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磁共振光谱是用频率为兆赫数量级的、波长很长、能量很低的电磁波照射分子,这种电磁波能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磁性核相互作用,引起磁性核在外磁场中发生磁能级的共振跃迁而产生吸收信号。这种核对射频区电磁波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光谱。由此可见,核磁共振光谱和可见-紫外光谱、红外吸收光谱一样,都是微观粒子吸收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后在不同的能级上的跃迁。根据核磁共振光谱图上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可以研究分子结构。,核磁共振,1946年以美国FBloch和EMPurcell两位科学家为首的研究小组同时发现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他们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的诺贝
2、尔物理奖。以后化学家们发现分子的环境会影响磁场中的核的吸收,而此效应与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从此,核磁共振的发展极其迅速。1966年出现了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70年代出现了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双共振技术,改善和扩大了核磁共振的应用,使之成为研究物质结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的重要手段。,分子中氢原子所处的位置; 分子中氢原子的相对数目; 分子构型。,一份样品可测多种数据;不但可以测定纯样品,也可测定彼此信号不相重叠的混合物样品;不但可以测定有机物,许多无机样品也可测定。,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距,1、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可
3、按I的数值分为三类:1)质子数、中子数均为偶数,I=0,12C、16O、32S2)质子数与中子数一为偶数,另一为奇数,则I为半整数I=1/2,1H、13C、15N、19F、31P、77Se、113CdI=3/2,7Li、9Be、11B、23Na、33S、37Cl、39KI=5/2,17O、25Mg、27Al、55Mn、67Zn3)中子数、质子数均为奇数,则I=为整数I=1,2H、6Li、14N I=2,58Co I=3,10B,2、原子核的磁矩,=/P,h 为普朗克常数,称为磁旋比,3、自旋核在磁场中的 取向和能级,将旋转的原子核放到一个均匀的磁场中,自旋核就在磁场中进行定向的排列,对主磁场来
4、说,应该有2I+1种定向。定向的数目用原子核的磁量子数m来表示,已知m的数值为+I,I-1,I-2,-I。换句话说,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能级分为2I+1个。,m=+1/2 E1= -ZB0m=-1/2 E1= ZB0E=2ZB0 = h B0/2,E = -ZB0,二、核磁共振的条件,(1)、对于不同的原子核,由于磁旋比值不同,发生共振时条件就不同。如果将B0固定,则射频频率值不同。(2)对于同一原子核来说,一定,共振频率v随外磁场的变化而变化。H在1.4092T的磁场中共振频率为69MHZ,在2.3500T的磁场中的共振频率为100MHZ。,三、弛豫过程,高能态的核并不是通过辐射形式回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磁共振 基本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