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成分开发ppt课件.ppt
《植物活性成分开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活性成分开发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活性成分开发,主讲:李运祥,课程内容,第一章.有机硫化物第二章.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第三章.有机酸化合物第四章.类胡萝卜素第五章.生物类黄酮第七章.生物碱第八章.皂苷第九章.其他植物活性成分第十章.天然植物生理功效,第一章 有机硫化物,第一节、异硫氰酸盐第二节、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第一节、异硫氰酸盐,一、物化性质1.分布: 十字花科植物卷心菜、甘蓝、油菜、萝卜等2.异硫氰酸盐由前体物葡糖异硫氰酸酯水解 (R-N=C=S,ITC),二、异硫氰酸盐的生理功效(一)抗癌活性1.异硫氰酸盐对致癌作用机制天然异硫氰酸盐包括R基为苯甲基(BITC)、2-苯乙基(PEITC)、3-苯丙基(PPITC)萝卜硫素
2、BITC有效抑制癌症;PEITC有效抑制硝基化合物引起肿瘤(吸烟);,2.异硫氰酸盐的抑制机理(1)双重机制来特异性调节致癌代谢选择性使阶段酶失活和诱导阶段酶的表达;(2)有关萝卜硫素研究表明对阶段P450同工酶(CYP2E1、CYP3A4)有明显抑制作用;萝卜硫素为诱导阶段解毒酶的天然诱导物,(二)抗菌杀虫芥子油苷的降解物防御虫害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侵害(三)调节生长素的代谢1.参有生长素合成:十字花科植物由吲哚3-乙腈在腈水解酶作用下产生2.吲哚类芥子油可水解吲哚3-乙腈,三、异硫氰酸盐的生产技术(一)蒸馏提取法:植物提取蒸馏萃取(乙醚)干燥(产物)(二)化学合成法:脂肪族、芳香族异硫氰酸盐
3、(三)生物合成法:1.侧链的伸长;2.葡萄糖基的形成;3.葡萄糖配基侧链的二次修饰(羟基化、甲基化、氧化),四、异硫氰酸盐的安全毒理学分析(一)急性毒性苯甲基异硫氰酸盐的LD50(半数致死量)为140mg/Kg;(二)慢性毒性(三)致癌性食品级异硫氰酸盐(AITC)有一定的致癌性;(四)致突变性及细胞毒性具有致突变性,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第二节、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一、物化性质1.分布在大蒜中,2.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蒜臭,3.溶于乙醇、乙醚,难溶于水;4.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氧化为大蒜辣素,二、生理功效(一)抑制肿瘤作用1.阻断或抑制化学致癌物质诱发肿瘤;2.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3.抑制动物移
4、植性肿瘤细胞;4.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二)抑菌杀菌、抗病毒活性(三)降胆固醇降血脂、防动脉硬化等,三、生产技术(一)溶剂萃取1.常温法;2.低温法 大蒜选捡破碎(烘干)压榨取汁除臭分离-成品(二)水蒸气蒸馏法(三)超临界CO2萃取法 大蒜分瓣浸泡去皮沥干破碎萃取蒜素溶液分离成品四、安全毒理学分析无致癌性,有一定细胞毒性;诱发血糖和皮肤病,第二章.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第一节、水皂角提取物第二节、葡萄籽提取物第三节、松树皮提取物第四节、欧洲越橘提取物,第一节、水皂角提取物,一、物化性质1.分布:水皂角,豆科,草本植物,天然轻泻剂,具有减肥功效2.水皂角提取物:黄绿色粉末,活性物质为抑脂酶,主要成分
5、为多酚类化合物,二、生理功效(一)抑脂、减肥作用1.具有抑脂酶(CT-)活性,阻止血液对脂肪吸收,促进脂肪细胞燃烧,产生放热活动;2. CT-对酶活性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二)抗癌作用水皂角提取物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变异,修复部分由MMC(丝裂霉素)导致的受损细胞,三、生产技术(一)初级提取工艺干燥的水皂角-破碎-煮沸-过滤-离心-产品(二)纯化工艺水皂角提取液-浓缩-上柱吸附-冷冻干燥四、安全毒理学分析,第二节、葡萄籽提取物,一、物化性质1.主要成分:是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形成;2.性质:白色粉末,涩味,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在280nm有强烈
6、吸收峰,二、生理功效(一)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性最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酚氧自由基(二)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预防血栓形成;(三)抗肿瘤(四)皮肤的美容与保健原花青素能维护胶原合成,抑制弹性蛋白酶;,三、生产技术(一)原花青素的提取-超临界CO2萃取(二)原花青素的提纯1.溶剂分级精制粗制的原花青素-乙酸乙酯分级萃取-正丁醇萃取-真空干燥成品2.活性碳吸附法:先后经氯仿和甲醇回流抽滤四、安全毒理学分析,第四节、欧洲越橘提取物,一、欧洲越橘提取物结构物化性质1.主要成分花色苷2.结构为花色素3.欧洲越橘花色苷(VMA)水溶性色素,稳定性差,受环境影响;强酸相对稳
7、定,弱酸、碱性环境,温度高易降解,二、生理功效(一)改善视力(二)对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液重新恢复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三、生产技术(一)花色苷的生物合成:起始物为苯丙氨酸(二)提取物的生产技术:原料破碎-提取-加热-提取-过滤-粗提液-精制品四、安全毒理学分析,第三章.有机酸化合物,第一节、羟基柠檬酸一、物化性质(一)来源:藤黄属植物(二)物化性质存在非对映异构体,(-)-HCA性质不稳定易挥发,多以钠盐、钾盐形式;,二、生理功效(一)羟基柠檬酸减肥作用人体实验(二)有关羟基柠檬酸减肥作用的争论(三)羟基柠檬酸
8、减肥作用机理1.抑制柠檬酸裂解酶;2.抑制脂肪酸和脂肪合成的实验研究;3.抑制食欲;4.促进糖原生成、脂肪氧化;,三、生产技术(一)由藤黄果实中提取1.由果实提取羟基柠檬酸;2.将羟基柠檬酸转化为性质稳定的金属盐(二)羟基柠檬酸的化学合成:柠檬酸四、安全毒理学分析,第二节、丙酮酸与丙酮酸盐,一、物化性质1.无色至浅黄色液体,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溶2.弱的有机酸,不稳定,多以金属盐形式存在;二、生理功效(一)丙酮酸对运动能力的影响1.一次性补充对耐力2.持续补充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3.长期补充对无氧能力影响:显著提高,(二)丙酮酸对血脂和胆固醇的影响:不明显(三)丙酮酸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明显
9、(四)丙酮酸盐的生理功效1.减肥清脂,降低胆固醇2.良好的钙补充剂3.增加耐力;4.改善心脏功能;,三、生产技术(一)化学合成1.酒石酸法:适于生产有机合成原料和生化试剂2.电化学合成法:适于工业化生产3.乳酸(盐)法:乳酸在相应催化剂下生产4.丙酮法:(二)发酵法通常切断丙酮酸的代谢支路,使丙酮酸得以积累,转化率低,费用较贵,1.直接发酵法: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利用碳源积累丙酮酸;2.休止细胞法:微生物先生长,在将底物转化为丙酮酸,缩短发酵时间3.技术工艺(1)代谢途径及发酵机制(2)生产菌株的选育: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球拟酵母属)T.glabrata工业常用菌株(3)发酵工艺(4)分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活性 成分 开发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