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ppt课件.ppt
《袁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ppt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中世纪的神权政治,公元前5世纪开始,欧洲北部被罗马人称作日耳曼尼亚(Germania),在查理曼时代,西欧一度实现过大体上的政治统一右图:加洛林王朝统治着高卢、日耳曼的一部分、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以及西班牙和中欧的某些地区,囊括了西欧主体的大部分,其疆界和欧共体最初六国版图的组合大致相吻合,根据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产生了未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800年查理曼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开创帝国查理曼死后,帝国皇帝这个头衔,一直延续到十世纪,911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四世去世,加洛林王朝终结。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
2、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 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至973年在位),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亦非“帝国”(伏尔泰语)右图: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从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选侯遴选,而且不许世袭,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和贵族领地、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在论述帝国历史时,往往定义为“第一帝国”;将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称为第二帝国,希特勒执政时期(1933年1945年)称为第三帝国。,1806年,在拿破仑
3、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拿破仑迫使皇帝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哈布斯堡家族为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在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8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
4、世袭。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结束。,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到底是什么关系?,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层意思,第一是指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时代,从1438年到1657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担任。第二是指奥地利的那一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帝国。第三是广义上各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帝国,包括西班牙帝国和下属的殖民地。,第一节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二、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 17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就开始限制国王的权力宗
5、教:走相对折中的道路。 (1688光荣革命-其中的妥协)国内:1588年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 163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联合,取得了政治上的进一步统一; 17世纪上半期国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对于自由贸易的追求。,1.英国,大宪章的签署,外交:拒绝与哈布斯堡王室联姻,与欧洲大陆尤其是与哈布斯堡王室保持距离使英国以独立的姿态跻身于欧洲政治之中。(孤立主义)英国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期始终将欧洲强国西班牙作为自己的首要敌人。其次,英国的崛起还表现在它已经以海洋作为自己的扩张。,2、法国比较强大,大陆国家,已基本达成政治统一。全国信奉天主教。将打击哈布斯堡王室作为法国的主要目标。黎塞留做
6、宰相。带领法国参加三十年战争。在三十年战争中巩固了法国的大国地位。,黎塞留(16241642)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席枢密大臣(首相),航海和商业总监,封布列塔尼公爵,政治家,外交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奠基人。在其回忆录政治遗嘱中明确宣布“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标是使王国荣耀” 。“除了公敌之外,我没有敌人”。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具谋略、也最无情的政治家。威尔杜兰,从1624年起执宰相职起,黎塞留执政长达18年。黎塞留的执政方针主要涉及以下两个目标: 其一,对外对抗哈布斯堡王朝,其二,对内加强法国的中央集权。 尽管他是天主教枢机,但是为了法国的兴盛
7、,他毅然决然地推动法国加入新教同盟,将主权至于教权之上。,3、德意志与哈布斯堡王室,德意志远未统一。1517年的宗教改革向神圣罗马帝国提出挑战,德意志被宗教改革的浪潮分成了许多小邦,战乱不已。到17世纪初期由于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已使新教诸侯结成同盟。三十年战争前的形势:一方面新教诸侯要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哈布斯堡王室决一雌雄,另一方面,周边各国也想利用欧洲腹地这一政治分散、争斗不已的局面来打击神圣罗马帝国,扩展自身的力量。,4、瑞典、荷兰、西班牙与意大利,16世纪中期以后,瑞典在波罗的海崛起。1611年,古斯塔夫成为瑞典国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瑞典的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训练出一支在欧洲勘称一
8、流的军队。虽然,瑞典与也想称霸波罗的海的俄国、波兰冲突不断,但17世纪初其主要敌人是企图称霸全欧的哈布斯堡王室。,荷兰(联合省共和国),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控制,到16世纪后期才摆脱其成为独立的国家。在与西班牙的斗争中,它始终得到英国的暗中支持。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荷兰在欧洲政治中心中站在支持新教同盟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一方。,西班牙,17世纪初它已结束了鼎盛时期。1588年无敌舰队在与英国的海战中战败和荷兰的独立打击了它称霸海上的计划并使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除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支持外,西班牙几乎面临所有欧洲主要国家的敌视与挑战。,意大利,在17世纪初处于政治上极不统一的局面。在衰落与兴
9、起的大国行列里几乎找不到它的位置。但它在伴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近代民族国家外交方面作出了很大的理论贡献。,5、波兰与俄国,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是17世纪初东欧斯拉夫民族中最重要的国家。但波兰王权软弱,经济落后。在宗教上,反宗教改革派占优势,拥护罗马教皇,反对新教。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与莫斯科公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为敌。,波兰与瑞典的战争削弱了它的地位。到三十年战争结束时,它在欧洲政治中的地位更下降了。它的衰落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除了瑞典之外,西侧还巩固了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室在普鲁士的地位。波兰的衰落与周边强国的兴起在17世纪已初见端倪,到18世纪变化更为显著。,俄国
10、,当时远离欧洲政治中心,经济落后,与波兰和瑞典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南部则受到土耳其的牵制。,二、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两大阵营:(1)哈布斯堡联盟(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并得到波兰立陶宛的支持)(2)反哈布斯堡联盟(法国、瑞典、丹麦、荷兰等国组成,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英国在一定程度上参加),哈布斯堡的费迪南兼任波希米亚王国国王狂热的天主教徒,1、战争的起因,三十年战争是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宗教冲突(新教和天主教)不断升级的产物。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中欧(波西米亚-捷克,比较富饶,而且是选帝侯,是天主教和新教都想争夺的地方),并由宗教冲突
11、【扔出窗外事件等】发展成为几个重要国家之间的争疆拓土、维护主权的战争。,4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当捷克国会代表正与两位德皇钦差进行谈判的时候,愤怒的布拉格群众冲进王宫,按照捷克惩治叛徒的惯例,把钦差从窗口掷出。,波西米亚起义阶段(16181623年)丹麦参战阶段(16241629年)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4年)法国参战阶段(16351648年),2、战争的进程,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帝国的内部冲突,第二、 三阶段是帝国与某个国家的冲突,第四阶段则进一步扩大为国际战争, 西欧主要国家都陷入其中。,奥斯纳布吕克条约与明斯特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代表人物介绍,华伦斯坦(1583
12、1634)古斯塔夫二世(15941632),华伦斯坦,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3、威斯特法利亚和会,领土问题: 瑞士、荷兰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独立;法国得到阿尔萨斯-洛林;瑞典在波罗的海沿海取得控制权。宗教问题:确定“教随国定”原则,根据世俗原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争端。确定德意志国家体制,德意志从法律上被分裂-法国的胜利。,4、威斯特法利亚体系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第一,主权独立平等原则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第三,势力均衡原则,局限性:,解决了过去遗留问题但缺乏应对未来变化的机制 丛林状态无法对大国任意扩展其实力进行限制,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国=法国、瑞典(到今天仍无法解决),1648年后的欧洲
13、主要国家,法国是威斯特法利亚和会上最大受惠国之一。取得阿尔萨斯、梅斯。开始追求“天然疆界”。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周边重要港口、土地和保证国地位荷兰迅速成为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德意志的碎片化奥地利被削弱,西班牙走向衰落英国在哪里?,追求天然疆界,古代高卢的边界正是由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地中海、比利牛斯山、大西洋、英吉利海峡以及北海构成。对天然边界最早的论述应该是源于红衣主教黎塞留。何谓“天然”?就是将山川河流作为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一种生存屏障法国的边界由自然界所划定,我们将朝四个方向扩张以抵达边界:大西洋、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讨论题(第五周周一)如何看待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遇到的挑战“主权过
14、时论”、“人权高于主权”?,三、17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17世纪后半期,欧洲国际关系的核心是路易十四追求霸权的图谋被遏制。,安娜太后与年幼的路易十四,路易大帝(16381715)5岁即位,23岁(1661)亲政,在位72年,亲政54年,以其雄才大略,缔造了“路易十四时代”。 “太阳王”是路易十四最响亮的称号。,凡尔赛宫,马扎然 (1602-1661),重商主义财政总监科尔伯(16191683年)执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富,国力就越强,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使外国金银流向本国。为此目的,科尔伯实行了保护关税,对外国工业品和进港船只课以重税,以阻
15、碍商品进口;同时,又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一是在国内疏通运河,改进道路,清除地方关卡,建立统一的市场;在国外拓展外贸,成立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贸易垄断公司 。二是发展工业,奖励生产,以减少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 。,1、法西战争和比利牛斯条约,法国将加泰罗尼亚占领的部分地区及在尼德兰和法兰斯-孔德的一些城堡还给西班牙,西班牙永久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追求。,比利牛斯条约的影响,法国维护了在威约中获得的利益,扩展了疆界,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大国地位一去不返,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和殖民地。为法国插手西班牙王位问题埋下了伏笔。,2、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1688年的“光荣革命
16、”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它由外来力量引发,但得到英国主教们和主要政治力量的支持。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改变亲法政策,将法国作为主要对手,英法对抗贯穿整个18世纪(直到英国组织反法同盟攻击法国)。,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 1756-1763英胜法败- 牵涉北美、印度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法胜英败-牵涉到北美英、普入侵荷兰 英外交胜利,法陷入外交孤立英、普、荷三国军事同盟 1788 发对法俄奥西,支持土耳其、瑞典-牵涉到波罗的海、中东,3、欧洲的内战和对外扩张,法国是威斯特法利亚和会最大受惠国之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太阳王)(1638-1715)亲政的55年中(1661-1715),法国达
17、到极盛时期,曾一度称霸欧洲。路易十四建立了一支自罗马帝国统治以来欧洲人数最多、最强大的常备军。人数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人数总和相当。路易十四依靠这支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政府战争,第二节 欧洲五强的崛起,奥地利,法国,普鲁士,英国,沙俄,“现代欧洲是从战争的铁砧上敲打出来的。”在欧洲历史上,18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但正是在18世纪,欧洲战争不断。这些战争,是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中的战争,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战争使欧洲五强崛起,同时也推动了“欧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欧洲是从战争的铁砧上敲打出来的,你要生存下来,不做铁锤就会被做铁砧,你不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你.,普鲁士国家是靠不断扩张领
18、土而发展起来的。普鲁士的统治者是霍亨索伦家族。1415年这个家族的代表腓特烈一世从神圣罗马皇帝那里取得了勃兰登堡领地和选侯的称号。 1618年选侯又取得了波兰的附庸国东普鲁士,因而他就从勃兰登堡选侯一跃而成为勃兰登堡-普鲁士选侯。1701年,选侯腓特烈一世又以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条件,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取得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又从奥地利夺取了西里西亚。1772年瓜分波兰时,又分到西普鲁士,国土连城一片。,普鲁士的崛起,1415年勃兰登堡领地和选侯,1618年取得东普鲁士,1701年普鲁士国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夺取了西里西亚,1772年夺取西普鲁士,奥地利君主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关系 第一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