,该坐标系是按局部平差逐步提供大地点成果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和不够合理的地方。,C80坐标系是在完成全国天文大地网基础上建立的。根据椭球定位的基本原理,在建立C80坐标系时有以下先决条件:(1)大地原点在我国中部,具体地点是陕西
9、省径阳县永乐镇;(2)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极点采纳我国在1949到1977年 期间36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归算得到的1968年极原点,即JYD1968.0,起始子午线采纳格林尼治子午线 ;(3)椭球参数采用IUGG 1975年大会推荐的(IAG-75椭球)参数因而可得C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长轴:63781405(m);扁率:1:298.257 (4)多点定位;椭球定位时按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求解参数 (5)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水面为基准,西安1980(C80)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Geodetic origin,PR China,
10、Triangulation and traverse points,48433,Laplacian points,458,458,Starting lines,467,467,Geodetic network of China (horizontal datum),新1954北京坐标系,将C80大地坐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经过三个平移参数平移变换至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中心,椭球参数保持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相同。,问题:Geodetic Reference System 1980 (GRS80 )与C80有何不同?,Geodetic Reference System 1980 (GRS80),Adop
11、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IAG) during the General Assembly 1979,f:=1 : 298.257222101,欧勒角,对于二维直角坐标,如图所示,有:,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相同原点的两坐标系间的变换一般需要在三个坐标平面上,通过三次旋转才能完成。如图所示,设旋转次序为:,为三维空间直角坐标变换的三个旋转角,也称欧勒角,当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换算既有旋转又有平移时,则存在三个平移参数和三个旋转参数,再顾及两个坐标系尺度不尽一致,从而还有一个尺度变化参数,共计
12、有七个参数,相应的坐标变换公式为:,上式为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模型(布尔莎模型),其中含有7个转换参数,为了求得7个转换参数,至少需要3个公共点,当多于3个公共点时,可按最小二乘法求得7个参数的最或是值。,不同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变换,地心地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格林尼治平均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Y轴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地心地固大地坐标系,地球椭球的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在全球范围内最佳符合,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过地球质心并指向北极),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大地高。,地球北极是地心地固坐标系的基准指向点,地球北
13、极的变动将引起坐标轴方向的变化。,地心坐标系,以协议地极CI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为指向点的地球坐标系称为协议地球坐标系CTS(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System),而以瞬时极为指向点的地球坐标系称为瞬时地球坐标系。在大地测量中采用的地心地固坐标系大多采用协议地极原点CIO(国际协议原点)为指向点,因而也是协议地球坐标系,一般情况下协议地球坐标系和地心地固坐标系代表相同的含义。,协议地球坐标系,直接法,所谓直接法,就是通过一定的观测资料,直接求得点的地心坐标的方法,如天文重力法和卫星大地测量动力法。,间接法,所谓间接法就是通
14、过一定的资料,求得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标系间的转换参数,而后按其转换参数和参心坐标,间接求得点的地心坐标的方法,如应用全球天文大地水准面差距法以及利用卫星网与地面网重合点的两套坐标建立地心坐标转换参数等方法。,建立地心坐标系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苏等国家利用卫星观测等资料开展了建立地心坐标系的工作。美国国防部(DOD)曾先后建立过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简称WGS)WGS-60,WGS-66,WGS-72,并于1984年开始,经过多年修正和完善,建立起更为精确的地心坐标系统,称为WGS-84。,该坐标系是一个协议地球参考系CTS(Convention
15、al Terrestrial System),其原点是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方向,X轴指向BIH1984.0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WGS-84椭球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推荐值,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自1987年1月10日之后,GPS卫星星历均采用WGS-84坐标系统。因此GPS网的测站坐标及测站之间的坐标差均属于WGS-84系统。为了求得GPS测站点在地面坐标系(属于参心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换。,以
16、测站为原点,测站的法线(或垂线)为Z轴方向的坐标系称为法线(或垂线)站心坐标系。,垂线站心直角坐标系,以测站P为原点,P点的垂线为z轴(指向天顶为正),子午线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y轴与x,z轴垂直(向东为正)构成左手坐标系。(又称站心天文坐标系),站心坐标系,空间任意一点Q相对于P的位置可通过地面观测量-斜距d、天文方位角和天顶距z来确定,垂线站心直角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换算公式,以测站P为原点,P点的法线为z轴(指向天顶为正),子午线方向为x轴,y轴与x,z轴垂直构成左手坐标系。(又称站心椭球坐标系),法线站心直角坐标系,二、地球参考系与参考框架,参考系统可以认为是为了表示位置坐标而
17、定义的类似于标尺作用的参照物的称谓。例如:若将椭球体看做参照物,则椭球表面的经线、纬线、法线及相应刻度共同构成参考系统;若将3根笛卡儿坐标轴看做参照物品、则坐标中心、坐标轴及其刻度共同构成参考系统。,由于地球是一个非刚体的形变体,建立一个固定于地球的参考系非常复杂,只能定义一个理想的地球参考系。理想参考系(定义):相对于它地球只存在形变,不存在整体性旋转和平移; 相对惯性参考系(空固系)地球只存在整体性运动, 如地球自转等。在理论上,通常采用无整体旋转条件来实现理想的地球参考系。而实际上很难用物理和数学模型来精确描述地球各种形变,因此至今无法定义一个真正的理想参考系。实用的参考系仍是一种协议地
18、球参考系(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CTRS),即对所建立的参考系的各种方法、参数和模型做出一定的协议。,参考框架参考系统的具体实现 ,用固定在地球上的一组标记及其坐标和其他一些参数间接地表示出参考系统,这组标记即是参考框架。由一组参考点的位置和坐标来具体实现某一协议参考系,这组参考点的位置和坐标构成了一个协议参考框架(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CTRF)。实现一个地球参考系,就是建立一个与之相应的地球参考架: 1)给出理论定义和协议约定; 2)建立地面观测台站,并用空间大地测量技
19、术进行观测; 3)根据前面对协议地球参考系的一些约定,采用国际推荐的一组模型和 常数,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解算出各观测台站在某一历元的站 坐标。即建立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架(ITRF); 4)对于影响地面台站稳定的各种形变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建立相应的时 变模型,以维持该协议地球参考架的稳定。,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国际地球参考系 ) constitutes a set of prescriptions a
20、nd conventions together with the modelling required to define origin, scale, orientation and time evolution of a 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CTRS协议地球参考系 ). The ICRS is an ideal reference system, as defined by the IUGG resolution No. 2 adopted in Vienna, 1991. The system is realised by
21、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 based upon estimated coordinates and velocities of a set of stations observed by VLBI, LLR, GPS, SLR, and DORIS. The ITRS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 (ICRS 国际天体参考系 ) by use of the IERS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
22、ters (EOP地球定向参数).,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The ITRS definition fulfills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1. It is geocentric, the center of mass being defined for the whole earth, including oceans and atmosphere. 2. The unit of length is the metre (SI). This scale is consistent
23、with the TCG time coordinate for a geocentric local frame, in agreement with IAU and IUGG (1991) resolutions. This is obtained by appropriate relativistic modelling. 3. Its orientation was initially given by the BIH orientation at 1984.0. 4.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orientation is ensured by using
24、a no-net-rotation condition with regards to horizontal tectonic motions over the whole earth.,The ITRS is realized by estimates of the coordinates and velocities of a set of stations observed by VLBI, LLR, GPS, SLR, and DORIS. Its name is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 The ITRS ca
25、n b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 (ICRS) by use of the IERS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EOP). The ICRS is accessible by means of coordinates of reference extragalactic radio 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ICRF) .,Definition of the ICRF(国际天(体)球参考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地球 参考系 参考 框架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