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复习气密性及创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复习气密性及创新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紧贴容积外壁,看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移开手掌,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开始时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后,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写一写:请说出左图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检验步骤:1、关闭弹簧夹。2、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淹没漏斗下端并产生液面差。3、静止观察液面差是否变化。4、如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好。,启普发生器,方法:关闭活塞,通过球形漏斗向容器中注水至漏斗与容器形成一段液面差,一段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检验步骤:1、关闭弹簧夹。2、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淹没漏
2、斗下端并产生液面差。3、静止观察液面差是否变化。4、如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好。,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水中,导管上连接一个注射器。,当活塞往外拉时,发生的现象是_。,当活塞往里推时,发生的现象是_。,漏斗下端有气泡,漏斗颈内液面上升,1、安装好装置。,2、形成封闭系统(关闭活塞、止水夹或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 。,3、形成压强差(用手、大容量仪器用热毛巾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或向某仪器加入水等) 。,5、得出结论(指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一、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类整理、拓展,4、观察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体的下滴、液面的升降等),答题时常
3、犯错误为漏掉了首先要将导气管末端浸入水中或关闭止水夹、活塞等以使装置形成封闭系统。,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1、下列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三、方法应用,2、检查C装置的气密性(装置不可作任何变动),现仅有盛有少量水的水槽,试说明操作方法及现象_,解析(2)先使C装置形成密闭体系,即将A、B两管都浸入水槽内,利用热胀冷缩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2)将装置倒置,使A、B两管都浸入水槽内的水中,两手紧贴烧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出现,把手移开后导管A、B中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其他方法?,1 将短导管套上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住,长导管另连接一根导管并将出口浸入水中,用
4、手紧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2 在试管内加水浸没长导管,通过短导管向试管内缓缓鼓气(或抽气),看长导管内液面是否上升(或是否有气泡)。,(1)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_,解析(1)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之间用橡皮管相连,则两容器内气压相等,不管该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的液体流入圆底烧瓶。,答案(1)无法确定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的压强和圆底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圆底烧瓶,关闭活
5、塞,将干燥管的下端浸入水中,若产生液面差,则不漏气,方法:将烧杯中注入少量的水,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形成一段液面差,一段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甲,乙,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是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 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2检查气密性的答题规范 简答题应注意答题规范,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3)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四、注重仪器使用拓展、延伸,实验仪器的创新设计归类整理、拓展,1、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洗气瓶:瓶口盛有一定量的液体,A进B出,(2)贮气瓶: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3)集气瓶: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4)安全瓶: A管长度同B管,2、气体收集知识拓展,3、实验仪器使用创新,B,B,答案A,A,B,b,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