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及训练ppt课件.ppt
《治疗——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及训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及训练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及训练,主讲人:孙喜龙,平衡是人体保持姿势与体位,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尤其是各种转移动作、行走以及跑、跳等复杂运动的基本保证。平衡功能的康复训练是物理疗法的重要工作内容平衡功能评定是制定平衡功能计划的重要步骤,概 述,基本概念 平衡( balance)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支 持 面,支持面(support surface)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触面。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面积。,平 衡 功 能 的 分 类,1、静态平衡(static bal
2、ance)是指身体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势的能力,如坐、站立、单腿站立、倒立、站在平衡木上维持不动。 2、动态平衡(dynamic balance)是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 1、感觉输入 2、中枢整合 3、运动控制,三种调节机制,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踝调节机制 指人体站在一个较坚固和较大
3、的支持面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时,身体重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髋调节机制 指人体站在一个较小的支持面上,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重心重新回到双足的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曲活动来调整身体重心和保持平衡,跨步调节机制 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会自动地向用力的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重新建立身体重心支撑点,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平 衡 的 评 定,定量评定:采用专用评定设备对有关平衡功能的各
4、种参数进行量化。其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平衡障碍的程度以及进行康复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疗效。定性评定:在确定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后,需要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定性评定。关节肌肉功能异常、反应延迟、肌群应答错误、各种感觉信息判断不准确、感觉运动整合不恰当或其他原因等均可导致平衡障碍。,平衡的评定,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衡状态。量表法: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平衡量表, 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平衡测试仪: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12,返回,Berg平衡量表,由Berg等人设计,发表于1989年,广泛用于临床,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敏感性;为综合性
5、功能检查量表,通过观察坐、站位下的动静态平衡来评价患者重心主动转移的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定标准,包含14个动作项目,每个项目均分为04分五个等级。4分表示能够正常完成所检查的动作,0分表示不能完成或需要中等或大量帮助才能完成。,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无支持坐位从站立位坐下转移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从地面拾起物品转身向后看转身360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结果分析,020分:提示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2140分:提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患者可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患者可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Fugl-Meyer平衡
6、功能量表,包括从坐位到站位的量表式的平衡评定,内容比较全面,简单易行,评 定 目 的,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或其它功能性活动的 平衡障碍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疗效 跌倒风险的预测,一、平衡的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 1、肌肉骨骼系统完整性的评定。 2、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力或肌纤维长度的变化 3、关节活动受限或缺乏副运动,姿势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4、肌力减弱、肌长度或力量不平衡、肌耐力低下,二、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 (一)运动对策的评定 重心受到干扰时将诱发出何种姿势协同模式取决于站立面的种类及干扰强度。
7、 1、检查踝关节协同动作时站立支持面要平、硬且宽; 2、检查髋关节协同动作时被检查者可站在窄于足底长度的横木上或采取不会引起踝关节协同动作的其他体位如足跟接足尖(双脚一前一后)站立位。,检查结果: (1)、存在并且正常; (2)、存在但受限; (3)、存在但不能在特定的状况中出现; (4)、异常; (5)、消失。(二)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 通过仔细观察具有潜在破坏平衡的运动来分析预期或准备性姿势调整。,三、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应,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 平衡反应状况可以通过活动的支持面或随意运动或破坏被检查者的体位
8、而获得。,平衡反应检查内容如下: (一)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仰卧位 (二)膝手位反应 (三)坐位平衡反应 (四)跪位平衡反应 (五)迈步反应,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1、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2、稳定极限由小变大3、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4、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5、从睁眼到闭眼 6、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适 应 证 和 禁 忌 症 (一)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前庭功能损害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害 (二)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疾患 下肢骨折未愈合,常 见 适 应 人 群,脑血管疾病 小儿脑瘫 脑外伤 帕金森 脊髓损伤,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脑瘫患者: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站立位 偏瘫患者:仰卧位坐位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 平衡 协调 功能 评定 训练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