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MPA核心课程(学位必修课),主讲老师:马仁杰 教授、博导,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MPA核心课程(学位必修课) 主,第一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算起,距今已近500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至今也已有150多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算起,距今已有近100年;在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也已有60多年了。,第一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自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遭遇了严重的失败;有凯歌行进的顺利发展,也有艰难曲折的改革探索。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
2、立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是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果,是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等十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对世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16个。,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
3、的重大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国家挣脱资本主义世界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过去一个被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着的“孤岛”变成了一个相当强大的世界体系。历史地看,社会主义国家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国际势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由单一国家向多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大阵营长期共存与对峙的局面。,(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2.社会主义由单一国家向多国发展,
4、彻底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示。但政府主导型现代化道路几乎成了战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共同选择,却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甚至西方国家也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国家采取行动是促进经济福利和社会正义的最佳途径,因而把国家干预当作对付社会与经济弊端的主要手段。这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做法的流行,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3.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4.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以现实制度的形式为人类
5、社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社会主义各国在建设本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一,各国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表现各异且大小有别。 但总体而言,这些成就而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社会主,(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1.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有: (1)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对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各
6、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1.各国社会主义,(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2)在苏联、东欧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使多数国家实现了由农业国或农业工业国向工业国或工业农业国的转变。在中国等原来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经济文化也都有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3)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立起了相当完善或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4)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各国
7、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3)提高了劳动,(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2.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失误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也普通存在着一些重大失误。概括起来,这些失误主要包括:(1)把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把这种体制凝固化、教条化。,(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2.各国社会主义建,(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2)片面地追求高速度,忽视效益和质量,没有形成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3)重积累、轻消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出现了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使社
8、会主义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2)片面地追求高,(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3.要注意两种倾向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与失误,应当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无限夸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片面宣传成绩,掩盖矛盾,回避问题; 另一种倾向是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成是一种“历史的错误”或“历史的误会”,把社会主义的历史描绘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3.,(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1.道路的曲折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事物
9、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可能例外。 2.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崭新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这样那样的挫折甚至失败都是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3.各国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要把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共同的建设规律运用到具体某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3.各国的具体情况,(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着更加复杂
10、而艰巨的任务:相对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国内普通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反封建任务;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普遍面临着学习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复杂任务;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相互间关系问题。,(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改革探索,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改革探索,(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像其他任何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开始,不是也不可能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完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仅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需要逐步
11、清理,而且新的社会制度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健全。,(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像,(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适时地、不断地改革和调整。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正是在这,(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积弊日深,亟须改革。 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只不
12、过在战争与战争后恢复时期,这些弊病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甚至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起来了。但是,每当正常的社会建设时期来临的时候,这一体制的弊病就会有所暴露。,(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体制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又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不一,但是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源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随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较快的经济增长时期以后,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发展缓慢或停滞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次世,(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
13、迫性,在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和个人专权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现象也不断出现。社会产生的矛盾不能及时化解,日积月累,甚至酿成社会动荡。事实表明,不改革原有体制,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能健康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发挥。 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专权;经济上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思想文化上控制过严,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政治,(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3.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兴起的一个重要动力。 4.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社会主
14、义体制,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与时俱进,变革图强。,(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各,(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错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改革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48年经济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后,苏联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斯大林晚年,(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国际条件看,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苏联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下的社会主义孤岛。从国内条件看,过去被备战和战争掩盖的弊病,在战争结束后日益暴露出来。同时,苏联的经济文化水平已比20世纪30年代有了
15、很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苏联已经具有在正常与和平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环境。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党内外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国际条件看,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当时,人民的改革呼声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在经济领域要求经济自主权,在政治领域要求政治民主,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改革迹象。如库尔斯克州农村出现了“包产到组”的试验,工业领域开始尝试推行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物质刺激的一些措施等等。,(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当时,人民的改,(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但是改革没有得到斯大林的支持。斯大
16、林不仅全面肯定了战前实行的发展战略,而且把战前的建设经验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使之理想化、固定化、不愿意动摇、改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也不允许别人怀疑、触动既定的建设模式。于是,一批主张或支持改革的领导人先后受到整肃,文艺、哲学、生物遗传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也掀起了一场大批判运动。斯大林压制了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倾向,苏联错过了战后第一次改革开放的时机。,(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但是改革没有得,(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东欧地区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本来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当时,东欧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建立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新模式,通过人民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二)
1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东欧地区出现一系,(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1945年12月,瓦哥穆尔卡在波兰工人党一大上提出,要走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提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寻找自己“特殊的道路”,苏联的道路并不是惟一可行的,保共领导人格米季米特洛夫也曾经强调各民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完全效法苏联。总之,东欧各国都有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愿望。,(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1945年12,(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1948年,南斯拉夫因不接受苏联控制而被开除出局。于是,苏联发起声势浩大的批判南斯拉夫、批判铁托
18、的运动。这个批判运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南斯拉夫施加强大压力,企图迫使南斯拉夫就范;另一方面是力图控制其他东欧国家,强行推广苏联模式。东欧国家试图探索适合本国模式建设道路的尝试也被遏止。,(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1948年,南斯,(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苏南冲突使南斯拉夫受到了来自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巨大压力,国家几乎陷入了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被迫重新审视苏联模式的一些做法,开始坚定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试图开创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此后,南斯拉夫的改革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立的特性和
19、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不过,总体上看,虽然南斯拉夫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并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束缚。如在政治上仍然是固守斯大林的政治体制,搞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在所有制方面,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国有制也不成功;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南斯拉夫一直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但企业还是按照计划搞自治,而不是按照市场搞自治,实际上没有办法搞好。铁托的“自治社会主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实践证明并不成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
20、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集体领导,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加强法制,整顿改组内务部机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把党组织划分为工业党和农业党等等。,赫鲁晓夫(图),(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它不仅范围广,而且具有
21、一定深度,对苏联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但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其中有些改革相当成功,效果显著;有些改革既有成绩,同时伴有错误;有些改革很不彻底,前后不能贯彻始终;有些改革则是心血来潮的蛮干,危害很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越来越严重,改革中的错误也越来越突出。整个说来,由于赫鲁晓夫急躁冒进,改革中屡次出现重大失误,致使苏联又一次失去改革的良机。,(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国内局势的压力以及苏联改革的影响,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也相继走上了改革道路,在不触动中央集
22、权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危机,同时也为后来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也一度出现了改革与探索的良好局面。中共八大提出,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消灭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毛泽东提出,在新的形势下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
23、革命,是和非,中国和外国这是十个方面的关系,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还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提出了在经济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政治上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中共中央还提出了重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及向科学进军的思想,加强执政党建设、发扬党内民主的思想,允许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24、的思想等等。遗憾的是,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坚持下去。,(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的此起彼伏。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掀起新科技革命浪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纷纷崛起,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时代的新潮流也迫切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勃列日涅夫
25、没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是固守既有模式,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越到后期越趋于僵化和保守。苏联再一次错过了改革的时机。这次甚至可以说错过的是苏联历史上最好的改革时机。这一时期,苏联政局和社会比较稳定,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国际环境也比较有利,实行改革的条件已相当成熟。这次错过改革的机遇,其危害更大。在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间,苏联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潜伏了严重的危机。,(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勃列日涅夫不仅压制了苏联的改革,而且对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极力打压,甚至直接出兵捷
26、克斯洛伐克,把“布拉格之春”扼杀在摇篮中。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东欧国家的改革当然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一时期取得了较大成效的是匈牙利改革。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经过精心筹划和长期酝酿,开始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改革探索。,(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的改革探索主要表现为:在政治领域推行联盟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尝试进行党政职能分开,扩大党内外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领域强调三个结合,即中央集中领导与企业分权经营相结合,计划管理与商品市场相结合,企业经营效益与劳动者实际利益相结合,等等。,(二
2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20世纪60年代后期全面启动的这场改革有其自身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但又不同于南斯拉夫模式,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匈牙利社会主义模式。当然,匈牙利的改革仍然受外部大气候的影响,它不可能不顾及苏联的承受能力。,(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改革浪潮。70年代末,中国结束了长达20年的停滞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掀起了社会主义国家新
28、一轮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浪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重新开启了改革的 闸门,东欧大多数国家相继跟进。,(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除个别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入到了改革的行列。与以前几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次改革的深度与广度都是空前的。就深度而言,它触及到了制度的层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认识上则整个地改变了几十年因袭一贯的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就其广度而言,它基本上波及到世界上除个别国家之外的所
29、有社会主义国家,波及到大多数国家的各主要社会领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此外,这次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改革的复杂性与高难度、高风险,它对改革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政治素质与领导艺术的要求极高。在这次改革浪潮中,各国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曲折、挫折、反复乃至搁浅、失败。最终的结果是,中国、越南、古巴等一些国家闯过了难关,苏联和东欧国家则发生了剧变。,(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苏东剧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大致有
30、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原来苏联模式积弊太深;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东剧,(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革中必学汲取以下三点主
31、要历史教训: 1.要警惕右的错误,同时要花大力气纠正“左”的错误。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长期不能克服“左”的错误,便很容易滋生右的东西,造成先“左”后右,最终合葬社会主义。,(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社会,(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首要的关键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进而按照这个基本规律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正确对待各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2.,(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3.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虽然不是导致苏东剧变的决定性原因,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为了有效地防止“和平演变”,最重要的一条还是要加快内部体制的改革,加快发展自己,以避免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可加以利用的突破口。,(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3,复习思考题,试述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复习思考题试述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