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解析ppt课件.ppt
《柳永词两首解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词两首解析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望 海 潮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3.词的意境的鉴赏。,望海潮,词牌名。始见于宋代柳永乐章集。双调,一百零七字,押平声韵。,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
2、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京城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想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投赠他,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 海 潮 ,杭 州 西 湖,人间
3、天堂杭州,形胜:参差:天堑:,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字释词,地理形势优越。,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都很秀丽。巘,yn,山峰。清嘉,秀丽。,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图,画下来。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重湖叠巘清嘉:,高牙:,异日图将好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概括介绍杭州的现状、历史。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城市风貌(宁静安详)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写钱塘的江岸和江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民殷财阜竞:比豪华、斗阔气。
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重湖十里荷花;叠巘三秋桂子 湖山秀丽(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杭州民众的游乐(悠然自得),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杭州官员的游乐。,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小 节,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2.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的?,上阕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5、,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寥寥数语运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渲染,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3.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美好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烟霞”照应前边“云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4.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
6、推”好不好,为什么?,“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
7、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6.“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请加以赏析。,7.你认为这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句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另一种理解:杭州四季皆美,举桂子、荷花就是说明每个不同季节都有美丽的花。西湖
8、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8.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贡性之涌金门见柳,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宋之问灵隐寺,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王瀛 曲院风荷,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第一,善于点染。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
9、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第二,善于铺叙。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
10、卓著。, 雨 霖 铃 ,柳 永,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 霖 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1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朗读,这首词基调低沉伤感,作者心情十分压抑,“离情” 贯穿全篇的线索。 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1.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开篇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 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2.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3.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永词两首 解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