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之词类活用ppt课件.pptx
《古汉语语法之词类活用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之词类活用ppt课件.ppt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刘淑贵名师工作室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邱智,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之词类活用,什么是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是什么词性,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名词一般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动词一般做句子的谓语,形容词一般做句子的定语或状语。这是和现代汉语一致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某些词在特定的句子中充当其他词类,词的这种灵活运用的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常见词类活用的种类,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名之者谁?醉翁亭记4.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6.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
2、谏7.不蔓不枝。爱莲说8.处处志之。桃花源记,主要要根据句意来判断名词是否活用(如:4、5)。主语和宾语如果很明确,这句话又没有动词,那这个动词活用做动词(如:2、6)。代词前的名词往往活用做动词(如:1、3、8)。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如:7),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下视其辙。曹刿论战2.北定中原。出师表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4.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7.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8.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
3、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1、2)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5)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3、6)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7、8)E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4),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众妙毕备。口技2.百废俱兴。岳阳楼记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4.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5.此皆良实。出师表6.优劣得所。出师表7.攘除奸凶。出师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往往是指具备某种特征或性质的事物,在句中往往是被陈述的对象(1、2、3、4、6),或者动作的施加对象(5、7)。,四、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香远益清。陋室铭2.亲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汉语 语法 词类 活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