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ppt课件.ppt
《第十五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教学目的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 2、掌握朦胧诗思潮及其代表诗人、作品。 3、掌握现代艺术手法在小说和戏剧上的尝试教学重点 朦胧诗的美学特点,现代意识在戏剧和小说上的表现,主要作家作品。,教学内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致橡树和双桅船 绝对信号山上的小屋,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革”后文学的现代意识产生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的表现1、诗歌朦胧诗”派成员: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特征 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
2、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其特征、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文学史意义形成一种新的美学原则。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五四”意识的回归。,朦胧诗”派,美学原则 “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赴 。” 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朦胧诗”派,2、小说王蒙布礼、李国文长篇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短篇我是谁等 3、戏剧、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的屋外有热流和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和车站等、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4、
3、电影苦恋等,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的表现,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张辛欣、刘索拉、徐星、李陀、残雪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小说,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和争议 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在同一地平线上、我们这个年纪的梦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 徐星:无主题变奏,二、“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 致橡树和双桅船,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
4、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1952-),木棉花,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
5、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双桅船赏析,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呵,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连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作品赏析致橡树,一首爱情宣言 。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认。,双桅船,隐喻的方式曲折传达出了恋爱双方在相互依恋中所具有的自我的独立性。,舒婷创作的整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 美学 原则 崛起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