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ppt课件.ppt
《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儿童与儿童的发展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儿童与儿童发展,一、儿童的概念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儿童为“任何15岁以下的人,若当地法律规定最低工作年龄或义务教育年龄高于15岁,则以较高年龄为准。”医学角度,14岁是判定儿童的一个标准心理学角度,0-18岁称为儿童,二、儿童发展(一)发展1、“发展”与“成长”、“发育”不同2、“发展”的内涵:生心、一生、多个领域、前进也后退(二)儿童发展1、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到18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
2、程。2、特点:(1)不同于动物发展。(动物的发展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儿童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2)不同于成年人。(发展方向相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三、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1、方向性和顺序性(生理和心理)方向性:从不随意到随意,从具体到抽象,从受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顺序性:以动作发展为例,从上至下,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粗大到精细2、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儿童的发展总是在某一阶段的早期存在着上一阶段的某些特点,而在发展阶段的晚期出现下一阶段的某些现象。阶段性:儿童在某一时期表现出与其他时期不一样的特点。年龄特征:个体发展在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
3、征,3、整体性(心理发展、身心发展)4、个体差异性(与因材施教)发展速度差异:同一心理功能,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不同的心理功能在同一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性别差异:如在动作行为上,男孩强于女孩;在言语方面,女孩早于男孩。,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大题),一、客观因素遗传和社会(即环境)二、主观因素需要、兴趣、性格与能力、心理状态、心理内部矛盾(根本动力),一、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一)遗传名词解释:遗传、遗传素质(P89)1、为儿童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2、为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奠定最初的基础3、对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儿童体征(最明显)、个性、能力(言
4、语、空间大于记忆、推理)等,(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指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1、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2、制约着儿童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3、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开始4、教育条件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这是一般社会环境那种自发的、偶然的、片面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对人的影响特别大,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社会环境制约着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但社会环境影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社会环境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也不能忽视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原理 第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