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传文章背景说明晋书ppt课件.ppt
《皇甫谧传文章背景说明晋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甫谧传文章背景说明晋书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皇甫谧传 晋书,【文章背景说明】,本篇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二十一人编撰,共130卷,记载了两晋封建王朝的兴衰史。纪传体断代史,【文章背景说明】,房玄龄(公元578-648年),山东淄博人。唐初名相,居相位十五年,举贤兴教,佐理朝政,后被封为梁国公。,【文章背景说明】,本篇文字记述了魏晋时期的医学家和文史学家皇甫谧的生平事迹。,【主人公简介】,皇甫谧出生于公元215年,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一个贫苦的农舍中。初取名静,后改谧,字士安。,【主人公简介】,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针灸专著。,【原文】,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
2、曾孙也。出後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癡。尝得瓜果,辄进所後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原文】,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於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後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字词,1.出后叔父:过继给叔父。出,离开本宗。后,继承。2.徙:迁移。 3.游荡:闲游放荡。无度:没有节制。
3、4.癡:“痴”的异体字。5.三牲:牛、羊、猪。,相传孟轲幼年时,居住环境不好,孟母为教育孟轲,三次迁居。事见列女传母仪和赵岐孟子题辞。后喻母教之德。,孟母三徙(孟母三迁),曾父烹豕(曾参烹彘 ),曾参妻携子到市场,其子啼哭,母说归后为子杀猪。归后,见曾参正要捕猪杀之,妻止之,说与儿戏言,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子,终杀猪以取信。事见论语。后喻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字词,6.存,保存,保全。7.卜:选择。 8.阙:通“缺”。缺失、错误。9.鲁钝:愚钝;愚笨。10.修身;修养自身。笃学:专心学习 。11.就:跟从。,字词,12.席坦:人名。一作“坦席” 13.辍:停止。 14.躬自:亲自、亲身。15.农
4、:务农。(名词活用作动词) 15.礼乐、圣真:皇甫谧早年著作,已佚。清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有载。16.辍:停止。,今译:,1.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於我何有?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以便培养孟子,曾子的父亲杀猪以便取信儿子,难道我居住没有选好邻居,教育有失误吗?为什么你如此的鲁莽愚钝呢!正身勤学,自然是你自己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什么呢?,【原文】,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後为名乎?,字词,1.修名:谋求名声。此谓出仕任职。2.出处:出仕为官和处家为民。3
5、.乐:以为乐。意动义。4.崇接:崇尚追求。5.鞅掌:谓公事忙碌,无暇整理仪容。语出诗经。,【今译】,有人劝皇甫谧谋求名声,广交名士。皇甫谧认为除非圣人,有谁能同时做到既可出世为官,又能处家为民呢?居住在田里之中也可以乐于尧舜之道,为什么一定要崇尚交接世俗名利,做官烦劳,然后成名呢?,【原文】,作玄守论以答之,曰:“或谓谧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字词,委形:委屈自身。贵:看重,重视。理世:治世。理,治理。美:赞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及时:及时作为。赡:供给生活所需。,【
6、今译】,有人对我说:富贵是人们所向往的,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为什么要委屈自身而安于贫困却不改变一下呢?况且道所崇尚的是治理国家,人所赞美的是及时作为。等到你年迈齿脱,依然饥寒不富,辗转死于沟壑之时,将有谁了解您呢?,【原文】,谧曰: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扰:损害。今译:人最珍惜的是生命,道要保全的是形体,生命和形体不能冒犯的是疾病。假若扰乱保全身体之道来损伤生命,怎么能摆脱贫贱而实现所追求的目的呢?,【原文】,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
7、神秏精者乎?,字词,10.堪:承受。11.实:本质;实质。12.没齿:终身。 13.孰与:与相比,哪一种更好? 14.秏:“耗”的异体字。,【今译】,我听说过,享用人家俸禄的人就要怀着人家的忧虑,身体强健的人尚且承受不住,更何况我体弱多病呢?况且清贫是读书人的常事,低贱是道德本质,我处在清贫的地位却得到了道的本质,终生无忧,这和富贵而耗伤精神相比,哪一种更好呢?,【原文】,又生为人所不知,死为人所不惜,至矣!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者也。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至道”两句:意为最高的道不可损害,最高的德不可助益。,喑
8、聋之徒,哑口不言和耳聋不闻之人。语出墨子尚贤下。喑,哑。,【今译】,另外,活着不被人知晓,死去也不被人惋惜,这是最高的境界了!口哑不能言和耳聋不能闻的人,是天下有道之人。一个人死去而天下号哭的,认为这是损失;一个人出生而天下欢笑的,认为这是增益。既然这样,那么号哭并不是要增加死亡,欢笑并不是要损害生命。因此,最高的道是不会受损的,最高的德也是不会增益的。,【原文】,何哉?体足也。如迴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体:指道德。 足:完备;完美。迴:运转。下文“运”义同。广:增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9、,【今译】,为什么呢?因为道德完备了。如果运转天下人追求名利的信念,来招致损害生命的灾祸,增加没有益处的疾病,难道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吗?只有不能损伤的,才是最坚实的;只有不能增益的,才是最笃厚的。正因为坚实,所以始终不会损伤;正因为深厚,所以始终不会减薄。,【原文】,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遂不仕。耽翫典籍,忘寝舆食,时人谓之“书淫”。,字词,16.苟:如果。 17.体:体察;领悟。(名词活用作动词) 18.居;安心。19.表:外。20.耽翫:酷爱。 翫,“玩”的异体字,喜爱。,【今译】,如果能体察到坚实笃厚的本质,安心于不会减薄的真谛,立身于损伤和
10、增益之外,遨游于形体之外,那么我的道就完备了。于是不出仕做官。他酷爱经典古籍,废寝忘食,当时的人称他为“书淫”。,【原文】,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叔父有子既冠,谧年四十丧所生後母,遂还本宗。,字词,21.箴:劝告;规劝。 22.“朝闻道”两句:早晨得知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语出论语里仁。23.況:“况”的异体字。,字词,24.修短;长短。 25.分:定数。26.既冠:已经成人。冠,古代男子年二十束发加冠,举行成人礼。,【原文】,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甫 文章 背景 说明 晋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