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 历史与理论,1,h,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 历史与理论1h,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 这一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初。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2,h,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2,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安德列耶娃,1984:2
2、4)。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3,h,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人性善说:柏拉图到斯金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
3、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改变个体行为的强化理论其哲学思想也是出自这一母体。,4,h,人性善说:柏拉图到斯金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人性恶说: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亚里士多德将这些内容归入修辞学的范畴”(威廉S.萨哈金,1991:1
4、)。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他在尼考马可伦理学中阐释的人类行为的交换论观点也称得上是现代交换论的滥觞;而他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学说则经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由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给予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5,h,人性恶说: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里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时期)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6,h,二、经验描述阶段
5、(形成时期)6h,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由此而来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包括那些同社会生活的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了解自身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他们提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确实,在这一时期中,与阐释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这一切,连带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7,
6、h,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1905年的芝加哥: 工业文明的一种诠释,8,h,1905年的芝加哥: 工业文明的一种诠释 8h,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联袂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借助哲学、人类学和史学的取向,对民族群体的语言、风俗、习惯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了社会经验论阶段。 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这一年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
7、社会心理学终于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土壤中脱生出来走向独立。,9,h,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立存在着的,而作为个体的人们只是它的代理人。在黑格尔那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黑格尔,1961:323)。此后,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坦达尔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通过拉扎勒斯和斯坦达尔的杂志,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
8、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 ,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Wundt, 1916:3)。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10,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尔德在他那本被誉为“值得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种说明中简略提上一笔”(查普林等,1984:309)的著作模仿律(1
9、890年)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塔尔德写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由于塔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至于群体。,11,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11h,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黎朋接受了塔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尤其是个人聚集而成的“
10、群众”行为。他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另一方面,黎朋也接受了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群体本身就具有“与作为构成群体的各个体完全不同的特征。群体意识服从于群体心理统一律(LeBon, 1896:26)。,12,h,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黎朋接受了塔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本世纪初,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
11、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McDougall,W.,1921:20)。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8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13,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本世纪初,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时期)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4,h,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时期)14h,社会心理学在
12、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兹后导致它不断繁荣的任何一种实证手段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经验论阶段尽管已宣告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但它毕竟还带有明显的思辨和抽象性质,是一门描述性较强的科学。从本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所谓社会分析阶段,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从这以后,社会心理学获得了空前稳步的发展。,15,h,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兹后导致它不断繁荣
13、的任何一种,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其同胞N.特里普利特(1897年)和德国人W.莫德(1913年)所进行的有关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61919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他富有成效地观察到:“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人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这一增进在涉及外部物理运动的工作中要比纯智力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Allport,F.,1924:284)他的那本包括了这些实验成果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也因此被人们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6,h,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其同胞N.特,
14、米德的社会学传统,20年代后,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家手中向前蓬勃发展之时,社会学家则从以下两方面为社会心理学的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继承了查尔斯库利、威廉托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以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具体研究,能够与此间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的社会学家的经验研究有这样几项:(1)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和沃纳的美式小城,它们揭示了“一个人所占据的阶级位置是决定其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2)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5、17,h,米德的社会学传统20年代后,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1)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的有关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心理的研究,他这一成果批驳了弗洛伊德关于“俄迪浦斯情结”在人类心理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2)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玛格丽特米德在她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她提出,青春期危机并不是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同时,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它们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 (3)1934年,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探讨了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其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第二 历史 理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2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