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ppt课件.ppt
《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雷达对抗概述,1.1 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1.2 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1.3 雷达侦察概述1.4 雷达干扰概述,1.1 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1.1.1 雷达对抗的含义及重要性 在现代战争中,每一个作战装备和作战人员都会因其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受到多种雷达和武器系统的威胁、杀伤。如图11所示的一架作战飞行中的军用飞机,可能会同时遭受到敌方数种雷达、杀伤武器的威胁。如果它及所在方不能有效地对抗敌方诸多的威胁雷达和武器系统,则其不仅不能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图11 飞机所面临的威胁雷达示意图,雷达对抗是一切从敌方雷达及其武器系统获取信息(雷达侦察),破坏或扰
2、乱敌方雷达及其武器系统的正常工作(雷达干扰和雷达攻击)的战术、技术措施的总称。雷达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处于举足轻重、日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雷达对抗是取得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由于在各种现代武器系统中,雷达仍然是信息获取和精确制导领域中最重要的装备。特别是在广大的作战地域内,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各种目标信息,雷达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破坏了雷达的正常工作,也就破坏了整个武器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很可能使其成为“聋子”、“瞎子”。这对于取得军事优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英美联军通过雷达侦察完全掌握了德军在此战区40多部雷达的工作频率、性能和配
3、置,然后进行大规模的火力轰炸,制造假的进攻方向。在进攻开始后,又进行了连续不断的干扰和轰炸,使雷达完全陷于瘫痪,根本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此次战役参战的2127艘舰船,只损失了6艘,损失率不到0.3%。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高科技的优势,从战争开始前数周至战争结束,对伊军的整个战区进行了连续不断的电子侦察和强大的电子干扰,不仅使伊军的全部雷达无法正常工作,通信中断,指挥失灵,甚至成为招致各种反辐射武器直接攻击的靶源,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仅持续两个月,双方的人员损失分别为百余人比数十万人,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也充分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威力。,2.雷达对抗是每一种武器系统和军
4、事目标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卫武器 在现代战场上,对每一种武器系统和军事目标(包括作战人员)的直接威胁,主要来自于精确攻击武器。这里的精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精确到武器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内。而攻击武器的精确性能主要是依靠一系列的雷达和电子设备保障的。例如,在现代防空系统中,首先需要有远程警戒雷达预先提供敌方来袭飞机、导弹的批量、距离、方向等有关的空情,供防空指挥部门核实后,发出空情预报,作出预防处理;然后由目标指示、引导雷达准确核对目标的编队数量、位置、威胁的空域等,引导我方机群或远程防空导弹进行空中拦截;当来袭飞机、导弹进入一定的作战空域之后,由各种制导雷达、炮瞄雷达指挥控制中、近程防空导
5、弹和防空火炮进行拦截射击。如果没有干扰,则防空导弹一次齐射(约为三发)的杀伤概率为90%以上,防空火炮一次点射(约为36发)的杀伤概率为80%以上。为了对付超低空突防的飞机(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下),由侦察卫星、预警飞机上的下视雷达担任早期预警和目标指示,由各种车载、步兵便携式雷达担任低空补盲。,步兵肩扛发射的防空导弹杀伤概率也在50%以上。显然,没有现代雷达对抗技术支持的作战飞机只能是空中的活靶,难以生存。 雷达对抗技术是改善武器系统和军事目标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有效手段。越南战争中,美军综合采用了多种雷达对抗措施,曾一度使地空导弹的杀伤概率降到2%,防空火炮的杀伤概率降到0.5%以下;海湾战争
6、中,美军的F117A隐形轰炸机出动数千架次,执行防空火力最强地区的轰炸任务,在强大的电子干扰掩护下,竟然无一损失。,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也是一场在高科技支持下的高度信息化的战争,从每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到整个战场的指挥控制,每一个作战单元都是依靠详尽的作战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雷达和雷达对抗技术作为其中信息来源的重要支柱,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 雷达对抗是与雷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雷达为了获取目标信息,必须首先将高功率的电磁波能量照射到目标上;由于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将对照射能量产生相应的调制和散射;雷达接收到目标调制后的一部分微弱的散射信号
7、,再根据收发信号调制的相对关系,解调出目标信息。,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如图12所示。雷达对抗设备中的侦察设备接收雷达发射的直达信号,测量该雷达的方向、频率和其它调制参数,然后根据已经掌握的雷达信号先验信息和先验知识,判断该雷达的功能、工作状态和威胁程度等,并将各种信号处理的结果提供给干扰机和其它有关的设备。由此可见,实现雷达侦察的基本条件是:雷达向空间发射信号;侦察接收机接收到足够强的雷达信号;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位于侦察机信号检测处理的能力和范围之内。,图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示意图,根据雷达对目标信息检测的过程,对雷达干扰的基本方法包括:破坏雷达探测目标的电波传播路径;产生干扰信号
8、进入雷达接收机,破坏或扰乱雷达对目标信息的正确检测;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等。本书主要阐述图12中各种干扰信号的产生技术,以及它们进入雷达接收机后破坏或扰乱对目标信息正确检测的原理。,雷达对抗的主要技术特点是: 1. 宽频带、大视场 雷达对抗要能够作用于广阔地域内各种工作频率的雷达,对抗具有众多威胁雷达的信号环境。因此,雷达对抗设备的工作视场往往是半空域或者全空域,工作带宽往往是倍频程或多倍频程的。,2. 瞬时信号检测、测量和高速信号处理 由于雷达信号大多为射频脉冲,持续时间很短。雷达侦察设备预先并不知道雷达信号的调制特性、到达的时间和空间等,在信号严重失配的情况下,对于射频脉冲信号的检测、测量
9、等都必须在短暂的脉冲期间内完成。导弹末制导雷达、近炸引信等武器设备的发射信号时间很短,要求雷达对抗系统的信号处理必须尽快完成,及时作出有效的反应。,1.1.3 雷达对抗与电子战 电子战(EW)是敌我双方利和电磁能用定向能以破坏敌方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的利用或对敌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击和杀伤,同时保障己方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军事行动。电子战包括两个相互斗争的方面:电子对抗(ECM,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隐身和电子摧毁)和电子反对抗(ECCM,包括电子反侦察、电子反干扰、电子反隐身和电子反摧毁)。电子干扰、电子摧毁也统称为电子进攻,电子反侦察、电子反干扰、电子反
10、摧毁也统称为电子防护。,电子战的技术分支很多,通常按照具体的无线电电子设备或器材进行分类,如:通信对抗与反对抗、雷达对抗与反对抗、光电对抗与反对抗、引信对抗与反对抗、敌我识别系统的对抗与反对抗、C3I(通信、指挥、控制和情报)系统的对抗与反对抗等。从频域上分为:射频对抗、光电对抗和声学对抗。 各频段的划分如图13所示。,图13 电子对抗的频段划分,1.射频对抗 射频对抗的频率范围为3MHz300GHz,是雷达、通信、导航、敌我识别、无线电引信、制导等设备工作的主要频段。 2.光电对抗 光电对抗的频率范围在300GHz以上,可分为红外、可见光和激光等子频段,是近距离精确制导武器和高定向能武器工作
11、的主要频段。 3.声学对抗 声学对抗主要用于水下信息的对抗。从次声波至超声波,是声纳、水下导航定位设备工作的主要频段。,1.2 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S是指雷达对抗设备在其所在地域内存在的各种辐射、散射信号的全体:,(11),式中,N为信号环境S中辐射、散射源的数量;si(t)为其中第i个辐射、散射源的信号。,1.2.1 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 1.辐射源的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分布范围宽、信号交叠严重 由于雷达的广泛应用,许多作战飞机、舰艇、战车和作战单位都配有一定数量的雷达,分布范围很大,特别是在重要的军事集结地,雷达的分布十分密集,N的数值往往为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在单
12、位时间内出现的脉冲信号平均数少则数万,多则数百万,在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个信号同时出现(交叠)。,2. 信号调制复杂,参数多变、快变 雷达通过信号调制波形和参数的选择与变化,可以获得诸多目标信息检测和抗干扰等方面的利益。随着信号产生技术和处理技术的发展,一部雷达往往能够根据需要,产生多种不同调制特性的波形,特别是在脉冲持续时间内的频率和相位调制;此外,出于反侦察、抗干扰等的需要,许多雷达都可以改变发射信号的载频、脉冲重频、脉冲波形或其它调制参数;这种变化的时间可能是数秒、数十毫秒,甚至到每个发射脉冲都发生捷变。,3. 信号综合威胁程度高 现代雷达与各种杀伤性武器系统的结合十分紧密,如制导雷达、炮瞄
13、雷达、反辐射寻的等,都直接威胁到雷达对抗设备和人员的生存。由于受到杀伤性武器系统威力范围的限制,这些雷达往往在目标尚未进入攻击范围时保持电磁静默(不发射),由其它探测设备提供信息保障,一旦目标进入攻击范围则立即投入工作,迅速捕获目标,引导武器攻击。,1.2.2 信号环境在雷达对抗设备中的描述和参数 如(11)式所示,信号环境S是由N个辐射源和散射源组成的。如果主要考虑其中的雷达信号辐射源,则辐射源信号si(t)可顺序展开其射频脉冲序列:,(12),式中的si(n)为si(t)的第n个脉冲。,雷达对抗设备是以S为工作背景,从S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对S作出适当反应的设备。根据不同用途和战技指标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达 对抗 概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