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分析、写作手法课件.pptx
《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分析、写作手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分析、写作手法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人物与写作手法高频考点 知识梳理【命题热点】1判断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作用。2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说明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判断文段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5分析文中环境描写文段的特点和作用。6分析作者表现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事件的方法。7辨别文章的抒情方式和作用。8分析作者表达观点和主题的方式。,记叙文阅读考点解题指导例析4,【解题技巧】一、人物形象分析(一)概括人物形象1品析描写手法,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
2、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又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强化作用,突出、深化主题;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解题技巧】,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4品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
3、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描写的品味(如人物做事时的动作、神情等方面),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格式】(1)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征类型: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即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2)是一个_(性格、思想品质)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表现得怎么样。,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二)人物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人物描写的种类: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侧
4、面描写。作用: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2重点了解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_身份、_地位、_处境、_经历以及_心理状态、_思想性格等情况,以形传神。(2)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_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_性格特征或_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二)人物描写的种类及作用,(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_思想,揭示了人物的_性格或者_品质。(4)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态变化,揭示人物的_心理状况、_性格特征。(5)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_的情态,突出了人物的_
5、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_心情。,(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_思想,,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的作用(1)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2)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3)抒情:抒发作者_情感,揭示文章_主题;表达_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4)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物
6、描写:展示_人物_特征。景物描写:描写_自然风光,营造_氛围,烘托人物_情感)(5)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二、写作手法及作用,2修辞手法的作用见第二十四讲“句段的赏析”。3结构手法的作用(1)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与_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2)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衔接紧密,上下连贯。(3)悬念: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先把_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4)伏笔: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5)详略:详写有利于更生动、
7、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2修辞手法的作用,4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抓住了_与_相似的特点,通过对_准确的描写刻画,丰富了文章内涵,给人以启迪。(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_和_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_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_。(3)衬托(正衬、反衬):用_的_衬托_的_,使_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4)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作者的本意是_,而先_,形成鲜明对比,突出_;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5)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_小事入题,让人从平常小事中领悟
8、到_深刻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4表现手法的作用,(6)托物言志:紧紧抓住_的_特点,精心刻画,富含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的理想(人生观)。(7)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营造_的气氛,奠定了_的感情基调。(8)卒章显志:总结全文,升华了_的感情;点明主旨,增强文章感染力。(9)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_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10)动静结合:将_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相互映衬,充满情趣。(11)虚实相生:将_的虚写与_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_的本质(特点),深刻揭示主题。,(6)托物言志:紧紧抓住_的_特,中考真题 实战体验 (2018四川
9、攀枝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一碗热汤赵向辉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地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中考真题 实战体验,“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
10、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您家住哪儿?”“住在税务局那块儿。”,“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
11、,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男士离开老
12、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
13、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
14、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第一次特别对待:_【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做此题,需要通读文章,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老婆婆受到的第二、三次对待,缩小并锁定答题范围,即段,由此仿照第二次、第三次特别对待的形式,概括第一次特别对待的内容,内容应涵盖服务员为老婆婆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背着老婆婆这两个要点。【参考答案】1.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
15、到了特别,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第2题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等;衬托人物心境,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深化主题。然后结合题干,分析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开头的这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此外,此处环境描写位于文章的开头,有引起下文(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推动情节发展(老婆婆受到三次特别对待)的作用。自然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和乐于助人形成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2交代故
16、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要喝一碗热汤;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对比,突出小说主题。,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3老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第3题考查文章故事情节的作用。这一情节是关于文中经理的,涉及到其他顾客,可从设置这一情节对经理和顾客产生的影响和善心的传递方面来考虑,同时这一情节的设置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3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抽奖,经理就食言了。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客看穿抽奖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 阅读 考点 解题 指导 人物 分析 写作 手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