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肾内科 陈湛华,2,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1. 尿液检查 是最古老,但至今仍然是最常用的检验技术,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用于早期筛选、长期随访,也是判断肾脏病严重程度、预后的重要内容。2肾活检病理检查 是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重要的组织学诊断,且对预后及疗效有预示意义。,3,3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 肾血流量及内分泌功能。 肾功能检查是判断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确定疗效、调整某些药物剂量的重要依据,但尚无早期诊断价值。,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4,尿液检查血尿(hematuria):,血尿定义: 尿离心沉渣镜检,若
2、3个高倍视野则称血尿。小量出血呈显微 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lmlL可呈 肉眼血尿.,5,尿液检查 血尿病因,约98由泌尿系本身疾病引起,仅2由全身或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所致。内科主要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泌尿系感染、结核及多囊肾等;外科主要为泌尿系结石、肿瘤及创伤。全身出血性疾病也常伴发血尿。 剧烈运动也能致血尿发生。,6,尿液检查 血尿诊断,一、询问病史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血尿与排尿关系血尿与疼痛部位关系血尿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血尿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7,血尿诊断,三、尿液检查 镜下血尿伴尿蛋白超过 05g24h或肉眼血尿伴尿蛋白超过1g24h,提示肾性血尿可能。,
3、8,血尿诊断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血尿来源的鉴别,目的:鉴别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原理:红细胞在经过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以及在肾小管中受到管腔内渗透压、pH值及其他代谢物的作用,在形态上可发生多种变化,形成畸形红细胞;而尿路血管破裂出血则红细胞多为正常均一形态。,9,血尿诊断,10,血尿诊断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方法 显微镜检查(相差显微镜或普通光学显微镜) 结果:若红细胞计数10000/ml,畸形红细胞超过80,可认为是肾小球性血尿。,11,血尿诊断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方法: 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检查 微粒容积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平均容积及红细胞分布曲线,用以区分血尿来源,可以避免相差显微镜
4、检的主观随意性。以横坐标代表尿红细胞容积,纵坐标代表相应容积红细胞的数量。分布曲线呈小细胞性分布,提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12,血尿诊断,红细胞容积,细胞数量,静脉血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检查,非小球性血尿,小球性血尿,混合性血尿,13,血尿诊断,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及相差显微镜检查血尿的对比。 自动分析仪不能特异地识别红细胞,对其他颗粒也进行计数,特别是在血细胞数较少时,其影响更加明显。 肉眼血尿时诊断正确率前者大于后者,但轻度镜下血尿反之,因此这两项检查应相互配合、相辅相承。,14,血尿诊断,尿细菌学检查 对怀疑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作清洁中段尿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作
5、真菌培养检查。若怀疑有结核时,应作浓缩尿抗酸杆菌染色及抗酸杆菌培养检查。,15,血尿诊断,尿脱落细胞检查 尿脱落细胞检查是诊断泌尿系肿瘤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该项目检查,连续3天检查可以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凝血功能、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及免疫学检查等。,16,血尿诊断,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影仪、X线腹部平片加静脉肾孟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及肾扫描等。,17,血尿诊断,特殊检查 包括膀胱镜加逆行上尿路造影、肾脏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或
6、粗针穿刺肾脏组织学检查等。,18,血尿鉴别诊断思路,一、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 二、确定出血部位及原因 症状性血尿 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红细胞管型; -免疫学检查,肾活检等。 伴尿频、尿急、尿痛; -细菌培养及抗酸杆菌培养。 伴有腰痛或尿路梗阻表现 ; -B超及IVP检查。,19,血尿鉴别诊断思路,无症状性血尿 首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若红细胞形态正常均一,提示血尿为非肾小球性,可选择B超检查,若有阳性发现可采取进一步检查,如IVP、CT或MRI等 。无阳性发现者,同时作尿沉渣抗酸杆菌染色、尿抗酸杆菌培养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检查。,20,血尿鉴别诊断思路,尿红
7、细胞形态呈多形性者 考虑为肾小球性血尿,应进行常规肾功能、B超及免疫学检查,对于轻度血尿可进行随访,对大量血尿、反复发作及伴有大量蛋白尿者应进行肾活检。 经过上述检查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明确诊断,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微小结石、小血管破裂、畸形、隐匿性肾炎、特发性血尿,部分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应密切随访。,21,蛋白尿,22,蛋白尿,【原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孔径屏障以及电荷屏障,血浆中大量高分子量的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小分子量蛋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但滤过量很小,在近曲小管95以上被重吸收。,23,蛋白尿,尿蛋白量增高的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大量高
8、分子量蛋白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终尿中;肾小管功能损害,抑制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或阳性电荷蛋白的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24,蛋白尿,尿蛋白定义 : 尿蛋白大于150mg/24尿,定性试验:阳性。蛋白尿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肾小球性蛋白尿;按发生机制分类 肾小管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25,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roteinuria):,26,肾小球性蛋白尿,机制: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静电屏障作用减弱和(或)滤过膜孔径增大,甚至断裂,
9、使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过,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终尿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特征:定量常2g/24h尿。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又分为2种 选择性蛋白尿 与非选择性蛋白尿 。,27,肾小球性蛋白尿,28,肾小球性蛋白尿,【临床意义】,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9,蛋白尿,尿蛋白电泳尿蛋白SDS盘状电泳,1,2,3,30,蛋白尿 尿蛋白SDS盘状电泳,【原理】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区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亦称尿蛋白SDS盘状电泳。分子量越大,泳动越慢,反之越快。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的尿液进行SDS盘状电泳,并与己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一起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脏病 常用 实验室 检查 临床 应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1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