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课件.ppt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比喻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反问)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设问;7、反问;8、双关9、互文;10、反复;,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2、比拟:感情色彩鲜明 启人联想3、借代:特点突出 含蓄凝练4、夸张: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
3、力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7、反问:加强语气 感情强烈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9、互文:言简意赅10、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法的效果,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
4、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全诗,翻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
5、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 (步骤二)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次潘别驾韵 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注: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举例说明这首送别诗中修辞手法的妙用。,次潘别驾韵 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思考:1陈述主体是什么? 2修辞手法是什么? 3主旨情感是什么?,次潘别驾韵 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1诗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2自己与友人离去的浓重的愁恨和悲凉(千愁万恨、雨、烟)巧妙的借用绞缠无绪的柳丝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修辞手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