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ppt课件.pptx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ppt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2019-4-18,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明确小说的三种叙述角度特点2、分析三种叙述角度的作用3、引导思考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重难点:1、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及作用2、关于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与分析,第一人称:,探究活动一,作用思考: 叙事者、见证者、参与者 、感受者,例:祝福语段: (P58,第4-13段),分析:关键词“豫备”、诧异、悚然(遭了芒刺一般)、“踌蹰”、疑惑、吞吞吐吐、吃惊、“支梧”作用: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带入故事中我是叙述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通过“我”和祥林嫂的对话,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表明“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着重表现“我”对祥
2、林嫂同情却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的窘境。全文“我”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作用延展: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真实、生动的现场感,利于描写和抒情议论,尤其利于写心理,有限视角,第二人称,作用思考:感受者 对话式叙述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你”的一种抒情目光,将“你”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你)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理解、欣赏、责怪等褒贬情感的意味。,例 :棋殇 “168” P39,此文交待背景,便于叙事、抒情,将对方的心理变化过程(高兴-平静-悔恨)较好地展现,有利于明确主旨,便于读者理解。,作用延展: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有限视角,第三人称,作用思考:讲述者、
3、旁观者,例:祝福语段 (P61,第四段),内容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背景、特点和工作环境,其他人的反应和特点(四叔、四婶),作用延展: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灵活;客观公正,利于评论分析;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全知视角,小结:,第一人称 “我” 亲切、真实、抒情、议论 见证者 人物、情节、主旨 参与者 人物(关系)、情节、主旨 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 “你” 抒情(情感变化)、评价 (褒贬) 感受者 有限视角第三人称 第三者 旁观者、讲述者 全知视角 叙事自由 客观公正 便于评价,旧题重做 老校长的雨靴:小说中“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我”从第一人称叙事,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者、
4、见证者,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老校长形象更真实可感。2我“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小说始终,通过我的见闻感受展开故事情节,使故事完整紧凑。3、我”衬托了老校长的形象,我先后心理的变化对比,突出了老校长的乐观豁达、以苦为乐,使其形象更鲜明。4、“我”是一个青年乡村教师形象,小说歌颂了以老校长和“我”为代表的朴实、安贫乐道的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突出主题。,典型试题,1、老校长的雨靴试题回顾: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我”是第一人称,是故事的参与者、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说 叙述 角度 作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