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ppt课件.pptx
《密斯凡德罗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斯凡德罗ppt课件.ppt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米斯 凡 德 罗,BUILDING,LESS IS MORE,01,02,03,04,05,人生成长的背景,设计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典型优秀代表作品分析,与相关设计师比较,视频与参考文献, 人生成长背景,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所以后来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
2、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 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着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 青年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改名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传统德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成长背景,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
3、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凡德罗为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建的德国馆仅存在5个月,没吸引很多注意,但被拆除25年后被誉为大师杰作,于1985-86年间在巴塞罗那重建。他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成长背景, 设计理念形成和发展,早期的作品特点: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
4、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 密斯凡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 说“细节就是上帝”,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 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
5、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设计理念形成 “魔鬼在细节”,在密斯凡德罗启用玻璃幕墙之前,人们对于建筑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砖墙结构,玻璃窗已经是人们能想到的室内跟外界联系的唯一媒介。 在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这时候的密斯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出一种兼具古典式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在建筑上大量运用玻结构,这成为显著的标志,更是成为玻璃幕墙的缔造者。更是时代建筑界的代表。,密斯没有停下自己追求极简风格的道路,他下了一番苦功,终于找到了一种染色玻璃来代替原来的无色玻璃。经过一番努力和宣传后,1952年他终于再次设计和建造出一幢38层的玻璃幕墙
6、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设计理念形成 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少就是多”,这句话似乎带着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的意味,就像是国画大师画卷上那引人遐想的一处留白。当然,密斯并没有东方人的悠闲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理性。“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又不受结构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精心制作结构。密斯曾经对他的学生这么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个建筑上人们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的多余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更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
7、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设计理念发展 少既是多,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对欧洲建筑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当时的学院派建筑师,或多或少受到了西方古建筑流派的定义和限制,而这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给以往或封闭或开敞的空间定义开创了另一种概念。 “流通空间”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的存在,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的进行体量组合,而是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c,有房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从而创造一种流动的、贯
8、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效果。,而直到现在,不少的建筑师依然沿用着这一套的理论,将室内和室外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不再只是生活在砖墙里,而且在开敞的室内享受着室外的自由。 从“流通空间”中发展而来的“全面空间”则是密斯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在“流通空间”里,大的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中的隔断移走,留下来的就是一片整体的空间。在这一大片空间中,我们可以随意布置,并将其改造成我们想要的任何形式,这就是“全面空间”。密斯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化的,而建筑形式可以不变,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老话“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人们可以在内部随意改造,那么需求便能得到满足。,设计
9、理念发展 流动空间, 典型优秀代表作品分析,设计背景: 提起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我们就会想起西格姆大厦,这些建筑不但体现了这位建筑师一贯的主张,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白由划分的大空间,也就是“少”就是“多”的建筑原理。而且是开创了人类用玻璃作幕墙的先例。 这幢雄立于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是一座豪华的办公楼,总高达158米。完美诠释了“少即是多”的理念。高层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这个半个世纪前的划时代作品在今天都显得格外出众与震撼。,38层的玻璃幕墙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
10、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勢。 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酸,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38层的玻璃幕墙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在建筑物底部,除中央电梯用地外,全部留作一个开放的大空间,这样更便于流通,同时使它显得清高,不同凡响。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仅仅是一个方方正正,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cad图,整座大楼按照密斯的一贯主张,采用刚刚发明的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占据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密斯凡德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