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化学——化学驱与混相驱ppt课件.ppt
《采油化学——化学驱与混相驱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化学——化学驱与混相驱ppt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化学驱与混相驱,第二篇 采油化学,一、采油中存在的问题(1),采 收 率 低,前 言,低(酸化压裂技术),蜡(清防蜡技术),水(调剖堵水技术),稠(稠油降粘开采技术),砂(防砂技术),一、采油中存在的问题(2),前 言,油水井问题,波及系数:是指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容积与整个含油容积的比值。,原油采收率(ER)=采出储量(NR)/地质储量(N )100水驱采收率(ER)=波及系数(EV)X 洗油效率(ED)100,Vsw驱油介质驱替到的容积;,V油藏总容积;,前 言,二、原油采收率,洗油效率:是指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所采出的油量与这部分油层储量的比值。,油层改造有两个途径:提高波及系数提高
2、洗油效率,So原始含油饱和度;,Sor残余油饱和度;,前 言,二、原油采收率,提高波及系数,影响因素:不均质性、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的主要方法: 改变驱油剂和(或)油的流度。 流度是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一种量度,前 言,提高洗油效率,提高洗油效率的主要方法1 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2 减小毛细管阻力效应的不利影响,前 言,化学驱油法(化学驱) 聚合物驱油法(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油法(表面活性剂驱)碱驱油法(碱驱)混相驱油法(混相驱) 烃类混相驱油法(烃类混相驱)非烃类混相驱油法(非烃类相驱),前 言,三、改造油层的方法,热力采油法(热采) 蒸汽驱油法(蒸汽驱)油层就地燃烧法(火烧油层),微
3、生物采油法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采油法注入适合微生物的采油法,本章主要内容,4-1 聚合物驱4-2 表面活性剂驱4-3 碱驱4-4 复合驱4-5 混相驱,第一节,聚合物驱,第四章 油层化学改造,聚合物驱是以聚合物溶液为驱油剂的驱油法。 也称为:聚合物溶液驱聚合物强化水驱稠化水驱和增粘水驱,注聚,第一节 聚合物驱,一、概念,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油田主要用HPAM,热稳定性好(耐温93);剪切稳定性较差;化学稳定性较差(氧化降解);生物稳定性好,第一节 聚合物驱,二、聚合物驱用聚合物,高温高盐油藏,图1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示意图(R为疏水侧链,碳原子数在12-20间不等),疏水缔合聚合物
4、大分子链上带有少量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此类聚合物的疏水基团由于疏水作用而发生聚集,使大分子链产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缔合。当聚合物浓度高于某一临界浓度(CMC)后,溶液粘度大幅度升高。 疏水缔合聚合物增粘及抗温、抗盐能力强;抗剪切能力强。,疏水缔合聚合物(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驱油用HPAM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高分子量:一般驱油用HPAM的分子量为1千万到几千万;(2)多分散性:HPAM的分子量具有不均一性,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3)几何结构多样化:聚合物的几何结构有线型、支型和体型三种形态;(4)物化性能稳定:HPAM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特殊的物
5、理性能,以满足驱油的要求。,第一节 聚合物驱,2 黄胞胶(XC)(生物聚合物),热稳定性差(71);生物稳定性差(需加醛类杀菌剂);剪切稳定性好(支链)。,第一节 聚合物驱,增加水的粘度超过一定浓度,聚合物分子互相纠缠形成结构,产生结构粘度。聚合物链中的亲水基团在水中溶剂化(水化)。若为离子型聚合物,则可在水中解离,形成扩散双电层产生许多带电符号相同的链段(由若干链节组成,是链中能独立运动的最小单位),使聚合物分子在水中形成松散的无规线团,因而有好的增粘能力。,三、聚合物对水的稠化能力,四、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是由拉伸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采取伸直的构象,而在拉伸作用消失后聚合物分子
6、采取较蜷曲的构象所引起的。,滞留的两种形式:(l)吸附 聚合物吸附是指聚合物通过色散力、氢键等作用力而聚集在岩石孔隙结构表面的现象。(2)捕集 聚合物捕集是指直径小于孔喉直径的聚合物分子的无规线团通过“架桥”而留在孔喉外的现象。,五、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第一节 聚合物驱,1、定义: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产生特殊影响(粘度降低)的效应。 2、原因:盐加入后,羧基与钠离子形成的扩散双电层受到盐的压缩作用,使链段的负电性减小,HPAM分子形成紧密的无规线团,因而对水的稠化能力大大减小。 最好用清水配注聚合物,且前后注淡水段塞。,第一节 聚合物驱,六、盐敏效应,提高了平面的波及系数,第一节 聚合物驱
7、,七、聚合物驱与水驱的对比,提高了纵向的波及系数,第一节 聚合物驱,1 波及系数与水油流度比的关系,定义:,水油流度比,第一节 聚合物驱,八、聚合物驱的EOR原理,随着MWO的减小,波及系数增大,采收率提高,第一节 聚合物驱,2 聚合物降低水油流度比的原因(),I 增加水的粘度,缠绕+亲水基团的溶剂化+离子型聚合物的解离稠化增粘减小了W 减小了MWO 增大了EV 提高了ER,第一节 聚合物驱,减小孔隙介质对水的渗透率,滞留吸附和捕集增大了水的流动阻力减小水的KrW提高EV提高了ER,2 聚合物降低水油流度比的原因(),第一节 聚合物驱,通过对水的稠化增大水的粘度在孔隙中滞留减小了对水的渗透率,
8、降低了水的流度减小了水油流度比抑制水沿高渗透层的指进增大了波及系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第一节 聚合物驱,3.聚合物溶液粘弹性驱油机理,当聚合物溶液经过孔吼结构受拉伸作用时,溶液中的聚合物分子采取较伸直的构象,但当它离开孔吼结构时,溶液中聚合物分子则采取较蜷曲的构象,从而使溶液向流动方向的法线膨胀,显示出弹性,驱出水驱不能驱出的砂粒间的剩余油,达到提高聚合物溶液洗油效率的目的。,前后的段塞主要是防止聚合物的盐敏效应,第一节 聚合物驱,八、聚合物驱段塞图,九、一个实例,第一节 聚合物驱,聚合物配注工艺 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地面配注工艺系统为集中配制、分散注入工艺。,聚合物驱地面流程,孤东油田七区中注聚工
9、艺流程示意图,聚合物熟化罐,聚合物溶液注入设备,聚合物驱小结一、基本概念: 聚合物驱;采收率;波及系数;洗油效率;流度;流度比;聚合物的盐敏效应。二、基本原理: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基本原理。 驱油用聚合物及其重要性质。 聚合物驱的基本段塞。,第一节 聚合物驱,1、表面活性剂 加入少量就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具有润湿、乳化、起泡和洗涤等作用。,基本概念,洗洁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钠,2、表面张力 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 单位为:mN/m或N/m。,2005年度科学幻想摄影奖作品爱因斯坦年奖(Einstein Year Award):第1名“表面张力”(Surfa
10、ce tension);作者: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3、临界胶束浓度 当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过一定浓度时,会从单个的离子或分子缔合成为胶态聚集物,也就是胶束。此时溶液性质发生突变,溶液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4、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就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 通常将亲油性强的油酸的HLB值规定为1,而将亲水性强的油酸钠的HLB值规定为18。以这两个值为标准,就可以相对的确定每种表面活性剂的HLB值。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
11、。,润湿性:表面被流体润湿(铺展)的情况。,分类:亲水性、亲油性、两性润湿,接触角:沿气液固三相交点对液滴表面所作切线与液固界面所夹的角,通常用q表示,若q 90,说明液体对固体润湿性不好,如汞在玻璃表面;,若q 90,液体对固体润湿性好,如水在洁净的玻璃表面。,若q = 0,液体对固体完全润湿。,若q = 180,液体对固体完全不润湿。,第二节,表面活性剂驱,第四章 油层化学改造,1.定义 以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剂的驱油法2.表面活性剂体系稀表面活性剂体系 (c2%)水外相微乳油外相微乳中相微乳,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一、概念与分类,二 活性剂驱用活性剂,1、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磺酸盐
12、是另一类重要的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可由相应的烃类(如烷烃、烷基苯、烷基甲苯、烷基二甲苯等)用相应的合成方法制得。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烯烃磺酸盐等属这一类磺酸盐。,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2、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3、聚醚型表面活性剂,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4、非离子-阴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耐盐性能好,耐高价金属离子,常用阴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5、孪连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高,有协同效应,(R为联接基团),6、生物表面活性剂,环境友好,三、活性水驱,1 定义:以活性水作为驱油剂的驱油法叫活性水驱。 活性水:属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其中的表面活
13、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2 活性水驱的EOR原理,(1)低界面张力机理 表面活性剂在水油界面吸附,可以降低水油界面张力 降低岩石对原油的粘附力,提高洗油效率,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可以使降低,(2)润湿反转机理,亲水性活性剂使原来亲油的表面转化为亲水的表面油对地层表面的润湿角增大粘附功减小洗油效率提高,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图2-35 液滴或气泡在孔道窄口处遇阻变形示意图,贾敏效应:当液滴或气泡在通过狭窄的孔隙喉道时,由于发生变形,流体流动产生附加阻力的现象。,曲界面两侧的压力差,(3)乳化机理,驱油用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一般在718范围,可形成稳定水包油
14、乳状液。乳化的油在向前移动中不易重新粘附回地层表面,提高了洗油效率。乳化的油在高渗透层产生叠加的Jamin效应,可使水较均匀地在地层推进,提高了波及系数。,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4)提高表面电荷密度机理,阴离子活性剂的吸附提高了表面的电荷密度,增加了油珠与岩石表面的静电斥力,油珠易被带走,提高了洗油效率,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5)聚并形成油带机理,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活性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加上在地层表面的吸附会引起损耗,所以,要使活性水驱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使用大段塞大剂量。 可用牺牲剂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牺牲剂是指以自己的损耗减少其他药剂损耗的廉价化学剂。 可用的牺牲剂
15、有: 1)碱性物质; 2)多元羧酸及其盐; 3)低聚物与高聚物; 4)木质素磺酸盐。,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四、胶束溶液驱,1、定义:以胶束溶液作驱油剂的驱油法叫胶束溶液驱。2、胶束溶液: 属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其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但其质量分数不超过210-2。,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胶束溶液的配制,表面活性剂加入醇(如异丙醇、正丁醇)和(或)盐(如氯化钠),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水溶性的醇可减小水的极性,油溶性的醇可增加油的极性。,醇和盐等助剂的加入是为了调整油相和水相的极性,使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和亲水性得到充分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吸附在水油界面上,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小于10-
16、2mNm-1的界面张力),强化了胶束溶液驱油的低界面张力机理。,3 胶束溶液驱的EOR机理,具备活性水驱的全部机理胶束存在增溶机理由于活性剂的浓度较高,而且醇和盐的存在,界面张力可以降到超低,强化了低界面张力机理。,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胶束,五 微乳驱,1、微乳分类水外相微乳 水外相微乳用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配得 溶有油的表面活性剂胶束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油外相微乳 油外相微乳用油溶性表面活性剂配得 溶有水的表面活性剂胶束分散在油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中相微乳,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2、微乳类型的相互转化,微乳类型决定于:活性剂的类型、使用温度、油的性质(如烃的碳数)、水
17、中的电解质(种类和浓度)、体系中的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增加,从水相转移到油相,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异丁醇和 盐(NaCl、KCl等)油相 :正辛烷,高价阳离子如Ba2+、Ca2+加入O/W型乳状液中,会中和油滴界面的负电荷,液滴间排斥力减少,范德华吸引力相对增大,使液滴靠拢。一方面将界面间的水挤压出来;另一方面又将各界面空间的水包围起来,形成中间水滴,四周被油滴包围的复杂结构的团粒。当油滴进一步连结起来形成连续相时,水相形成不规则的液滴,并进一步变成小液珠,这样乳液由O/W型转变为W/O型。,3、微乳与乳状液的区别、转化,微乳:热力学稳定
18、体系,油水间不存在相界面 (体系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失稳)乳状液: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油水间存在相界面,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4、微乳的配制,三个主要成分油:原油或它的馏分(如汽油、煤油、柴油)水:淡水或盐水 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好用石油磺酸盐(钠盐或铵盐),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两个辅助成分:助表面活性剂和电解质助表面活性剂:最好用醇,也可用酚 调整水和油的极性 ,参与形成胶束,增加胶束增溶能力,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4、微乳的配制,电解质:无机的酸、碱、盐,但最好用盐 减小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极性部分的溶剂化程度,使胶束在更低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下就可
19、形成,可使微乳与油或水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盐后,与表面活性剂反离子具有相同性能的离子,压缩胶束的扩散双电层,离子间斥力减小,从而使更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胶束,溶液cmc下降。,5、微乳驱EOR机理,微乳驱有胶束溶液驱的全部机理,即 (1)低界面张力机理; (2)润湿反转机理; (3)乳化机理; (4)增溶机理; (5)提高表面电荷密度机理; (6)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由于微乳属浓表面活性剂体系,所以微乳驱在增溶机理和提高表面电荷密度机理上比胶束溶液驱更突出。,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5、微乳驱EOR机理(水外相微乳为例),当微乳与油层接触时,由于它是水外相,可与水混溶(均
20、相),而它的胶束可增溶油,所以也可与油混溶(均相),混相微乳驱当微乳进入油层并当油在微乳的胶束中增溶达到饱和,微乳与被驱动油之间产生界面。这时,混相微乳驱就转变为非混相微乳驱当微乳进一步进入油层,被驱动油进一步进入胶束之中,原来的胶束转化为油珠,水外相微乳转化为水包油乳状液。,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5、微乳驱EOR机理(水外相微乳为例),驱油机理复杂,主要是由于水和油进入微乳中,使它产生相应的相变化引起的。 微乳与水和油没有界面无毛细管阻力,提高了波及系数;微乳与油完全互溶提高了驱油效率。,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6、微乳驱段塞图,预冲洗段塞:盐水段塞(除去地层中Ca2+、Mg2+等可交换阳离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油 化学 混相驱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