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上课的ppt课件).ppt
《地震知识(上课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知识(上课的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7.0级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广州地震少光顾,广州历来是地震的少发区,在象岗山中的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昧都平安度过了2000年就是明证。赵氏入土约在公元前115年,1983年出土,虽在地下躺了20个世纪,但墓室内各石墙、门及门框基本完整,坑底的石板、夯土层次分明,没有发现沉降、开裂等变动从整体情况分析,墓体没有经受相当于七级地震的破坏,可见广州地震的次数发生并不多。史书记录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
2、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地震灾难的处理与预防,认识地震,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但一般而言地壳运动速度缓慢,不易为人感觉。特别情况下,地壳运动可表现快速而激烈,那就是地震活
3、动,并常常引发山崩、地陷、海啸。,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在60千米以内。,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或震级太小,或发生在海洋中,或离我们太远,我们感觉不到。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即7级以上地震,
4、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像汶川那样的8级特大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世界上最大的地震,1. 智利 1960 05 22 9.5 级 2. 美国阿拉斯加 1964 03 28 9.2 级3. 北苏门达腊岛西岸近海 2004 12 26 9.1 级4. 堪察加半岛(前苏联东北部) 1952 11 04 9.0 级5. 厄瓜多尔近海 1906 01 31 8.8 级6. 美国阿拉斯加Rat岛 1965 02 04 8.7 级14. Kuril岛 1963 10 13 8.5 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夜,在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强烈 地震,死亡83万
5、多人。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一次地震。公元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8.5级地震 造成24万余人死亡,毁城4座史称“环球大震”。清初 (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地震,震级估计为8.5级,死亡人口约20万. 汶川大地震,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其中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中国地震烈度表,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
6、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中国地震烈度表,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中国地震烈度表,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中国地震烈度表,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
7、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地震带,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
8、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中国的震区,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大小地震带上。,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
9、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地震造成伤亡的原因?,日本历次大地震的死亡
10、人数,日本:1923年,日本关东,东京、横滨一带大地震,震级:8.3级,死亡人数:14万1927年,丹后大地震,7.9级,死亡人数:3千1933年,三陆冲大地震,8.9级,死亡数:3千1946年,南海道冲大地震,8.4级,死亡人数:1千1948年,福井大地震,7.3级,死亡人数:1千1964年,新泻大地震,7.4级,死亡人数:26人1995年,神户大地震,7.2级,死亡人数:5千2004年,新泻大地震,6.8级,死亡人数:31人,中国历次大地震的死亡人数,1920年,宁夏海源大地震,8.6级,死亡人数:20多万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7.2级,死亡人数:0.8万人1970年,云南海通大地震
11、,7.7级,死亡人数:1.56万1973年,四川炉霍大地震,7.2级,死亡人数:0.22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7.3级,死亡人数:1300多人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7.6级,死亡人数:24.2万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8.0级,死亡人数:8万多,新西兰地震为什么死亡少?唐山大地震井下万名矿工作业仅死亡7人的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防震意识隔一段时间就搞紧急避难演练、家里随时准备紧急避险包裹防震的措施房屋的设计(日本的房子各个房间之间的分隔墙都是轻质结构的。外墙和天花板都要采取防震措施)、家具的摆放自救与他救技巧,当地震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我们该怎么办?,地震前兆,前兆指地震
12、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地震前动物反应: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冬眠长蛇早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家家户户要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地震前还会出现地光等现象,地光明亮而恐怖,地震强烈而怪异。不少大震震前数小时至数分钟,少数在震前几天,会产生地声从地下传出。有的如飞机的“嗡嗡”声;有的似狂
13、风呼啸;有的象汽车驶过;有的宛如远处闷雷;有的恰似开山放炮地声的分布很广,高烈度区更为突出。按经验说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够判断出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大震声发沉,小震声音发尖;响的声音长,地震在远方;响的声音短,地震在近旁。”,地震发生时,地震事件往往上突发事件,有些人不了解求生常识,采取“盲目避震”的行动,结果造成伤亡。而有些人沉着冷静,化险为夷,求得生存。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一、争分夺秒,抓住求生最关键时刻大震前常伴有地声、地光和小震,这些现象人们成为大震预警。
14、发现震时地光到房屋倒倒塌几十秒到1分多钟的时间。听到地声到房屋倒塌有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从感觉到地面震动到房屋倒塌,有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人们必须抓住这极为重要和珍贵的时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紧急行动起来。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在平房或一楼,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地震中的“逃”与“藏”,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二、心明眼亮,寻找最佳避难场所,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在接到临震预报后,应迅速疏散到事先选定的安全地区。在紧急疏散离开房屋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知识 上课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