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本概念ppt课件.ppt
《历史基本概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基本概念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力: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关系(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方式:人们取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经济基
2、础上形成的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都是它的具体表现,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大国沙文主义:一种把本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因拿破仑手下的军人沙文狂热的拥护拿破仑用暴力向外扩张法国的势力,所以把这种思想叫沙文主义。,新史观渗透,1、文明史观又叫文明史范式。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
3、要交流。(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观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从横向上看,包括物质(经济)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政治文明(从人治
4、、专制到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从迷信、愚昧到科学、解放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从纵向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铁器)、工业文明时代(蒸汽、电气和信息)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经济)。 从范围上看,可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文明史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不同文明类型的主要成就、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所以: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古代)、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近现代);三、要突破一个难点:政治文明史,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辐
5、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 四、要把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从友好交往、战争冲突两个基本角度分析中西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五、要把握文明史学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文明自欧美向全球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全球化的过程。,2、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
6、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即从人治到法律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化等内容。(3)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4)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从现代化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一、要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二、要把握现代化评价: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
7、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环境问题等。,3、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1)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
8、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的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全球化史观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同一时期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的横向联系,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等。,例如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郑和下西洋盛举的原因:以往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
9、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 例如运用全球史观分析18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有必然的具体的因素,但也由很多偶然因素导致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新航路开辟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在全球的种植。例如全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2007年文综全国卷中第40题对玉米在世界的传播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的考查,体现了从物质文明考查全球史观的视角;2008年文综全国卷37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体现了从政治文明交往的角度考查全球史观。,4、革命史观也叫阶级斗争史观,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
10、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研究全部历史,也可以说要研究整体历史。又被称为唯物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1)“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
11、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3)虽然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做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5、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
12、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这五大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6、生态史观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该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
13、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例】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从( 现代化 )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
14、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从( 文明 )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 社会 )史观看: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
15、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客观题解题技巧,一、文字类材料选择题【解题技巧】(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例题】(2011北京高考文综)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
16、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C D,A,二、图表类材料选择题【解题技巧】解答本类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是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
17、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 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后综合判断,得出答案。,【例题】(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数量(家)72 3 ? 100 153 A.2 B.31 C.73 D.193,D,三、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解题技巧】(1)地图类材料选择题应观察地图材料信息判断历史事件所指;审题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
18、识准确做出选择。(2)解答图片类材料选择题,要注意分析图片反映的事件、寓意,从图片反映的信息中判断选项,找出正确答案。,【例题】(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25)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D,【例题】(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B,四、漫画类选择题【解题技巧】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想象能力;其次要
19、具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辨别能力,特别是通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漫画的哲理和喻意。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例题】(2010安徽高考)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 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 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 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 革命派的实力强大,A,五、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技巧】(1)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
20、,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括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得出正确答案。(3)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例题】(2011年江苏高考8题)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
21、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 B C D,C,六、程度型选择题(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技巧】(1)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2)比较分析法: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例题】(2010年天津高考6题)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基本概念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6507.html