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单元 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课件.ppt
《地理:第三单元 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三单元 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一、农业概况,1、概念,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广义农业:(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狭义农业:种植业或者耕作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2、特点,(1)地域性,(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
2、的地域性。,-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农业必须“因时制宜”,3、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动植物(或者是植物种子)以及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成为农业必要的投入。在这些投入的基础上,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即投入劳动力),农业就可获得产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农业机械替代手工农具,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
3、生产率;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可促进农业的产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也已占到30以上。,这些农产品有的供给人们食用,如粮食、肉、奶、蛋、水果、蔬菜等;有的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如棉花、橡胶、皮、毛等。,农业产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4、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1)按生产对象分类,5、农业的分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上分属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情况下,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混合农业。,种植
4、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蔬菜、花卉、养猪、养禽等农业,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工厂化生产,并且发展迅速。,(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如粮食或肉类)供应。,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是
5、为市场提供商品,产品商品率很高。商品农业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农业区位的概念,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气候,水源,土壤
6、,地形,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机械,化肥,农药,良种,冷藏,农 业 区 位,气候因素:水热组合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农作物生长需要水分和热量,不同的地区生长不同的农作物。,土壤:,土壤是农业得生产场所,而且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起伏、热量水分的分布、土壤肥力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技术,例如:便捷的交通和农产品的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及时把握市场和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可以为农产品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农业区位论,假定条件-,一个大
7、平原中央有一座城市,也是唯一的市场,并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自然、技术、交通条件等都相同。,基本观点-,离城市越远,农产品运费越高;越接近城市地价或租金越高。,农民的选择应该是带来纯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农业布局形成一城市为中心的六个同心圆地带,(见课本58页图),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8、,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1、三江平原,2、河套平原,3、东南丘陵,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沼泽地过湿,干旱,地形坡度大,通过排水改造水分,需要加强灌溉改造水分,修筑梯田,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A、古巴的甘蔗,B、黑龙江的大豆,C、河西走廊的粮棉,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E、江南丘陵的茶树,灌溉水源,气候,地形,土壤,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培育良种,温度、湿度(气候),地形,灌溉水源,水分(排水),判断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说出理由。,1、丘陵陡坡修筑梯田
9、,发展种植业。,2、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分析影响下列事物变化的因素:,1、 90年代初衢州的芦柑质量好,当地农农民大面积种植。,2、90年代末衢州的芦柑价格大跌,滞销严重。,3、产于云南等热带地区的荔枝大量运往北方市场。,4、荷兰的鲜花运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市场需求 2、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例1:城镇周围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三、农业的地域类型,(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
10、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二)、热带雨林迁移农业,1、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2、区位条件-,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平原为主的地形,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3、特点:-,生产工具落后,技术改造缓慢,耕作粗放,完全依赖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原始农业阶段,有的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过程,4、农耕方式-,毁林、烧荒、掘穴播种-靠天收获-土壤养分流失、肥力急剧下降-农作物产量锐减-弃荒、另选新地-毁林、烧荒、掘穴播种,5、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第三单元 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课件 地理 第三 单元 3.1 农业生产 地理环境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