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内容,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3,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学习目标,识记描述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脑出生时大脑约重370g,已有较浅而宽的沟回。生后3个月时神经纤维髓鞘逐渐形成,但神经活动不稳定,对刺激的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大脑,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脑 出生后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增多,功能逐渐成熟和复杂化。1岁时完成脑发育的50%,3岁时完成脑发育的75%,6岁时完成脑发育的90%,8岁时与成人无明显区别。,大脑,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
2、统解剖生理特点,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脑 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儿童脑耗氧量占机体总耗氧量的50%,成人为20%,所以儿童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大脑,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脊髓 脊髓发育较早,出生时结构基本形成、功能基本具备,2岁时结构接近成人。,腰椎穿刺,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脊髓 出生时脊髓的末端位于第34腰椎水平,4岁时上移到第12腰椎间隙,故给婴幼儿做腰椎穿刺时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4岁后以第34腰椎间隙为宜,与成人相同。,腰椎穿刺,脑脊液,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神经反射,1.出生时已存在的永久反射 角膜反射
3、、结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等。,2、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吸吮反射(1岁);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34个月);颈肢反射(56个月)、迈步反射(27个月)等,颈肢反射 踏步反射,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的永久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各种腱反射等。,4.病理反射巴宾斯基征2岁以内可为双侧阳性,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仍出现则为病理现象,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儿童、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本病的病死率为5%15%,约1/3幸存儿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肾
4、炎,【病因】 致病菌的侵袭 02个月:大肠杆菌感染最多见 3个月3岁: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机体免疫状态 机体免疫能力较弱 血脑屏障功能较差,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血行感染,邻近组织器官感染,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最常见途径,多从呼吸道侵入,也可经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入侵血流,【感染途径】,感染灶的致病菌血流菌血症脑膜(多见),脑部邻近组织感染局部扩散脑膜(少见),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婴儿期是患病的高峰期,患儿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典型表现,感染中毒症状:发热、烦躁不安、面色灰白,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儿
5、前囟饱满、头围增大。,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最常见,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意识改变、萎靡、嗜睡、昏迷,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不典型表现(3个月),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惊厥可不典型,脑膜刺激征不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脑积水,面瘫,硬脑膜下积液、脑积水、脑性低钠血症、脑室管膜炎及脑实质或脑神经损伤如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耳聋、失明、面瘫,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 30%-60%患儿并发,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婴儿多见 经2-3天治疗发热不退或复升,病情不好转或反复,首先考虑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的可能 可行颅内透照检查或CT扫描,第
6、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脑室管膜炎: 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且治疗延误的婴儿 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不退、前囟饱满、惊厥频繁、呼吸衰竭等病情加重症状 可行CT扫描见脑室扩大,脑脊液检查始终异常,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脑积水: 脑膜炎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婴儿头围增大、颅骨缝裂开、头皮变薄、额大面小、严重者可出现落日眼、颅骨叩诊可呈破壶音,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辅助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外观混浊似米汤样,压力升高;白细胞显著增多,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质显著增多
7、;涂片或细菌培养可找到致病菌。,辅助检查,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要点,1.抗生素治疗 采用敏感、杀菌、可通过血脑屏障及毒性低的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对明确诊断而致病菌尚不详者,目前主张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病原菌明确后可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要点,1.抗生素治疗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应静脉点滴给药1014天;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静脉用药7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脑膜炎疗程应在21天以上。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给药时间。,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要点,2.糖皮质激素治疗 一般选用地塞米松,连续用药23天,第二节
8、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要点,3.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者酌情应用退热药 颅内压增高给予20%甘露醇 惊厥者应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镇静止惊 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要点,4.并发症治疗(1)硬脑膜下积液:少量积液无需处理。量多且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时,采取硬膜下穿刺放液(放液量每次每侧15ml以内) (2)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 (3)脑积水:可行正中孔粘连松解、导水管扩张及脑脊液分流手术进行治疗,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护理诊断/问题,2.潜在并发症 脑疝,3.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惊厥发作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机体消
9、耗有关,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目标,1.患儿未出现脑疝或一旦出现能及时发现并配合 医生进行处理,2.患儿体温恢复正常,3.患儿未受伤,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维持正常体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外伤、意外保证充足的营养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降低脑耗氧量,防止惊厥发生;鼓励患儿多饮水,按照体温每升高1液体量应增加10ml/(kg.d),物理降温,口服给药,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的+意识状态、瞳孔、囟门、肌张力,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1)防止颅内压增高
10、:病室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光线刺激,采取舒适的体位,侧卧位并将头肩抬高1530。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最好集中进行,避免多次刺激。,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2)按医嘱用药:抗生素、脱水药、利尿药、糖皮质激素等。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静脉推注时不能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刺激和局部水肿。应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等,由于本病静脉给药疗程较长,必须有计划地选择和保护静脉,保证药物按时、准确地输入。,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瞳孔、前囟等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如呼吸节律深而慢或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
11、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等,应警惕脑疝的发生,要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3.防止外伤、意外 呕吐频繁者应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 惊厥发作者防止发生舌咬伤,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评价,1.患儿颅内压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2.患儿体温是否降至正常,3.患儿惊厥发作时有无受伤、误吸等情况发生,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若病变主要累及脑实质则称为病毒性脑炎,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则称为病毒性脑膜炎 大多数患儿病程呈自限性,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通常为病症轻、自限性 诊断时需除外其他严重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 神经系统 疾病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